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医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患有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采用中医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中医康复治疗后,观察组显效12例,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显效8例,总有效率为65.8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康复治疗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早期患者有明显的临床治疗疗效,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早期 中医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早期医护理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脑血管病门诊2013年4月—2016年7月收治的154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开展临床对照试验,首先采用随机数表将其分为两组,即中医组和常规组。常规组在发病早期实施现代西医常规护理,中医组发病早期在上述方法基础上另实施早期医护理。对比护理前后Barthel指数和FMA评分变化,和护理效果。结果中医组和常规组护理后Barthel指数和FMA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增高(P<0.05),且护理后中医组Barthel指数和FMA评分远高于常规组(P<0.05);中医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远低于常规组(P<0.05),组间护理效果分布和总有效率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实施早期医护理能够显著改善生活质量和肢体功能,还可提高护理效果和服务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脑梗塞 早期中医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早期医护理方法对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作用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脑梗塞患者80例相关资料,分别护理后通过统计学方法比较差异性。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ADL评分为75.13,明显高于对照组,STREAM评分为46.76,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的护理有效率,治疗组为97.50%,对照组为70.00%,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现代康复护理基础上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早期医护理具有更明显的护理效果。

  • 标签: 脑梗塞 早期中医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结合早期药治疗在肱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20例肱骨骨折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并进行早期药治疗。结果观察组舒适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h、24h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结合早期药治疗明显改善肱骨骨折患者的心理健康,提高医疗舒适度,减轻术后疼痛。

  • 标签: 舒适护理 肱骨骨折 中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心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2014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心型肺癌90例,均经由手术治疗,术前接受CT扫描,术后接受病理检查,分析对比CT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CT扫描支气管壁及支气管腔异常率分别为71例(78.89%)、77例(85.56%),诊断肺气肿及肺部炎症发生44例(48.89%);病理检查确诊支气管壁及支气管腔异常率分别为73例(81.11%)、80例(88.89%),诊断肺气肿及肺部炎症发生46例(51.11%);CT及病理在诊断支气管壁及支气管腔异常、支气管壁及支气管腔异常、肺气肿及肺部炎症方面之间数据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院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诊断早期心型肺癌的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64排螺旋CT 早期中心型肺癌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药热熨配合电动吸乳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乳房护理,观察组在乳房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药热熨配合电动吸乳。结果两组产妇在48小时泌乳率无明显差异,产后48h、72h的泌乳量、产后2、3、4天的乳房肿胀硬度以及产后6天纯母乳喂养率四方面的观察者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药热熨配合电动吸乳可促进乳汁分泌,提高母乳喂养率。

  • 标签: 中药热熨 电动吸乳 母乳喂养 乳房肿胀度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早期医特色护理的运用对脊柱手术后腹胀的预防效果探究。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2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进行脊柱手术的患者共85例,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中医组,常规组患者进行术后常规护理,中医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腹胀的程度以及发生情况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中医组患者腹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且中医组患者重度腹胀的发生例数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中医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进行脊柱手术的患者实施早期医特色护理可以有效降低腹胀的发生率并减轻腹胀程度,同时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特色护理 脊柱手术 腹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改良人工气道冷冻治疗晚期中型肺癌的临床价值、安全性、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月至2017年2月87例在支气管镜下行冷冻治疗的晚期中型肺癌的临床资料,其中经改良人工气道检查治疗组42例(改良组),常规支气管镜检查治疗组45例(常规组),多参数心电监护仪检测术前、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观察患者体动次数及术后感受、反应;1周后评估疗效,评价指标包括术前及术后气促评分、患者生活质量ECOG评分,1月后复查肺功能FEV1。结果改良组术中体动及术后不良感受小于常规组(P<0.05),改良组术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较常规组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常规组气促评分、生活质量ECOG评分、肺功能检查FEV1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镜复查气道狭窄提示改良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常规组总有效率为93.3%,两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人工气道在高频电切和冷冻治疗中央型肺癌所致气道狭窄与常规支气管下治疗相比疗效及安全性相当,但患者术中感受、反应优于常规支气管治疗组,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人工改良气道 晚期阻塞型肺癌 支气管镜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馨提示卡在肿瘤患者围化疗期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4月在我科接受化疗的94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6例观察组48例,对照组在化疗期间按常规宣教,观察组常规宣教并使用自行设计的温馨提示卡,在围化疗期使用。结果观察组对化疗期间的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处理等知识方面知识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化疗期间发生不良事件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温馨提示卡能提高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对化疗相关知识的掌握,提升了应对能力,增进了护患沟通,有效地防范了不良事件。

  • 标签: 温馨提示卡 肿瘤 围化疗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央型肺鳞癌在CT影像的主要影像特点。方法对比了26例中央型肺鳞癌与19例其他类型中央型肺癌的CT影像资料,包括肿瘤强化特点、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支气管阻塞、肺不张等影像。结果中央型肺鳞癌与其他类型中央型肺癌在强化特点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在纵膈肺门淋巴结肿大、支气管阻塞、肺不张发生的频率的差异无明显差异性。结论中央型肺鳞癌在CT影像中更多的表现为强化不均匀。

  • 标签: 中央型 肺鳞癌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抢救时机与医护配合的体会。方法对12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患者采取扩张血管、吸氧、降眼压、溶栓、营养视神经等治疗,提供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观察患者治疗反应。结果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发病突然,最重要的是开始治疗的时间,越快使阻塞得到缓解,就越可能恢复部分视力,发病时间长则很难恢复。结论一旦确诊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争分夺秒的抢救及医护密切的配合是预后良好的关键。

  • 标签: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程优质护理在脑肿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300例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入选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50例,对照组及研究组患者分别行常规的围术期护理及全程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总满意140例,满意率为93.33%,对照组总满意118例,满意率78.67%,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程优质护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在脑肿瘤围手术期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全程优质护理 脑肿瘤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围手术期胆结石患者实施全面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7年2月—2018年5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胆结石患者中选取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48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48例,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护理满意度与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72.92%;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三项手术指标均短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92%高于对照组的83.33%,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8%低于对照组的14.58%,护理效果显著(P<0.05)。结论对围手术期胆结石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全面护理 胆结石 围手术期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篇文章的研究目的是探究临床上护理安全管理在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对策。方法选取近期入院的220例围手术期患者实施护理安全管理作为实验数据来源,本次试验的患者无其它影响治疗的的疾病。通过患者在不同的护理安全管理方式下的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术后发生感染的概率以及并发症,研究临床上护理安全管理在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对策。结果完成治疗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获得的临床效果,实验组非常明显地优于对照组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妇产科患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状况和患者的恢复情况有着很大的联系,在妇产科患者围手术期中采取合理的护理安全管理模式,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安全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尿道下裂围手术期中应用。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小儿尿道下裂患儿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2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0d内排便次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52%,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8.57%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尿道下裂围手术期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小儿尿道下裂 综合护理干预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围手术期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对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2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前25例患者中,第一类证9例,第二类证9例,第三类证7例,分别占总数的36.0%、36.0%、28.0%;手术后25例患者中,第一类证13例,第二类证8例,第三类证4例,分别占总数的52.0%、32.0%、16.0%。结论乳腺癌围手术期中医证候手术前主要为实证,手术后主要为虚证,将其分布规律初步制定出来能够将有效参考提供给临床诊断及评价疗效。

  • 标签: 乳腺癌 围手术期 中医证候 分布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剖宫产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5年1月至15年5月收治的800例剖宫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围手术期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改善程度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3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63%,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改善剖宫产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剖宫产 围手术期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甲状腺围手术期中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16年2月至2017年7月来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3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各15例。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应用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结果护理前,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甲状腺围手术期中应用整体护理的临床价值更高,可显著减轻患者焦虑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甲状腺 围手术期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预见性护理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我科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中,选取符合要求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平均分配,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性护理,实验组患者给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57.5%),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χ2=22.792,P<0.05);实验组的总护理满意度为80%,对照组为70%,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χ2=5.333,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围手术期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取得较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肺癌患者 围手术期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隆乳术患者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行隆乳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遵医嘱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有效减轻隆乳术患者的心理压力,有利于患者配合手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舒适护理 隆乳术 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