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康复在临床应用的价值并使之成为常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针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制定了一整套早期系统化心理康复措施,并作临床应用的对比研究。方法以常规护理作对照(n=24),实验组(n=24)采用早期心理康复和常规康复相结合。分别观察患者入院、出院和发病后1个月HAD(医院焦虑抑郁)、MAS(运动评定量表)和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出院和发病后1个月MAS评分显著提高(P<0.01),A(焦虑测定)与D(抑郁测定)有反应者明显减少(P<0.01),无表现者显著增加(P<0.01),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显著提高(P<0.01)。结论有针对性地采用早期系统化心理康复,可使患者的心理状态及运动机能得到最大可能的恢复。

  • 标签: 偏瘫 脑梗死 心理康复Hemiplegic patients with early interven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平阳霉素社区治疗早期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就诊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7例,采用0.4%平阳霉素局部注射胬肉3次治疗;对照组48例,采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联合0.025%地塞米松滴眼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平阳霉素社区治疗早期翼状胬肉疗效显著,简单实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平阳霉素 社区治疗 早期翼状胬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于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脑梗塞患者7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完全随机分组法,将之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8例。常规组行常规化护理,研究组在常规化护理的同时应用早期康复护理,统计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总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护理后的Barthel指数较护理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较常规组更优(P<0.05);研究组SIS(脑卒中影响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通过早期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促使其生活质量提高。值得临床普及应用

  • 标签: 脑梗塞 早期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脑卒中病患在治疗过程中使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在我院确诊为脑卒中并且住院的100例患者,对照组与实验组分别为20例与80例,实验组借助鼻胃管将营养混悬液输入患者体内,进行早期干预的肠内营养治疗,而对照组按照常规方式,给予正常的饮食,考虑到病患身体条件,基本给予流食。治疗25天后,观察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机体免疫力指标的变化及与疾病相关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经早期干预肠内营养治疗与正常给予食物相比,是否对患者的康复状况有显著的改善。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为6例,概率为7.5%(6/80),对照组患者经常规治疗后出现并发症的患者数为15例,概率为75%(15/20),两组数据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与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统计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分析知脑卒中患者在应用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干预之后,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预后,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启示临床中治疗脑卒中患者应该尽早的进行肠内营养治疗。既提升本院的治疗水平,又造福患者与家属。

  • 标签: 脑卒中 肠内营养治疗 免疫力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早期发展促进技术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间于我站进行儿童保健的3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童系统保健管理,观察组采用早期综合发展干预,对比两种保健方式的实践效果。结果观察组儿童的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适应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儿童身高、体质量无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中应用儿童早期综合发展干预,可有效促进儿童的智能发育,值得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儿童早期发展促进技术 儿童保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心理治疗对创伤病人的心理及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创伤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进行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镇静、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心理状态(焦虑、抑郁评分)及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的镇静、镇痛药物的使用比例,焦虑、抑郁的评分及对治疗的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心理治疗有利于减少患者的心理创伤和躯体痛苦,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促进早日康复。

  • 标签: 创伤 心理治疗 依从性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梗塞患者治疗过程中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梗塞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比较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疗效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试验组更优,数据对比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的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脑梗塞 早期康复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160例急诊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评分分诊,观察组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分诊及首日转诊去情况及患者就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中因首次分诊后出现病情变化而进行转诊的患者1例,占总例数的1.25%,分诊准确率为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就诊满意度98.75%(79/80),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采取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分诊及首日转诊去情况,且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就诊的满意度,值得研究。

  • 标签: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急诊 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方法在脑梗死致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9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及康复护理,对照组只实施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康复护理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康复护理干预1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应用简易Fugl-Meyer积分对患者入院时和1个月后的肢体活动功能进行评定,评定结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明显改善肢体肌力及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康复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脑梗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4年2月—2016年12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脑梗患者60例,根据随机信封抽签原则分为综合组与对照组各30例,两组都给予溶栓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综合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护理后综合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6.7%和66.7%,综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综合组与对照组的MMSE评分都明显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综合组的MMSE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脑梗患者早期康复中的应用能促进认知功能的改进,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综合护理 脑梗患 早期康复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的过程中,使用血hcg、孕酮水平检测的效果。方法针对40例健康妊娠者进行血hcg、孕酮水平检测,并归为对照组,针对另外4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血hcg、孕酮水平检测,并归为观察组,两组均为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结果根据两组妊娠的情况不同,其血hcg、孕酮水平均存在明显差异,即异位妊娠患者均出现明显下降,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hcg、孕酮水平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应用分析发现,其和正常妊娠者存在明显差异,可较为准确的反应妊娠情况,因此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血hcg 孕酮水平 早期异位妊娠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利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的患者肢体功能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利用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加快了患者肢体功能恢复速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临床上应用价值比较大。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患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血栓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急性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人数各为60例患者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效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以及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运动能力的恢复。结果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总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血栓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病情更好的恢复,值得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急性脑血栓 早期护理干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进行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进行肠内营养的应用及护理,对其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在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之间在我院进行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有3500例,抽取200例纳入本研究,将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平均分组,其中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措施为常规性的肠外营养支持和护理,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营养支持及护理基础上加以肠内营养支持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排便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长。结果结果数据比较,在患者排便时间、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长方面,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进行胃肠外科手术的患者可以对其实施肠内营养支持及护理措施,可以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 标签: 胃肠外科手术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风湿免疫病早期临床诊断方法以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人员均为我院2015年5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32例风湿免疫病患者,回顾分析所有患者早期诊断的相关资料。结果通过联合免疫指标以及影像学检查可对常见的风湿免疫病做出早期诊断。结论联合免疫指标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能够对常见的风湿免疫病做出诊断,进而为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风湿免疫病 早期诊断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应用早期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塞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则采用早期心理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是95.00%,总满意度是90.00%,均高于对照组的70.00%和60.00%,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脑梗塞患者实施早期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早期心理护理 脑梗塞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早期肠内营养给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护理状况带来的影响。方法择取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SAP的80例患者,分组在早期即给予肠内营养的半数患者归入研究组,在病情稳定后给予肠内营养的半数患者归入对照组。组间对比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在Ⅱ级护理时间和死亡率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血清白蛋白含量、住院时间、并发症率以及Ⅰ级护理时间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加快SAP患者病情恢复速度,减少Ⅰ级护理时间。

  • 标签: 肠内营养 早期 稳定期 急性重症胰腺炎 护理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N)效果和护理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在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中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操作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六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5P=0.041<0.05)。结论系统的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改善老年脑梗死吞咽障碍的吞咽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梗死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针灸联合康复锻炼在中风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2013年5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78例中风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病程第22天开始针灸及康复锻炼,观察组患者在病程第4天给予针灸及康复锻炼,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两组之间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针灸联合康复锻炼在中风偏瘫患者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有利于尽早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 标签: 早期治疗 针灸 康复锻炼 中风偏瘫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