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出版产业发展迅速,大数据、云出版、互联网“+”等概念涌现在出版行业,这对科技期刊编辑的文化素质和技术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刊发展如今面临着由传统出版向新媒体融合发展的转型,期刊编辑在这种转型的压力之下,使其在工作当中都抱有各种复杂的心理活动,这些因素会严重的影响编辑对稿件的正确评价,影响编辑的创新。阻挡期刊编辑创新的主要因素有定性思维、从众心理、逆反心理及优越自大等。因此,克服期刊编辑创新心理障碍对科技期刊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显得十分重要的。

  • 标签: 期刊编辑 创新 心理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治疗输尿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内进行输尿管狭窄治疗的患者56例进行分析探究,输尿管闭锁26例,狭窄30例,狭窄长度<1.4cm18例,>1.4cm且<3.5cm28例,>3.5cm10例,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为依据选择不同的腔内泌尿外科技术,观察治疗疗效后进行为期一年术后随访。结果治疗56例患者痊愈患者29例,好转26例,失败1例,一年后随访发现,3例患者病情复发具有轻度狭窄情况,三个月后观察发现狭窄并无明显变化。结论采用腔内泌尿外科技术手术治疗治疗输尿管狭窄,根据不同的病情选择治疗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尤其是轻中度狭窄,患者没有明显的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 标签: 腔内泌尿外科技术 输尿管狭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女性科技工作者的职业压力水平并分析其主要来源。方法通过便利抽样,发放工作压力源量表(OSI-2),对275名女性科技工作者进行调查。结果女性科技工作者职业压力得分均为3.01±1.35,主要压力源前三名为工作负荷、工作琐事、工作家庭平衡,而后依次是上级赏识、人际关系、组织氛围、个人责任和管理角色;不同年龄段的女性科技工作者在其压力得分差异上存在统计学意义,31~40岁阶段压力水平最高(P<0.05)。结论女性科技工作者职业压力水平中等,年龄是影响其压力水平的主要因素,中青年女性压力最大,工作沉重、事物繁琐及无法平衡家庭工作会是女性科技工作者职业压力的主要来源。

  • 标签: 科技工作者 女性 职业压力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创机械通气与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48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相比,有创通气机械治疗的效果更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推广。

  • 标签: 有创机械通气 无创机械通气 急性重症左心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ICU收治的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83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对镇静镇痛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ICU的治疗时间,镇静镇痛药物使用的剂量、机械通气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ICU的治疗时间,镇静药物使用的剂量、机械通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镇痛在优质护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患者的治疗情况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ICU机械通气 镇静镇痛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5年2月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50例重症心源性肺水肿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患者好转的有44例(88.0%),好转时间为(7.2±0.8)h,无效患者有6例。通气前后患者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心源性肺水肿的治疗采用机械通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低氧症状。

  • 标签: 重症心源性肺水肿 机械通气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探讨我院呼吸内科机械通气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对此类患者一方面通过药物来治疗,另一方面做好适当的心理支持、安慰和必要的保证缓解病人的恐惧、焦虑、抑郁等,使患者安全平稳地度过这一非常时期。

  • 标签: 机械通气 心理问题 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我院呼吸内科机械通气患者常见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对此类患者一方面通过药物来治疗,另一方面做好适当的心理支持、安慰和必要的保证缓解病人的恐惧、焦虑、抑郁等,使患者安全平稳地度过这一非常时期。

  • 标签: 机械通气 心理问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给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58例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ICU重症肺炎又接受了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93.10%),对照组(68.97%),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0.34%)明显低于对照组(27.59%),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ICU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显著地提高了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在治疗期间有效地降低了患者不良不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ICU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综合护理干预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在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匀邓正性肌力药物和利尿药等常规抗心衰治疗,对照组给予鼻导管给氧;观察组给予BIPAP呼吸机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经临床治疗后,临床症状及呼吸频率、心率、血压以及动脉血气分析等参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机制较为复杂,尽快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和换气功能,使用安全,能减少患者气管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机式通气 急性心源性肺水肿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本研究为探索ICU机械通气患者有效护理干预模式,以Kolcaba的舒适护理理念和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为核心,优化常规护理内容,针对主要不良体验进行护理干预。通过重症监护体验量表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进行分析,该措施在改善患者“人际需要支持”、“治疗与病情信息”方面有一定的效果。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急性胃肠损伤(AGI)的发生情况与患者的预后进行相关的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本院收治的非胃肠道疾病患者共200例,其中使用机械通气的有100例,使用一般治疗的有100例,对两组的AGI发生率进行相关研究,并对机械通气组中发生AGI和未发生AGI的相关患者的基本信息和健康评估进行相应记录,对住院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死亡率等进行相关统计。结果在100例机械通气的患者中,发生AGI的几率为45%,其中AGI的发生率明显的高于未使用机械通气的相关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机械通气组患者的各项评分、住院时间、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和死亡率等明显的高于未发生AGI患者(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急性胃肠损伤的发生几率相对较高,严重的影响了患者预后。1

  • 标签: 机械通气 急性胃肠损伤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择选2016年12月—2018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7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将常规治疗实施于对照组,将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实施于观察组。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效果及其满意度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改善效果均显著(P<0.05)。结论损伤控制骨科技术代替常规治疗实施于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患者治疗中,对于促进其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的提升,意义非凡,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损伤控制骨科技术 应用价值 骨折合并严重多发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原因和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的65例患者中,20例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为30.77%;经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仰卧位、年龄≥60岁、频繁吸痰以及机械通气时间≥4d等因素与肺部感染的发生有关。结论临床上给予ICU机械通气患者良好的护理干预,有助于预防肺部感染。

  • 标签: 肺部感染 机械通气 ICU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ICU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镇痛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9月400例在ICU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200例,观察组采取镇静镇痛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护理方法及效果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经过镇静镇痛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镇静镇痛护理运用于ICU机械通气患者,不仅能够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舒适性,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ICU 机械通气 镇静镇痛护理 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临床效果以及综合护理体会。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年1月-2016年6月我院就诊的75例ICU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综合组,所有患者给予镇痛镇静,常规组行常规护理;综合组给予综合护理。评价镇痛镇静前后患者疼痛评分、Ramsay评分、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对比两组镇痛镇静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1)综合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2)干预前两组疼痛评分、Ramsay评分、平均动脉压和心率相似,P>0.05;干预后两组疼痛评分明显降低,Ramsay评分明显升高,跟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干预后常规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波动幅度大于综合组,P<0.05。(3)综合组镇痛镇静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镇痛镇静临床效果确切,有良好镇痛镇静效果,辅以综合护理,可有效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ICU机械通气患者 镇痛镇静 临床效果 综合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重症病房(ICU)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治疗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50例患者采用咪唑安定及异丙酚行镇静治疗,采用Ramsay评分监测镇静水平,调整镇静药用量,使Ramsay评分2-4级之间。结果镇静过程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镇静后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有所降低(P<0.05),血氧饱和度(SaO2)有所增高(P<0.05),无护理并发症及意外发生。结论对重症病房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给予良好的镇静治疗、监测,能有效减少护理意外的发生,改善病情。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机械通气 镇静 护理Effective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atients with sedation dur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s in I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