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漂浮滞留缓释片的漂浮机理。方法研究不同材料制备的胃漂浮制剂的动力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果确定了各个动力学的影响因素。

  • 标签: 漂浮滞留缓释片漂浮机理
  • 简介:摘要立克次体是一类胞内专性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立克次体病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由立克次体引起的疾病均包括在内。本文对立克次体病的临床特征和发病机理进行介绍。

  • 标签: 立克次体 立克次体病 临床表现 机制
  • 简介:实践中体会到森田疗法治疗神经症尤其是强迫症具有特殊的疗效。本文举及强迫症及其案例侧重探析“唯事实唯真”.“顺应自然”、“为听当为”等理念在强迫症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机理

  • 标签: 心理卫生 案例研究 强迫症 森田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肩周炎患者联合运用针灸与推拿治疗的作用机理及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月收治的84例肩周炎患者归入两组(42例/组),Ⅰ组单纯接受针灸治疗,Ⅱ组同时配合推拿手法治疗,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肌力改善情况等作记录及评估。结果Ⅰ、Ⅱ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各为76.2%与95.2%,Ⅱ组相对Ⅰ组提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前的肌力评测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Ⅱ组的肌力评测值显著提高,优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联合运用针灸及推拿对肩周炎患者进行治疗,疗效显著,肌力恢复好,值得加强推广。

  • 标签: 肩周炎 针灸 推拿 作用机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出血性脑梗死患者25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析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和治疗措施。结果大部分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前均有预兆,原发病因是脑梗塞,本研究中26例患者,经过治疗,死亡2例,好转7例,16例基本痊愈。结论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均较为复杂,且预后不佳,在治疗过程中,若患者病情加重,应该及时进行头颅CT检查,针对高危因素患者,尽量避免使用抗凝和溶栓药物,有利于提高出血性脑梗死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 标签: 出血性脑梗死 发病机理 治疗
  • 简介:摘要内热针是一种治疗慢性肌肉损伤、腰椎小关节病的新方法,它使用内热针在损伤的肌肉软组织区域行针同时加热内热针,使内热针的温度传递到周围的肌肉筋膜及软组织中,从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微循环,降低肌肉张力,减轻无菌性炎症,进一步使受损的骨骼肌深(浅)筋膜恢复正常状态;改善症状,达到治疗目的,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将传统的针刺治疗和热疗结合起来,治疗深度可达骨膜,而普通的物理治疗主要集中在皮肤表面以及皮下组织的表浅部位,所以内热针在治疗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 标签: 内热针疗法 作用机制 小关节病
  • 简介:摘要胃肠疾病发生的内因主要是气机的升降斡旋失调。本文试图通过论述气机的病理生理特点及其与胃肠动力障碍的关系,指出气机升降失常是胃肠疾病的病理基础,阐明调畅气机在胃肠疾病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 标签: 胃肠疾病 调畅气机 中医病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影响与机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130例在我院确诊的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对象。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mL。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的尿α1微球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血糖、血压、血脂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尿α1微球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血糖、血压、血脂均显著下降,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显著。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针灸综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机理及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63例强制性脊柱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针灸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后检查患者各项生理指标。结果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8.9%,晨僵时间减少、中医症状评分降低、胸廓活动度及脊柱活动度增加、臀地距减少、血沉及C反应蛋白指标恢复正常,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效果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针灸 风湿 骨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制性脊柱炎采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的机理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85例强制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对照组(38例)、观察组(47例)。分别给予两组常规西医治疗、中医针灸综合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5.87,P<0.05)。观察组脊柱活动度(t=6.33)、晨僵持续时间(t=10.35)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针灸综合治疗用于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显著。

  • 标签: 强制性脊柱炎 中医针灸综合治疗 晨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健康教育在妇女保健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本院妇保科咨询、体检或就诊180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孕产组、参照组以及干预组,各组妇女60例。参照组跟孕产组跟干预组妇女采取不一致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三组妇女健康教育效果。结果干预组妇女妇科疾病保健知识掌握为83.33%,孕产组妇科疾病保健知识掌握为,参照组妇女妇科疾病保健知识掌握为53.3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所以,在妇女保健以及孕产妇保健的过程中,健康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促使妇女以及孕产妇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可以促使妇女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健康教育 妇女保健 效果
  • 简介:摘要中药炮制机制是中药炮制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特殊性,对深入发展中药炮制研究产生一定的影响。现今,我国中药炮制机制研究时通过药理学以及化学的思路以及方法,全面研究对药效作用、物质基础产生的影响,可使部分中药饮片的炮制机制获得明确阐明,从而加快中药炮制机制研究的发展速度。最近几年,随着逐渐引入现代科学技术,在中药炮制机制研究中不断应用以及探索新方法以及新思路,采用综合运用新技术、新方法的方式,对中药炮制机制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 标签: 中药炮制机制 研究现状 发展趋势
  • 简介:同伴是指那些社会地位相同的人,或者说是行为复杂程度相似的人。不同于师生之间、父母子女之间有明显的地位和权利的差异,同伴之间这些差异是没有的。同伴关系就是同伴之间在交往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际关系。从个体进入学前期,同伴对个体的影响逐渐增大,随着儿童进入学龄期,同伴对个体的影响就更大了,甚至有赶超家庭的趋势。所以,研究同伴关系对与个体心理发展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 标签: 同伴关系 学龄期儿童 自我概念 层次划分 同伴评定 学前儿童
  • 简介:目的探讨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量表与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GWB)对200名研究生进行测验。结果(1)在专业、性别、年级、年龄、婚姻状况上及来源上,研究生的主观幸福感不存在显著差异。(2)相关分析表明外向性人格纬度与总体幸福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神经质与总体幸福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稳定外向型和稳定内向型人格的总体幸福感水平最高,其次是不稳定外向型人格,总体幸福感水平最低的是不稳定内向型人格。结论外向性与神经质等人格特征是影响研究生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研究生 主观幸福感 人格特征 艾森克人格问卷量表 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
  • 简介:摘要本文在梳理当前国内外手机成瘾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手机成瘾的概念界定、测量工具介绍、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总结,进一步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在这一领域的研究给予一些建议。

  • 标签: 手机成瘾 测量工具 研究现状 影响因素
  • 简介:职业承诺在国外的发展虽然只有约30年的历史,但它已成为职业心理学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研究学者从多方面证实职业承诺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国内研究开始的相对较晚,但其理论研究及实证研究的热潮已然掀起。研究对象的涉及面正在变广,从教师到护士、狱警、电信员工、高职毕业生、初级军官、公务员等,其中对教师职业承诺的研究发表的文章仍然占大多数。

  • 标签: 职业承诺 电信员工 高中教师 情感承诺 职业心理学 组织承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引起的癫痫的规律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6例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脑卒中继发癫痫的发生率,发作类型,特点,药物治疗等。分析脑卒中继发癫痫的特点和规律。结果脑卒中继发癫痫的发病率为8.6%,此类患者与出血部位有一定相关性。结论脑卒中是导致继发性癫痫的原因之一,加强对脑卒中患者预防观察和治疗。积极防治并发症,减少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的发病率,减轻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癫痫 继发
  • 简介:人类很早就认识到了阅读的保健和辅助治疗作用。西方的阅读疗法首先是由医生于18世纪提出并付诸实施的,200多年来一直是医生在坚持试验和主导研究。国外图书馆阅读疗法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以1984年国际图联发表《图书馆为医院病人和残疾人服务纲要》为标志。之后,阅读疗法逐步成为国外图书馆研究与实践的热点,并形成了服务于临床、重视临床应用研究的特色[1]。

  • 标签: 阅读疗法 国外图书馆 国际图联 辅助治疗作用 泰山医学院 阅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探讨产妇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于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700例产妇,产后4~6天采用SAS量表(焦虑评定量表)、SDS(Zung抑郁评定量表),SSR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以及采用调查问卷飞方式研究焦虑及抑郁的发生情况,对造成产后抑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利用χ2检验法分析产后抑郁症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并对产妇实施护理干预。结果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为12.06%,文化程度、年龄、家庭支持度、分娩方式、社会支持度、孕期心理准备等对产后抑郁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社会支持度、分娩方式、心理准备、家庭支持度有显著影响。结论产后抑郁影响因素具有多元性,临床发病率较高,合理实施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预防产后抑郁的发生。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产后抑郁 影响因素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