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HBsAg结果的影响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30例HBsAg(+)和30例HBsAg(—)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记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标本均进行常规检测及溶血后检测,观察溶血对HBsAg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两次检测均为(+),对照组非溶血检测为(—),溶血检测HBsAg(+)10例,HBsAg(—)20例。结论标本溶血后对HBsAg(+)检测结果无影响,但是会导致HBsAg(—)出现假阳性,溶血标本不宜进行HBsAg检测。

  • 标签: 标本检测 溶血 乙肝表面抗原 ELISA
  • 简介:摘要目的标本溶血对临床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与处理措施的观察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1月到12月在门诊进行体检的100例正常人的血标本,将正常标本作为对照组,溶血标本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标本的检测结果。结果溶血对于生化检验结果有着明显的影响。结论在进行检验的过程当中应该尽可能防止溶血,对标本应该妥善处理以及保存,严格把握血液质量,减少误差,从而提高检验结果的真实准确性。

  • 标签: 标本溶血 常规生化检验 影响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化检验中标本溶血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间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体检者,80例体检者均在空腹情况下抽取6mL静脉血,将其分别放置在两支试管中,每支均3mL。对其中一支试管中血液标本进行人工溶血(观察组),另一支试管不进行溶血(对照组)。采取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两组标本进行检测,观察比较两组标本的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氨酶)、CHOL(总胆固醇)、BUN(尿素氮)、CREA(肌酐)、ALP(碱性磷酸酶)、GLU(葡萄糖)、LDH(乳酸脱氢酶)等指标。结果两组标本经检测显示,观察组标本的AST、ALT、CHOL与LDH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标本的ALP与GLU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BUN、CREA相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化检验中如果出现标本溶血,对其检测中的许多指标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保证生化检验的准确性需尽量避免发生标本溶血

  • 标签: 生化检验 标本溶血 结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测中,溶血标本对心肌酶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对96例在本院接受血液标本检验的受检人员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48例。对照组为不溶血标本,观察组为溶血标本,对两组标本AST、CK、CK-MB、LD、α-HBDH等心肌酶检验结果进行检验。结果观察组溶血标本中心肌酶检测指标AST、CK、CK-MB、LD、α-HBDH等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心肌酶类检验结果准确性有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在标本的采集以及运输过程中应该尽可能避免标本溶血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以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有利参考。

  • 标签: 溶血标本 心肌酶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标本出现溶血、脂血现象对生化检验结果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人员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将每份标本放置于三支真空采血管中制备成脂血血清标本(脂血组)、溶血血清标本溶血组)、正常血清标本(对照组),对三组进行生化检验检测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血尿素氮(BUN)、葡萄糖(GLU)、白蛋白(ALB)、肌酸激酶(CK)、总蛋白(TP)以及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并对比三组生化检验结果。结果溶血组血清标本的CK、AST、TBIL、TP、BUN、ALB、GLU等生化检验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脂血组GLU、TBIL以及ALT等生化检验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标本一旦出现溶血、脂血等现象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医务人员应严格、规范血液标本的收集、转运、保存等环节,确保血清标本检验准确。

  • 标签: 血清标本 溶血 脂血 生化检验 结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对常规生化检验的影响,及其效果分析。方法在国内外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研究基础上,分析影响,及其效果。结果标本溶血前后,ALT、AST、LDH、CHOL检验值高于溶血前,ALP、GLU低于溶血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溶血前后BUN、CREA检验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扰,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标本溶血现象。

  • 标签: 标本溶血 生化检验 干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择选2013年3月—2014年3月于我院开展健康体检的受检人员102例,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各51例。观察组采用溶血处理后检测肝功能,对照组则直接开展肝功能检测,对比组间肝功能各项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AST、TP、Alb数值高于对照组,但γ-GT、DBil、ALP及TBil数值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溶血标本对肝功能检验准确性的影响十分明显,故临床检测中应采用有效手段方式溶血事件产生。

  • 标签: 溶血标本 肝功能 检验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PDCA质量管理降低患者静脉血标本溶血发生率的效果。方法由7人组成,遵循PDCA质量管理步骤,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分析本科住院患者发生静脉血标本溶血的相关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进行PDCA质量管理前,对照组患者静脉血标本溶血发生率为8.56%,研究组患者静脉血标本溶血发生率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质量管理活动可以明显降低妇科住院患者静脉血标本溶血发生率,亦能够提高全科护士的采血操作能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

  • 标签: PDCA 持续质量管理 静脉采血 溶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常规生化检验项目中标本溶血的影响与效果作探讨。方法选入研究对象为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接收的健康体检者40例,将其血液样本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组为观察A组20例用人工溶血,观察B组20例未发生溶血;将两组血液样本相关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A组血液样本中ALT、AST、LDH、K+等指标水平比观察B组高,P<0.05。结论标本溶血会对血液中的部分血脂、肝功能电解质指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上患者接受常规生化检验时需依实际情况高度预防,整个过程中务必严格操作,保证所获数据准确无误。

  • 标签: 常规生化检验 标本溶血 检测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溶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4月来院体检的60名检验者作为研究对象,取0.6mL血清,应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验,对比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血红蛋白(Hb)、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总胆固醇(TCH)非溶血溶血值。结果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血红蛋白(Hb)、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血糖(GLU)、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值,非溶血溶血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越多对检验项目造成干扰与影响越大,明确溶血检验临床作用与影响,可将检验误差减少,将检验结果准确性提高。

  • 标签: 溶血 医学检验 分析仪 结果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12月期间在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2例受检者,本组受检者均为健康者,清晨空腹采集血样,血样采集后立即均分成2份,其中1份使用人工方法破坏红细胞使其溶血(注射器抽取血凝块来回快速抽吸,直至血清血红蛋白浓度达4g/L),作为观察组,检测TBIL、AST、ALB、TP、DBIL、K+、Na+、ALT、GLU等指标水平,并对比两组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TBIL(13.68±1.23μmol/L)、DBIL(10.23±4.24μmol/L)、AST(58.69±5.14IU/L)、ALB(54.23±1.69g/L)、TP(78.25±8.26g/L)、ALT(67.58±7.02IU/L)、K+(5.82±1.42mmol/L)、Na+(141.56±10.54mmol/L)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3.45±1.69μmol/L、13.02±3.18μmol/L、44.26±4.13IU/L、42.16±1.72IU/L、68.25±3.28g/L、58.02±8.52IU/L、3.86±0.76mmol/L、132.04±12.01mmol/L),组间差异P<0.05。观察组GLU指标水平(4.41±1.45m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5.79±1.33mmol/L),组间差异P<0.05。结论溶血对多种临床生化检验项目存在明显影响,应尽量避免发生溶血,并及时剔除溶血样本,以保证临床检验结果准确性。

  • 标签: 溶血 临床 实验室检查 生化检验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目前凝血检验已经广泛应用到血栓与出血性疾病的筛查与诊断,疗效观察及病人术前术中凝血监测等诸多方面,其结果准确性至关重要。通过对检验标本的规范化,减少凝血检测中的人为误差,提高检验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更可靠的检验报告,减轻病患的医学风险。

  • 标签: 凝血检验 标本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溶血素与传统溶血素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方法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选取本院在接受检查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计算机随机抽取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运用传统溶血素,观察组给予患者新型溶血素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差异。结果观察组HCT、MCV指标高于对照组,RDW-SD、MCH指标低于对照组,但在比较过程中发现其中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型溶血素应用到临床检验中效果较为理想,可以作为进行临床检验的重要标准,整体的效果非常理想,并且更加经济环保,值得在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普及。

  • 标签: 新型溶血素 传统溶血素 血常规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流程管理(PM)又称业务流程管理或企业流程管理(BPM),是20世纪90年代企业界最早提出并应用于企业管理的一种新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的构造端到端的卓越业务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组织业务绩效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1。通过手术标本的规范化管理,避免标本的遗失或错误,给疾病的诊断带来严重的影响,给病人带来损失。针对手术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院对手术标本进行规范化管理。现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溶血对临床生化检验结果加以分析,并对其带来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于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收治就诊的130例患者,经过授意,将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调查,采用专业的血液生化分析仪来针对相关人员进行全面的检查,需要检测患者方面的内容有GLU(血清葡萄糖)、UA(尿酸)、ALT(谷丙转氨酶)、CREA(肌酐)、以及BUN(尿素氨)和TBIL(总胆红素)、CK(心肌酶)、LDH(乳酸脱氢酶)、K+离子等,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有效记录和统计,对溶血前和溶血后的数据差异性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实验发现患者受检数据中的CREA(肌酐)、GLU(血清葡萄糖)溶血后通常会降低,两种数据差异性不明显(P>0.05),无统计学意义。而相应的UA(尿酸)、ALT(谷丙转氨酶)以及AST(谷草转氨酶)等方面的数据,在开展溶血活动后,差异较为明显,因此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受检人员在临床生化检验过程中,溶血分析对于整体检验结果来说影响较为明显,因此应针对血样溶血情况做好相应的生化检测工作,对于溶血样本的结果要加以纠正以及严重溶血的样本要重新采血。这对患者诊断治疗意义重大。

  • 标签: 临床生化检验 溶血影响 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0名身体健康人员的血液样本分为两份,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血液检验,观察组经人工溶血后进行检验。结果观察组各项血液指标水平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使得血液检验结果明显变化,降低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溶血现象 血液检验效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的影响效果观察。方法我院在进行本次研究之前,首先对患者进行了相应的常规体检,证明所有患者都是健康体检患者,我院从中选取了11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已经同意参与研究并且已经签署了同意书,病例选取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在此基础上根据对比分析的要求,需要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主要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都是55例,在此基础上,将自然条件下分离以及规范离心处理方式应用于对照组,将规范化离心处理操作方式给予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液检测各项指标。结果本次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在各项血液检测指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结论溶血现象对血液检验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可以进一步发展。

  • 标签: 溶血现象 血液检验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生化检验标本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于2014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站检验科进行生化检验不合格的生化标本180例,对以上标本的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标本进行复测或者重新采取标本检验,对存在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标本溶血、采血前患者的准备不当、药物的影响、血清样本在样本杯中凝集、生化检验标本放置时间过长等均是造成生化检验质量的标本误差的主要原因,分别占比21.7%、27.8%、20.6%、14.4%以及15.6%。结论影响生化标本检验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必须要提高生化检验标本的质量控制水平,使检验结果更加准确和科学。

  • 标签: 生化检验标本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呼吸科患者进行痰涂片镜检测,探究痰涂片镜检对痰液细菌培养作用价值。方法从来我院诊治的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呼吸科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1200份,并进行痰涂片染色和细菌培养,对痰涂片标本培养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200份标本中,含有500份革兰氏染色涂片,占总标本的41.67%,其中,含有230份检出细菌,占500分革兰氏染色涂片的46%,白细胞内有60份标本检出细菌,占230分检出细菌标本的26.09%;在1200分标本中有420份抗酸染色涂片标本,占35%,其中有10份抗酸杆菌,占420份抗酸染色涂片的2.4%。结论痰标本涂片镜检验痰培养的结果具有可靠性,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值得推广使用的检验方法。

  • 标签: 涂片培养 痰标本 革兰染色 抗酸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