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优选清膈养阴颗粒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适合医院制剂生产的提取方法水煎煮法,选择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以出膏率、浸膏中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进行考察。结果确定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2次,每次1h,第一次加8倍量水,第二次加6倍量水。结论此工艺可作为清膈养阴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简便,结果稳定。

  • 标签: 清膈养阴颗粒 正交设计 提取工艺 绿原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脏早期损伤尿液检测指标。方法选我院在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肾脏早期损伤患者30例(患病组),选同时期的健康人员30例(健康组),对两组人员进行常规性尿液指标检测。结果患病组患者的尿液检测指标较高,尿微量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健康组人员的尿液检测指标,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肾脏早期损伤患者采用尿液检测指标的诊断效果明显,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临床诊断参考数据,减少漏诊及误诊现象,在临床治疗上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肾脏早期损伤 尿液检测指标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临床检验工作也在不断发展,而临床检验工作的核心就是对临床检验指标的规范以及检测问题。随着医疗活动复杂性的加剧,临床检验工作也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及干扰。同时,各个临床检验指标也是受到众多干扰因素的作用。其中,药物对常用临床检验指标的影响尤其明显。本文从临床资料以及方法出发,对药物对尿十项检验结果的影响以及药物对生化参数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并进一步指出了减轻或者消除药物对临床检验指标不良影响的相关措施,希望为临床检验的发展提供积极借鉴和建议。

  • 标签: 药物 临床检验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人的一生中充满着各种关系,为什么有些人可以把各种关系处理的得心应手,而更多的人在生活中为周围的关系而烦恼呢?除了后天的有意识的去学习关系学和相处之道,其实一个人在幼儿时期与照顾者或者父母的相处也很大程度的影响了他将来和别人打交道的方式。本文介绍了近代心理学的依附理论。通过著名心理学家约翰.鲍比的视角去探究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关系学。

  • 标签: 人际关系 亲子关系 约翰.鲍比 依附理论 发展心理学 精神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孕妇血凝四项指标检测情况。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43例临床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收治的1043例正常非妊娠妇女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四项血凝指标情况予以分析。结果在血凝四项指标中,对照组患者的TT、APTT和PT指标情况显著高于观察组,但FIB指标显著低于观察组,两组各指标情况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在产前和产中阶段,对患者的血小板和血凝四项指标情况进行检测,对其功能变化予以动态监测,能避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以及异常出血现象的出现,能有效确保母婴的生命健康安全。

  • 标签: 孕妇 血凝四项指标 临床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对策。方法以三维质量结构理论作为基础,运用检索、小组讨论、层次分析法以及函询法等多种方式对各项指标权重进行明确,然后对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结果两轮函询之后,其回收率为92.3%与96.1%,权威系数达到为0.865、0.868,协调系数为0.175与0.265,采用χ2进行检验后,发现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构建出一个包括三项1级指标,21项2级指标以及97项2级指标为主要内容的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论医院依据ICU的实际特点,构建出一套专门针对护理安全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拥有较高的可靠性与科学性,可以为医院ICU护理安全质量的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ICU 护理安全质量体系 评价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癌患者免疫指标检测对于临床的意义。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接收的70例乳腺癌患者归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时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正常人归为对照组,对两组均进行免疫指标的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探究相关指标的临床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CD3+、CD4+、CD8+、CD4+/CD8+等指标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观察组细胞含量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患者免疫指标检测结果可以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从而准确的评价和介入治疗,对于临床具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免疫指标检测 结果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相关指标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份—2014年4月份入我院就诊的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对照组相比,差别不大,两组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液中C-反应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心肌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cTnT)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结果与健康者存在一定差异,主要在于C-反应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和心肌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为疾病的诊断、心肌损害程度以及治疗提供重要的信息,值得临床推荐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血液检验 指标 C-反应蛋白 血小板 红细胞 心肌肌钙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肝硬化患者凝血、纤溶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为后期临床肝硬化患者的治疗和检测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入的肝硬化患者4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正常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血浆PT、APTT、TT、Fib含量分析以及AT、PLG、a-AP指标变化检测。结论肝硬化组患者PT、APTT、TT都明显高于对照组,Fib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肝纤维化组患者AT、PLG、a2-AP各项指标明显低于正常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凝血、纤溶指标检测是肝硬化患者的判定与诊断的重要指标,对于早期发现疾病并给予及时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肝硬化患者 凝血 纤溶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40例在我校实习医院接受诊断的冠心病患者与40例在我校实习医院参加健康检查人员进行研究,选取时间在2014年11月-2015年11月。将冠心病患者设为实验组,健康人员设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血液指标检验,对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血液指标检验发现,实验组患者血液检验指标中RDW(细胞分布密度)、cTn(肌酸激酶同工酶)、HCy(同型半胱氨酸)、cT-nI(心肌肌钙蛋白)以及hs-CRP(超敏CRP)指标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血液中血小板类指标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诊断冠心病疾病时,通过血液检验指标能显著提升诊断有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检验指标 冠心病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毒性肝病生化检验指标的变化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病毒性肝病患者为病例组,同期100例健康人为健康组,检测两组的AST、ALT、CHE及TBil等常规生化检验指标,分析组间的差异。结果病例组的AST、ALT、CHE、TBil水平较健康组显著升高(P<0.05);急、慢性肝炎的PA,肝癌、急性肝炎的LAP及肝癌、慢性肝炎的ADA明显升高(P<0.05)。结论AST、ALT、CHE、TBil等常规肝功能指标可用于判断有无病毒性肝病,PA、ADA及LAP等特异性指标则有助于区分病毒性肝病的类型,这些指标在诊断病毒性肝病方面均发挥出了重要的价值。

  • 标签: 病毒性肝病 生化检验指标 变化特点 诊断价值
  • 简介:创新与创业活动是一个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核心[1]。创业意向(entrepreneurialintention,EI)是潜在创业者是否从事创业活动的一种主观态度,是对人们具有创业者特质的程度以及对创业的态度、能力的一般描述,是对创业行为最好的预测指标[2]。

  • 标签: 创业意向 理论模型 外在环境因素 人格特质 模型框架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提升危重症患者护理水平,并对解决危急重症患者护理中护理质量指标的对策进行总结评价。方法通过结合在笔者所在医院在2014年2月到2016年2月接受危急重症护理的77例患者的资料,分析研究危重症患者护理的各项指标,对不同的危急重症患者护理中指标进行分析研究,判断危急重症患者护理措施的针对性。结果经过对现有的危急重症患者护理中质量评价指标的查询研究,最终发现,通过对血液感染率、压疮发生率等指标的调研,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结论针对研究结果得到的情况,可以看出,进行护理质量指标管理对危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可以有效地提升危急重症患者护理水平,有着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危急重症患者 护理质量 护理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焦虑抑郁情绪对冠心病炎症与血管内皮指标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贵宾诊疗科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诊治的82例冠心病患者,参考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其焦虑抑郁程度,分成焦虑抑郁组(n=41)和非焦虑抑郁组(n=41),对比2组患者炎症与血管内皮指标。结果①焦虑抑郁组患者的CGRP、NO明显低于非焦虑抑郁组(均P<0.05),ET-1则高于非焦虑抑郁组(P<0.05);②焦虑抑郁组患者的IL-6、IL-18、IL-6R均高于非焦虑抑郁组(均P<0.05)。结论焦虑抑郁情绪可影响冠心病炎症与血管内皮指标,且炎症反应激活、内皮功能损伤可能是焦虑抑郁情绪导致冠心病患者病情进展的途径。

  • 标签: 焦虑抑郁情绪 冠心病 炎症 血管内皮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B超影像指标进行探讨分析,旨在为临床有效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0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给予其B超影像诊断,将手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同诊断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①通过B超诊断,80例患者中总计诊断出7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对比术后病理结果,B超诊断准确率在95%;②B超显示患者的声像图为实质型、囊性型与囊实型三种,后两种类型为主要类型;③月经前后通过B超诊断得出,内部回声和包块的形状等变化显著。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可经B超进行诊断,观察患者的各项影像指标,并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与病史可对其病情进行准确诊断。

  • 标签: B超 子宫内膜异位症 影像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胃癌术后患者采用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对改善各类营养评估指标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来源于我院2014.3~2016.3收治的胃癌患者62例,均行手术治疗,依据护理模式分组,其中对照组(n=31)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1)采用早期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术后各类营养评估指标。结果两组护理前各项营养评估指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BMI、AC、ALB及TLC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护理后两组TSF、AMC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早期营养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胃癌术后患者营养评估指标,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营养护理干预 胃癌 营养评估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三项生化指标检查在肾功能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5例健康体检者、75例大量蛋白尿患者、75微量蛋白尿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受检者进行hs-CRP、Cys-C、NAG检测。结果大量蛋白尿组患者hs-CRP水平值(13.69±5.69)mg/L、Cys-C水平值(3.98±1.05)mg/L、NAG水平值(15.98±5.36)U/L均高于微量蛋白尿组和对照组受检者(P<0.05),同时三项生化指标在肾功能损伤患者中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漏诊率、误诊率分别为97.50%、93.33%、2.50%、6.67%。结论三项生化指标检查在肾功能损伤中效果显著。

  • 标签: Cys-C hs-CRP NAG 肾功能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诊断细菌感染常见指标的临床价值及联合检测的意义。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70例细菌感染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C反应蛋白、血清降钙素及白细胞计数检测。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CRP、PCT、WBC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的CRP、PCT、WB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者,P<0.05;重症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患者的CRP、PCT、WBC水平显著高于病毒感染组,且重症感染组患者的CRP、PCT水平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P<0.05,但重症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患者之间的WBC水平无显著区别,P>0.05。结论对细菌感染患者采取CRP、PCT、WBC联合检测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意义,可为临床医师诊断和分析细菌感染提供依据。

  • 标签: 细菌感染 常见指标 联合检测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测在诊断脂肪肝的效果。方法观察组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收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对照组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60名,检测两组患者肝功能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Y-GT水平的测定,并血清学指标检测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水平。结果与对照组(ALT为66.0±18.5U/L、AST水平测定约为52±12.5U/L、Y-GT为55.0±10.9U/L、TG为2.5±1.9mmol/L、TC为5.5±1.5mmol/L)对比,治疗后观察组(ALT为35.0±13.0U/L、AST水平测定约为34±12.5U/L、Y-GT为45.0±9.9U/L、TG为1.6±0.5mmol/L、TC为4.5±0.9mmol/L)各项指标值明显更低,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和血清学指标水平检测在脂肪肝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而且具有创伤性小的优点,有利于进一步诊断脂肪肝病情,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对于脂肪肝的早期治疗就有着极为重要的诊断意义。

  • 标签: 肝功 血清学指标 脂肪肝 诊断作用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女性血清性激素、血脂水平与围绝经期症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行健康体检的围绝经期、绝经后女性及健康育龄妇女,以及接受激素补充治疗绝经早期女性共90例,分为育龄对照组(20例),围绝经期组(17例),绝经早期组(21例),绝经晚期组(22例)和激素补充治疗组(10例)。然后对患者的血清雌二醇(E2)水平、卵泡刺激素(FSH)的高低、雄激素水平(T)、总的胆固醇(TC)的含量、甘油三酯(TG)的水平采取测定,然后对结果和KMI进行对比,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和健康育龄组比较起来,围绝经期组、绝经早期组和绝经晚期组的E2、T水平得以下降,FSH水平得以升高(P<0.05);其余未治疗三组的KMI逐渐增加,比健康育龄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2、T与KMI呈负相关,FSH与KMI呈正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健康育龄组对比起来,其余未治疗三组的TC、TG水平有了提高(P<0.05),TC、TG和KMI是正相关的。结论女性绝经后血清E2、T水平明显降低,FSH水平得以提高;KMI与血清E2水平呈负相关,与血清FSH水平呈正相关。

  • 标签: 性激素 血脂水平 围绝经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