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态综合征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病态综合征患者30例临床治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率为80%。结论对于尚不需要植入永久起搏器的患者定期随访观察即可,目前没有任何一种药物可以长期可靠安全地加快心率。

  • 标签: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54例晚期NSCLC临床病理资料,以NLR均值为临界值,将患者分为低NLR组和高NLR组,分析NLR与NSCLC临床病理特征关系及预后的变化。结果NLR与肺癌病理类型、ECOG评分、血小板计数有关(P<0.05),住院死亡组NLR值更高。结论NLR越高,NSCLC患者住院死亡率越高,NLR对判断NSCLC患者的病情危险性及预后有着重要价值。

  • 标签: 非小细胞肺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超声心动图技术诊断主动脉瘤破裂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应用超声心动图(TTE)诊断的12例主动脉瘤破裂(RASA)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进行分析,采用美国通用公司生产的GEVivid7、GEVividS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2例主动脉瘤破裂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发生情况及部位、大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超声心动图的检查,对主动脉瘤破裂的形态、部位、大小、破入心腔方向及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等做出明确判断。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简便易行,可重复性强,诊断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是诊断主动脉瘤破裂的一种可靠有效的方法。

  • 标签: 主动脉窦瘤破裂 超声心动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房室双径路文氏现象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入的诊断房室双径路相关文氏现象患者27例,分析对比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资料。结果检查结果中顺向型23例,逆向型4例,顺向型主导节律有窦性心律18例,性异位心律5例。PR间期最大增量变化在0.14~0.39(0.21±0.07)s,快径路顺传PR间期变化在0.15~0.24(0.17±0.06)s,慢径路变化在,0.31~0.63(0.44±0.08)s。逆向型主导节律有右室起搏心律2例以及房室交界性逸搏心律2例,RP间期的最大增量变化在0.19~0.23(0.23±0.04)s,快径路逆传的RP间期0.11~0.17(0.15±0.03)s,慢径路逆传的RP间期0.31~0.56(0.44±0.07)s,4例患者心电图均出现单个心室回波,其中有1例不伴RP间期跳跃式延长,其机制为激动经慢径路发生文氏型逆传,随后诱发快慢型AVNRT。结论房室双径路心电图变化性极强,但是,大部分房室双径路通过推理性分析能够得到合理的解释,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 标签: 房室结双径路 文氏现象 心电图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颌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术的观察与护理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上颌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上颌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术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对其随访半年内的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60例患者共植入72枚种植体,经过半年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红肿、上颌窦炎、上颌黏膜穿破等不良反应。72枚种植体在骨折愈合期内有5枚出现松动,种植的成活率为93.1%。结论在上颌内提升术同期种植体植入手术当中,进行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的不良反应,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对语言功能的影响程度较小,患者满意度十分高,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上颌窦内提升术 种植体植入术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肠癌应用肠造口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0例直肠癌行肠造口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全方位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后,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直肠癌行肠造口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结直肠癌 肠造口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白细胞单采术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到2015年7月期间接收的40例高白细胞白血病患者,对这些患者采用白细胞单采术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40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患者治疗前、后的白细胞计数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高白细胞白血病采用白细胞单采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白细胞数量,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白细胞单采术 高白细胞白血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干细胞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医学上的一大热点,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符合现今的社会要求,为了推动再生医学的研究和发展,为许多临床上难以治疗的疾病提供更多思路。应该将干细胞生物学更好的应用到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中,让医学院校的学生更好的认识和了解干细胞生物学在医学上的重要性,从而为日后医学界培养更加优质的人才。本文通过探索和总结“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内容及方法,希望能够给日后医学细胞生物学教学提供更多的参考,从而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干细胞 教学 医学细胞生物学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73例患者直肠肿瘤患者进行性胃底腺息肉与直肠肿瘤的关联性探究。方法选取自2015年3月15日—2016年5月15日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直肠肿瘤患者73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期来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73例作为对照组,严格匹配因素,观察直肠癌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以及与胃底腺息肉的相关性。结果经过资料取证以及统计学分析可知,直肠肿瘤患者与性别、高龄、肿瘤家族史以及高脂饮食有一定相关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与对照组患有胃底部息肉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7.19,P<0.05),提示二者具有一定相关性。OR=5.46,95%CI=(3.76,7.93),提示有胃底部息肉患者发生直肠肿瘤的危险性是无胃底部息肉者的5.46倍。结论男性、年龄高、有肿瘤家族史以及高脂饮食均与直肠肿瘤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同时胃底腺息肉能够提高直肠肿瘤发生的危险性,需要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加强诊断,做好预防工作。

  • 标签: 胃底腺息肉 结直肠肿瘤 病例对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微卫星位点的分析,了解散发性直肠癌中的微卫星不稳定性的阳性率,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方法收集131例直肠癌的血液和肿瘤标本,分离DNA,荧光标记引物后通过PCR扩增,并在DNA测序仪上进行毛细管电泳,Genescan软件收集扩增片段进行分析。结果131例直肠癌中27例(20.6%)为MSI-H阳性,30例(22.9%)为MSI-L,75例(57.3%)为MSS。MSI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相关(P<0.05),而在性别、发病部位、肿瘤分化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MSI对散发性大肠癌进行分类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 标签: 散发性结直肠癌 微卫星不稳定 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加强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在老年胃直肠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胃直肠手术的4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时和切皮后SBP、DBP及平均动脉压(MAP)、PetCO2、Ppeak变化情况均比对照组平稳,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围手术期麻醉管理在老年胃直肠手术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有效避免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围手术期麻醉管理 老年胃结直肠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尿液干化学法+未离心尿液直接镜检+复检规则实施白细胞检验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2月来我院就诊需要做尿检的120例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白细胞检测采用方法为尿液干化学法+未离心尿液直接镜检+复检规则)和对照组60例(以单纯的尿液干化学法进行尿液白细胞检测)两组,观察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液白细胞检验的阳性率为36.67%(22/60),对照组患者的尿液白细胞检验的阳性率为33.33%(20/60),无显著差异,但观察组的检查总错误率为1.67%(1/60),对照组的检查总错误率为15.00%(9/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干化学法+未离心尿液直接镜检+复检规则在实施白细胞检验中具有较高的检验价值,操作方便灵活,检验结果准确可靠,能够有效的避免误诊率及漏诊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普及运用。

  • 标签: 尿液干化学法 白细胞检验 复检规则 尿沉渣镜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化疗方法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小细胞肺癌患者28例临床化疗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采用联合化疗可使局限期和广泛期SCLC患者的反应率达80%~90%,完全缓解率分别为40%~60%和20%~30%。目前,局限期SCLC的中位生存时间已经达到18个月,广泛期SCLC为7~9个月。结论联合用药全身化疗,以达到最高的治疗反应率和长期无病生存的目的,同时使并发症发生率降至可以接受的最低程度。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联合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胆管细胞癌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对2014~2015年于我院行超声检查诊断胆管细胞癌的21例患者的超声声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胆管细胞癌,术前行超声检查共检出胆管细胞癌19例(90.5%),漏诊2例;胆管细胞癌的超声声像特征为边缘不清晰形态不规则的单发实性肿块,经线不大,呈偏高或偏低的中等回声。结论运用超声检查诊断胆管细胞癌效果好,诊断符合率高,为胆管细胞癌的预防及治疗干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超声诊断 胆管细胞癌 特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的CT影像诊断分析。方法对肝细胞癌患者40例CT诊断影像表现对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肝细胞癌Ⅰ型15例,Ⅱ型14例,Ⅲ型11例。肿瘤病灶大小为2.20~24.5cm,I型病灶为圆膨胀型,轮廓较为光滑规整边缘清晰,外部包围致密增强带,Ⅱ型病灶形状不规则,膨胀趋势。结论进展程度诊断在定位,定性诊断确定之后,要进一步对肝内病变全貌及肝外病变情况全面了解,从而,综合判断肿瘤的进展程度,以确定适宜的治疗措施。

  • 标签: 肝细胞癌 CT 影像表现
  • 简介:摘要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归巢,并促进其增殖和分化,促进造血恢复,支持造血,加快造血重建。本文就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脐带 间充质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对纵隔肿瘤的诊断价值,以提高对纵隔肿瘤的准确诊断。方法收集32例纵隔肿瘤的CT诊断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胸腺瘤12例,胸内甲状腺6例,支气管囊肿4例,恶性淋巴瘤4例,神经源性肿瘤4例,畸胎瘤2例。CT定位准确率100%,CT诊断准确率达93.75%(30/32)。结论CT检查是诊断纵隔肿瘤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根据纵隔肿瘤的发生部位、影像学特征及得当的检查方法,并密切结合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一般均能对纵隔肿瘤做出准确的诊断。

  • 标签: 纵隔肿瘤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颅内星形细胞瘤患者30例MRI诊断表现进行分析。结果MRI显示星形细胞瘤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右颞叶8例,左颞叶4例,脑干6例,小脑半球12例,平扫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强化扫描呈不同程度条、片状强化或无强化。对星形细胞瘤定性准确性达85.8%以上。结论MRI平扫及增强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于显示视神经情况及判断病变范围独具优势。

  • 标签: 颅内星形细胞瘤 MRI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