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人血清中总和离子的升高或降低趋势是否有一致性。方法统计分析同一样本血清总和离子的测量结果,比对两种结果的降低或升高的趋势性。结果血清总和离子下降趋势不一致。结论离子和血清总的测定是不能互相替代的,有必要两者同时进行测定。

  • 标签: 血清总钙 离子钙 钙的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血浆中总与离子测定在诊断肿瘤性高钙血症中的临床使用价值。方法收集肝素锂抗凝血浆,主要使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及邻甲酚酞络合酮法对78例恶性肿瘤患者(观察组)和45例健康者(对照组)血浆中的总和离子进行检测,并且检测清蛋白及pH值,计算校正总和校正离子,根据数据进行统计指标。结果测定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恶性肿瘤患者血浆中的cTCa浓度、ICa及nIC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TC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Ca升高阳性率高于cTCa,分别为18.18%和6.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性高钙血症的诊断中,ICa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提高高钙血症的诊断率。

  • 标签: 高钙血症 总钙 离子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基于不同的透析液浓度下血液透析患者血压和血清水平的变化情况,为高血压和高钙血症的防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58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将透析液中浓度的差异性作为分组依据,将其分为高组和低组,高组患者透析液浓度为1.25mmol/L,低组患者透析液浓度为1.25mmol/L。结果高组患者透析前的血清值为(2.34±0.13)mmol/L,透析后的血清值为(2.67±0.58)mmol/L,低组患者透析前的血清值为(2.36±0.07)mmol/L,透析后的血清值为(2.41±0.02)mmol/L。高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明显高于低组。结论研究结果显示,透析液浓度越低,则患者的血清水平以及血压水平就越高。因此,为了实现对高钙血症以及高血压的有效防范,应适当降低透析液的浓度。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压水平 血清钙
  • 简介:摘要碳酸锂是预防和治疗双相障碍发作的一线用药,治疗用量和中毒剂量相近,在治疗过程中较易引起急慢性中毒。本病例为患者在维持治疗剂量时因并发肺部感染表现出中毒反应。表明使用碳酸锂患者在较小的维持剂量时,若并发感染或使用氨茶碱、碳酸氢钠等时可能影响碳酸锂血药浓度,不及时进行锂浓度监测,会导致中毒反应。使用碳酸锂治疗的患者,特别是合并其它疾病或年龄较大体质较差及共同用药时,中毒的一些症状和表现容易被掩盖和忽视,在临床应用中应引起重视。

  • 标签: 碳酸锂 中毒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浓度透析液在血液透析滤过中对磷代谢、甲状旁腺激素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90例行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分别给予患者血液透析滤过治疗。结果A组患者血清较治疗前升高(P>0.0.5);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均较治疗前下降,血清磷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血清、血清磷以及甲状旁腺激素指标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C组治疗后血清治疗高于治疗前(P<0.05);血清磷、甲状旁腺激素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血清指标,A组患者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较治疗前下降,C组较治疗前升高;血清磷指标三组均较治疗前降低,A组最为显著;甲状旁腺激素三组均较治疗前下降,甲状旁腺激素下降幅度与浓度呈正相关。结论低透析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转移性钙化及高负荷,调节血清磷及甲状旁腺激素水平。

  • 标签: 钙浓度透析液 血液透析滤过 钙磷代谢 甲状旁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方案治疗双相障碍的临床价值。方法80例双相障碍患者均分为两组联合组40例采取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方案;单药组40例采取喹硫平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指标。结果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与单药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治疗期内发作次数少于单药组(P<0.01);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单药组低(P<0.05);两组疗后BRM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碳酸锂治疗双相障碍具有确切的临床效果,能明显减少发作次数,且不良反应少,优于喹硫平单药治疗方案。

  • 标签: 喹硫平 碳酸锂 联合方案 双相障碍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出血性脑卒中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本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全面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予以患者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后,其临床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运动能力(Fegl-Mevyer)等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0%,显著由于对照组70%,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和治疗中,予以出血性脑卒中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护理措施,可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及肢体运动能力,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其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出血性脑卒 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结石合并肾积脓行肾穿刺造瘘引流,应用有效抗感染治疗下如何加快感染控制。方法分两组在行肾穿刺造瘘引流并应用有效抗生素下,37例使用5%碳酸氢钠500ml行肾盂低压冲洗以及对照组25例使用0.9%生理盐水500ml肾盂低压冲洗;冲洗后定期复查肾造瘘管引流液常规。结果112例肾积脓患者均能得到良好控制,2~4天左右体温均能降到正常,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术后患者出现低热10例,无一例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结论肾结石合并肾积脓行肾穿刺造瘘后应用碳酸氢钠行肾盂冲洗对感染控制有积极的意义,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肾积脓 碳酸氢钠 肾盂冲洗 分析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培酮联合碳酸锂对躁狂发作的治疗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3月收治的躁狂发作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利培酮联合碳酸锂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氟哌啶醇联合碳酸锂的治疗方式,观察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观察组的狂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培酮联合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显著,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利培酮 碳酸锂 躁狂发作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3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3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两组患者均进行1周三联疗法清除幽门螺杆菌,之后对照组采取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采取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19例,治愈9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患者19例,治愈6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平均缓解时间为(2.2±0.8)d;对照组患者症状平均缓解时间为(6.5±1.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铝碳酸镁 奥美拉唑
  • 简介:摘要综合国内外关于阿托伐他汀的报道和文献,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对阿托伐他汀的合成技术进行优化,探讨适合工业化生产阿托伐他汀的新工艺技术,在进行阿托伐他汀的合成过程中,考察水解反应时间、水解反应温度及溶剂对阿托伐他汀收率的影响,得出阿托伐他汀合成技术的优缺点,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阿托伐他汀提供依据。

  • 标签: 阿托伐他汀钙 调血脂药 合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舍曲林联合碳酸锂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舍曲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碳酸锂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改善及症状缓解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WMS-RC、SF-36各项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WMS-RC、SF-36各项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舍曲林联合碳酸锂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舍曲林 碳酸锂 抑郁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因手术、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三种疾病而输血的患者血清抗II型碳酸酐酶抗体水平进行研究。方法使用ELISA法检测患者输血前后的血清抗II型碳酸酐酶抗体水平,同时对正常对照人群进行测定以确定其cutoff值。结果因手术输血后患者的血清抗II型碳酸酐酶抗体水平与输血之前相比无显著性变化;再生障碍性贫血和自身免疫性溶血患者输血后血清抗II型碳酸酐酶抗体水平较输血前显著升高。结论对接受输血尤其是长期输血的患者应监控其自身免疫状态,以期减少或避免因自身免疫而造成的额外损伤。

  • 标签: 自身免疫 自身抗体 抗II型碳酸酐酶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自2016年-2017年来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足患者30例,对这3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是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结果对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中使用心理治疗、注射部位以及手法的改良等方法,效果显著,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且并发症发病率较低。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糖尿病足的效果显著,治疗效率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 糖尿病足 护理体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碳酸锂片与丙戊酸钠片联合治疗是否优于单一用药治疗。方法选我院2010年—2013年期间60例躁狂发作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研究组30例采用碳酸锂片与丙戊酸钠片联合治疗,对照组30例碳酸锂片与丙戊酸钠片单一治疗,进行临床疗效及药物反应的对比。结果碳酸锂片联合丙戊酸片治疗疗效明显优于碳酸锂或者丙戊酸钠单一治疗,同时联合治疗药物不良反应明显优于单一用药。结论碳酸锂片与丙戊酸钠片联合治疗可以用于临床治疗单一情感稳定剂治疗效果不佳的躁狂发作患者。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胃苏颗粒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反流性胃炎患者60例,分为A组(n=30)和B组(n=30)。B组患者采用铝碳酸镁治疗,A组在B组的基础上联用胃苏颗粒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症状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的,临床症状积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苏颗粒联合铝碳酸镁治疗反流性胃炎取得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的缓解了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胃苏颗粒 铝碳酸镁 反流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施以奥美拉唑+铝碳酸镁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08月~2017年02月收治的34例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所有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通过数字奇偶法分组;对照组与观察组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对应的治疗方案分别为施以奥美拉唑药物治疗以及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药物治疗;对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治疗总有效率以及合并症症状改善时间施以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12%)同对照组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70.59%)比较,增高幅度尤为显著(P<0.05);观察组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同对照组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比较,减少程度尤为显著(P<0.05)。结论对于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施以奥美拉唑+铝碳酸镁治疗,对于合并症患者症状改善时间的缩短可以做出充分保证,从而优化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的合并症疗效以及生活能力。

  • 标签: 奥美拉唑 铝碳酸镁 胃溃疡 胃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治疗烧伤的护理观察及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至2016年期间收治的100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所有烧伤患者均予以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前者条件下使用综合护理模式;对照组在前者条件下使用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结束后,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综合护理后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更低,且两组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伤口愈合时间、疼痛程度、愈合皮肤完整性方面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烧伤患者治疗,在使用纳米银医用抗菌敷料的基础上,综合护理模式更能改善患者病情,并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纳米银 医用抗菌敷料 烧伤 临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