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剖腹成为现代人分娩方式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剖腹作为一种手术,具有一定的危险因素。宫缩乏力、凝血障碍、胎盘因素等的存在,都会导致剖腹术后出血。本文分析了剖腹术后出血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从术前、术中、术后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了剖腹术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 标签: 剖腹产 术后出血 原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26例剖腹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6例剖腹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6例患者的剖腹手术均成功完成,且术中出血量少,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护理非常满意87.30%,满意9.52%,不满意3.17%,护理满意度为96.83%。结论对行剖腹术的患者采取手术室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理负担,降低出血量,对促进手术顺利实施以及改善患者预后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剖腹产 手术室护理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产妇的心理,探讨心理因素对孕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6500例孕产妇,回顾性分析孕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按照剖腹和自然分娩结局分为剖腹组(n=1100例)和顺利分娩组(n=5400例),采用我院自制调查问卷对孕产妇进行心理健康状态进行统计,探讨心理健康状态对分娩方式预选的影响。结果根据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孕产妇对分娩方式的选择与年龄、文化程度和职业相关,孕产妇负面心理状态与剖宫产分娩方式选择有明显相关性,影响孕产妇心理的因素较多。讨论针对孕产妇出现的不良心理与负面情绪进行及时疏导,可促进孕产妇顺利分娩,对降低剖腹率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孕产妇 心理因素 剖腹产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剖腹皮下置管引流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选取687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参考组采用传统方法间断缝合皮下脂肪层;研究组则采用皮下放置负压引流管,对脂肪层不进行缝合,观察两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手术用时、住院时间、疤痕大小和伤口感染率上均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采用不缝合脂肪层导管引流对于剖宫产患者在切口处平整,并且伤口愈合较快,受感染几率较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剖腹产 皮下置管引流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腰-硬联合麻醉对剖腹产妇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剖腹手术的19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麻醉方式的差异将全部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95例,分别给予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分析麻醉前后两组产妇的血压、心率、腹肌松弛程度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妇的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优良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麻醉前后的心率与血压水平均未发生明显变化,且组间数据也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产妇在手术进行前后均未出现明显的呼吸抑制、低血压、心率紊乱等常见不良状况。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剖腹手术产妇的麻醉效果较好,可以明显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剖腹产手术 腰-硬联合麻醉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剖腹术后产妇腹胀的影响。方法2014年3月--2015年3月30例剖腹产妇作对照组,2015年4月—2016年4月30例剖腹产妇作观察组,对照组无早期护理干预,观察组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术后腹胀人数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腹胀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减少产妇剖腹术后腹胀和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护理干预 剖腹产 术后腹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剖腹术后产妇腹胀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剖腹手术的产妇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早期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9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腹胀发生率10.20%和并发症发生率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腹胀发生率48.98%和并发症发生率28.57%(P<0.05)。观察组下地活动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可降低产妇剖腹术后腹胀发生率,有助于产妇胃肠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早期护理干预 剖腹产 术后腹胀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常规护理和加强护理宣教产生的效果,阐明两者的应用价值。方法目标性选取我院收治的产妇140例,70例为对照组,70为观察组随机分配,对照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加强护理宣教,就母乳喂养情况、产妇满意程度及产妇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等三方面,对两组产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就母乳喂养情况来看,观察组(84.29%)产妇的母乳喂养率远远大于对照组(71.43%);在产妇满意度方面,观察组(88.57%)优于对照组(64.29%);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看,观察组产妇的知识掌握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有意义。结论加强护理宣教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提高产妇的母乳喂养率和产妇的满意程度,产妇对于母乳喂养的方式、技巧等认知程度逐渐增强;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行。

  • 标签: 剖腹产 母乳喂养 护理宣教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腹产妇手术中出血原因进行临床分析,同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52例剖腹产妇的临床资料,所有产妇均为手术中出血产妇,针对出血原因进行临床分析并提出临床预防措施。结果剖腹产妇手术中出血原因主要包括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肌瘤以及凝血障碍、切口撕裂等,给予产妇对症治疗后其生命体征获得了稳定。结论给予剖腹出血产妇实施有效止血方案可以保证母婴获得良好结局。

  • 标签: 剖腹产 出血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于产前规律运动对于加快剖腹术后排气的有效性相关问题。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住院准备择期剖宫产手术的孕妇10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术前由我科专业的康复医师指导规律运动。观察及评估两组产妇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经肛门的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患者的满意度对比。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规律运动对于加快剖腹术后排气具有临床有效性,可以缩短患者的排气时间,并且对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及母婴的身心健康都有相应的积极作用。

  • 标签: 产前规律运动 剖腹产 术后排气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胎盘植入的特点和处理方法。方法对3例孕晚期胎盘植入手术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讨论对胎盘植入伴大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保守治疗无效,子宫全切是唯一快速有效的方法。

  • 标签: 剖腹产 胎盘植入 子宫次全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剖宫产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腹膜剖宫产40例临床剖宫术式方法特点进行分析。结果40例行腹膜剖宫产术患者,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6.45±2.49min,总手术时间38.5±6.9min,术中出血量205~280ml。结论腹膜剖宫产术具有不进入腹腔,不干扰腹腔脏器的功能;不禁食,全身反应小,恢复快;子宫内感染不易累及腹腔的优点。子宫下段往往显露不充分,娩出胎儿较困难,故不宜作为剖宫产术的常用及首选术式,此术式因不进入腹腔,对有宫腔感染而又需行剖宫产术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手术。

  • 标签: 腹膜外剖宫产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放完全腹膜腹股沟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中抽选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48例患者分配至对照组,对患者实施传统疝修补术治疗;48例患者分配至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开放完全腹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开放完全腹膜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疗效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开放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 效果
  • 简介:摘要总结26例腹腔镜下全腹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手术护理配合经验,以提高手术护理配合质量。主要通过术前访视、心理护理、手术相关知识介绍、洗手和巡回护士的手术配合方法的形式,认为护士术前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以取得配合,充分的物品准备,提高手术配合熟练度是手术顺利进行,医生手术成功的前提条件与技术保障。

  • 标签: 腹腔镜 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 护理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腹腔镜全腹膜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5月在我区中医院、人民医院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仅进行传统症修补术,试验组进行腹腔镜全腹膜疝修补术疗法,分析比较两组的各项临床手术指标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且其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术后仅出现1例局部血肿、1例尿潴留、1例其他并发症,未出现肺部和创口感染,其并发症发生率(6.0%)远低于对照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44,P=0.008)。结论对于腹股沟疝症,采用腹腔镜全腹膜修补术可较好地控制各项临床指标,临床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全腹膜外修补术 腹股沟疝 临床疗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腹股沟疝疾病患者采用腹膜腹腔镜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8年11月间收治的23例老年腹股沟疝疾病患者,予以腹膜腹腔镜疝气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58.13±11.84)min;术中出血量为(23.6±4.7)ml;术后住院时间为(3.81±1.12)天;手术中有1例患者出现撕裂腹膜情况,未中转其他术式;术后无患者发生腹股沟区慢性疼痛、血肿、阴囊积液、切口感染以及其他并发症;术后患者均未出现复发情况。结论腹膜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疾病,有效、安全、可行,具有并发症少、恢复快且创伤小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 老年 腹股沟疝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腹股沟疝患者中分别采用腹膜腹腔镜疝气修补术、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比较分析治疗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8年4月作为研究时间段,在该时间段中从我院选取100例腹股沟疝患者进行探究分析,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将传统疝修补术应用在对照组中,将腹膜腹腔镜疝气修补术应用到观察组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相较于观察组,手术治疗效果对照组明显较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股沟疝患者中分别采用腹膜腹腔镜疝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前腹膜透析在临床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治疗中得到广泛运用,间隙性腹膜透析一直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案。对于新置管患者间隙性腹膜透析(IPD,intermittentperitonealdialysis)大多数都会出现疼痛及引流不畅。潮式腹膜透析(TPD,tidalperitonealdialysis)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在腹膜透析过程中引流不畅、疼痛的发生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效果,缩短了透析液交换所需要花费的大量时间,同时还能够有效避免在透析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的导管感染和腹膜炎等危险。以下是结合我科室在运用潮式腹膜透析(TPD)模式进行治疗的临床分析。

  • 标签: TPD 腹膜透析 新置管患者 引流不畅 疼痛
  • 简介:摘要腹膜透析具有较多的优势,例如快捷、简单、方便等,目前这种治疗措施应用在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患者的治疗中。腹膜透析以居家治疗为主,本研究通过对腹透患者实施有效的家庭护理,提高患者依从性,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 标签: 腹膜透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6例在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患者,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3人。统计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1.40%)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35%)较高(P<0.05)。结论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后,能够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可进行积极普及推广。

  • 标签: 临床路径 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