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基于对新兵“第二适应期”异常心理及矫正的探讨研究,首先要明确新兵在“第二适应期”异常心理的主要类型,然后与其中内容相结合,对其异常心理的矫正措施进行分析。得出相关人员需增强训管的科学性、保证兼职心理医师专业水平达标、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行为训练以及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这四点策略,希望能够为基层带兵人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兵;第二适应期;异常心理;心理矫正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教学理论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 2017年 10月~ 2019年 8月在我院实习的 70名消化内科护理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实验性采用教学理论教学,比较两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实操成绩、综合分析能力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生的理论成绩、实操成绩和综合分析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教学理论应用在消化内科护理教学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提升护生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知识,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 标签: 消化内科 护理教学 教学理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对于癌症疼痛病人采用自我效能理论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到2020年8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癌症疼痛病人,将其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我效能理论护理干预,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试验组SAS以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自我效能理论 癌症疼痛病人 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PDCA循环理论在精神病院药房抗菌药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统计本院 2016年 -2018年抗菌药各个月份的应用比例,我院于 2016年 1月通过 HIS系统监测到抗菌药物使用率,发现我院的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数据一直控制不理想,因此在药房管理中针对抗菌药物开始运用 PDCA循环理论,并统计 2017年和 2018年每个月抗菌药使用比例,并与 2016年进行对比。结果: 2016年本院抗菌药使用率 12个月仅有 4个月抗菌药物使用率达标,控制在 5%以下;而其他 8个月的使用率都超标,有 3个月都大于 10%,分别 :3月为 10.32%, 4月则最高达到 15.9%, 5月为 11.76%。 2017年全年每个月抗菌药的使用率均控制在 5%以下,与 2016同期相比,抗菌药物使用率下降明显,且已达到预期目标; 2018年将继续巩固项目成果, 12个月的抗菌药物使用率已经完全达标。结论:精神病院药房管理中运用 PDCA循环理论可显著控制抗菌药的使用率,促进抗菌药的合理规范使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DCA 精神病药房 抗菌药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在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下,细菌耐药率升高严重。针对抗菌药物而言,对其药物代谢动力学( PK)、药物效应动力学( PD)展开研究,应围绕病原体、宿主、药物三者进行,系统探讨其关系,进一步明确在抗菌药物中,杀菌效应、不良反应、血液浓度的关系,实现抗菌药物开发、使用的有效优化。

  • 标签: 抗菌药物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方法:随机选择 250例在 2017年 12月~ 2018年 12月间于我院施行住院治疗患者的样本进行研究,将其划分为观察组( 125份、临床免疫检验专门质量控制)、对照组( 125份、常规质量控制)随机分为两组,对比 2组样本乙型肝炎五项指标检测结果和治疗控制后临床疗效。结果:与常规质量控制的对照组患者相比,施行临床免疫专门质量控制的观察组患者乙肝肺炎各项指标检测符合率明显更高 (P<0.05);且 125例患者中,治疗总有效高达 99.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94.4%,组间差异性显著 (P<0.05)。结论:医学临床获取显著治疗效果的前提在于确保免疫检验的精准性,而严格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又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度的前提,因而必须给予重视。

  • 标签: 临床免疫检测 质量控制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析施行积极心理学理论于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效果。 方法: 盲选于我院( 2018 年 2 月 -2020 年 1 月间)行 诊治的 92 位精神分裂症病人实施探究分析,应用电脑将其随机划分为对照组( n=46 ,传统理论干预)和观察组( n=46 ,积极心理学理论干预)。对入选研究对象干预前后幸福进取感及健康情况进行比较探析。 结果: 干预前,两组择取对象幸福进取感及健康情况评分结果比对未见明显差异 (P 值大于 0.05) 。差异干预施行后观察组幸福进取感及健康状况评分分值均优于对照组 (P 值:低于 0.05) 。 结论: 于精神分裂症护理中应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具显著效果,对其康复有积极影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康复护理 积极心理学理论 幸福进取感
  • 简介:摘 要: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对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首先对我国疾病预防控制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然后针对具体情况提出了一些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分析了其应用于社会发展中的价值。

  • 标签: 疾病 预防控制 社会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颜面部烧伤瘢痕患者负性情绪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并进行烧伤后颜面部瘢痕整形手术患者120例,依照完全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在抗瘢痕治疗及功能锻炼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措施,对照组给予抗瘢痕治疗及功能锻炼;知信行问卷评定两组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的健康行为改变,抑郁自评量表(SDS) 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其干预前后的心理指标,并用36 条目健康状况调查问卷简明量表(SF-36)评定其生活质量。结果:与干预前相比,经心理行为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行为、抑郁、焦虑症状较干预前改善明显,SF -36 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颜面部烧伤瘢痕 负性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的价值。方法:以 2016年 1月至 2016年 12月为实施前, 2018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均选择 200例产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比实施前后产科护理治疗及患者满意率。结果:实施后在护患沟通、安全防范、护理技巧及服务态度各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实施前 (P<0.05);实施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为 98.50%,显著高于实施前 94.00%的总满意率 (P<0.05)。结论:产科护理中,强化护理质量控制及安全管理,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率,值得推广。

  • 标签: 产科护理质量控制 安全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易感染性,感染控制工作成为了此次“战疫”中的“生命线”, 身为感控小组成员不仅要监督好队员在方舱医院内的各项防护,更要加强医疗队驻地酒店的感染防控工作,以保证实现所有医疗队员“ 0”感染的目标。

  • 标签: 驻地酒店 感染控制 体会
  • 简介:[摘 要] 目的 观察基于镜像神经元 ( MNs ) 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 60例临床确诊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动作观察组、肌电生物反馈组、动作观察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组,每组 2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康复治疗采用常规康复治疗 ,动作观察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动作观察疗法。肌电生物反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联合组在常规康复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动作观察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 4周后 ,采用简式 Fugl —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 FMA) 和 Barthel 指数 ( BI ) 分别评定 3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 ADL能力 ,同时计算 3组患者治疗 4周后各项评分与组内治疗前的差值 ,并进行组间比较。组内康复前后比较采用配对 t检验 ,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 治疗 4周后 , 3组患者的 MBI 和 FMA评分均明显提高。动作观察组上肢 FMA评分分别为 (37.93±3.08)分、 (35.35±6.09)分、 (46.534±5.58)分 ,BI评分分别为 (60.20 ±4.75)分、 (59.87 ±5.30)分、 (74.07±6.56)分 ,与组内治疗前及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 4周后 ,观察组各项评分与纽内治疗前的差值与对照组的同时间点差值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基于 MNs理论的动作观察疗法联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可改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

  • 标签: [] 动作观察疗法 肌电生物反馈 脑卒中 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关节磨损、半月板损伤、筋膜技术、MNT筋膜平衡疗法、SEP现象;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损伤控制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骨科 2016年 6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 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采取骨科损伤控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凝血酶时间( TT),并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 APTT、 PT、 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 APTT、 PT、 TT短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骨科损伤控制治疗严重多发伤的临床效果良好,既能增强救治效果、改善凝血指标,又可减少并发症,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骨科损伤 控制治疗 严重多发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 内科 ICU 病房医院感染的护理干预效果 进行分析研究 。方法:随机选取 201 9 年 6 月至 20 20 年 6 月我院内科 ICU 病房患者 60 例,按照随即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 ICU 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控制医院感染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院内感染率为 6.67% ( 2/30 ),对照组患者院内感染率为 33.3% ( 10/30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5.782 , P=0.015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96.7% ,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83.3%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χ2=6.981 , P=0.007 )。结论:对 ICU 患者实施控制院内感染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降低 ICU 病房患者院内感染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ICU病房 院内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医护人员手部卫生消毒与院内感染控制情况 , 探讨相应对策。方法 二道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对二道区二级以上医院 2018年、 2019年对部分医护人员进行手部采样检测卫生消毒情况 , 分别获得 195份、 197份资料 , 观察手部卫生消毒检测合格情况 , 结合 2018年、 2019年中心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8年、 2019年临床护士合格率均低于临床医生和医技人员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018年总合格率低于 2019年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018年Ⅰ、Ⅱ类环境下合格率与 2019年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2018年Ⅲ类环境下合格率低于 2019年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018年、 2019年Ⅲ类环境下合格率均低于Ⅰ类、Ⅱ类环境下的合格率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019年感染率低于 2018年感染率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随着手部消毒合格率的提高 , 院内感染率降低 , 临床护士的手部卫生消毒情况较差 , Ⅲ类环境下医护人员的手部卫生消毒情况较差 , 有必要加强手部卫生消毒 , 特别是临床护士 , 减少院内感染发生。

  • 标签: 医护人员 手部卫生消毒 院内感染控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选用营养干预护理的价值。方法:选 2019.02~2019.9之间社区 50例高血压患者研究,均分为 2组(随机信封法),对照组 25例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25例选用营养干预护理,对比两组血压水平、饮食依从性。结果:观察组血压水平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 P<0.05。观察组饮食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 P<0.05。结论:将营养干预护理应用在高血压患者中可提高血压控制效果及饮食依从性,值得借鉴。

  • 标签: 营养干预护理 高血压 血压控制 饮食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