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7 个结果
  • 简介:1病例介绍患者,53岁,因葡萄胎清宫术后反复阴道流血1月余于1994年8月10日收入院。孕4产3,末次月经:1994年4月20日,停经后无明显妊娠反应。同年6月23日起间有少许阴道流血,至7月6日阴道流血增多,于某卫生院诊为“功能性子宫出血”予对症治疗后血止。

  • 标签: 阴道流血 恶性葡萄胎 误诊 停经 病例介绍 入院
  • 简介:摘要:子宫内早期妊娠是妇女一种正常的妊娠情况,在此时胎儿的孕囊较小,不易被B超检查发现,由于此时孕妇偶尔会有少量阴道出血等情况,所以在医院就诊以后容易被误诊为宫外孕疾病,在孕妇被误诊为宫外孕疾病以后,会对孕妇进行诊断性刮宫和麻醉开腹手术等治疗,导致孕妇流产,所以需要对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为以后的诊断提供临床参考依据。

  • 标签: 子宫内早期妊娠 宫外孕 误诊原因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肺癌的特点及误诊为肺结核病的原因。方法:回顾性总结了2012~2020年256例误诊为肺结核的肺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辅助检查结果资料,分析其误诊原因。结果:肺癌发病部位与结核常见发病部位相同、痰结核菌阳性、X线征象不典型和肺癌呈浸润生长都是误诊的原因。结论: 对肺癌的认识应提高警惕,对一些症状认真分析、对X线胸片病灶的准确定位等是减少误诊的主要措施。

  • 标签: [] 肺癌 误诊 肺结核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消化道异物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16年10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下消化道异物5例误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误诊病例中,1例误诊为阑尾炎,1例误诊为结肠癌,1例误诊盆腔炎,1例误诊为痔疮,1例上消化道异物漏诊下消化道异物。误诊时间1小时~2月不等。其中1例异物自行排出,3例通过肠镜将其取出,1例因并发感染性腹膜炎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下消化异物如在患者不知、误服或故意隐满病情的情况下,很难及早发现,及易发生误诊。异物位于下消化道时,可尝试通过肠镜将其取出;如异物嵌顿肠致梗阻、刺破肠壁致穿孔者应给予外科手术治疗。

  • 标签: []下消化道异物,误诊,肠镜下异物取出术,科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 1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误诊情况进行分析,并明确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标准;方法:对我院 1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误诊为扩张性心脏病的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患者病例资料内容,对误诊原因及误诊病症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舒张压 113mmHg ( 12kPa ),收缩压 159mmHg ( 18.6kPa ),具有高血压病史,临床检查中以表现出较明显的左心室增厚,患者心电图检查中左心室后壁厚度与室间隔出现不均匀增加。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在临床上可能存在误诊情况,在临床诊断与研究中还需提高诊断准确性,避免误诊造造成的不良影响。

  • 标签: 高血压性心脏病 误诊 扩张性心脏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盆腔结核的诊治措施、误诊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医院收治的女性盆腔结核误诊为子宫肌瘤1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因发现子宫肌瘤9年,要求手术入院。既往9年前有肺结核病史已治愈,且同年超声发现子宫肌瘤(直径约9cm),之后定期检查超声仍提示子宫肌瘤(直径约6cm),不孕4年,多囊卵巢综合征3年。入院后诊断:1、子宫肌瘤;2、双侧输卵管积水;3.原发性不孕;4、多囊卵巢综合征。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双侧输卵管通液术。术中见肠管之间及腹壁广泛粘连,盆腔及上腹部封闭,子宫、双附件等均不可见,分离肠管与盆腔粘连,见子宫底部后方直径约6cm的黄色干酪样球形病灶,切除取出病灶。未行输卵管通液术,行诊刮术。术后病理符合盆腔干酪样结核;宫腔组织未见结核病变。术后诊断:1、盆腔陈旧性结核;2、茧腹症;3、原发性不孕;4、多囊卵巢综合征。嘱患者术后抗结核治疗并尽快行辅助生殖完成生育。结论:女性盆腔结核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缺乏特异性,易造成误诊、漏诊,多误诊为卵巢良恶性肿瘤、盆腔炎性包块、子宫内膜异位症、肠梗阻及子宫肌瘤等,需要临床医师加强盆腔结核的认识,综合患者病史、临床表现、体征及辅助化验检查等,做出正确的诊断,避免误诊、漏诊。

  • 标签: 女性 盆腔结核 超声诊断 子宫肌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在宫外孕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疑似宫外孕患者 5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阴道超聲检查、腹部超声检查、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检查,依次为阴道超声组、腹部超声组、联合组。比较三种检查方式的诊断准确率、检出率。结果:联合组的诊断确诊率和检出率明显高于另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的检查方式确诊率较高,优于单一的检查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字】阴道超声 ;腹部超声 ;宫外孕 ;诊断      宫外孕是一种女性在孕期常见的一种病理性的妊娠症状,是指子宫外腔着床发育的情况,是妇产科常见的一种急腹症,发病原因比较复杂 [1]。宫外孕患者在早期时会有明显的不规则的出血或者间歇性的腹痛,若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及时的治疗,不仅不利于胎儿的正常生长于发育,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也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2]。早期诊断于早期治疗是治疗宫外孕病症的重要原则,提高确诊率对于宫外孕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我院收治的患者为例,分析阴道超声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 2019年 1月~ 2019年 1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疑似宫外孕患者 54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 23岁~ 36岁,平均年龄 29.55±1.31岁,孕周 4~ 8周,平均 5.5. 0±1.5周,其中经产妇 33例,初产妇 21例。比较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 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妇产科急腹症检查中,采取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妇产科急腹症患者80例,时间为2020.4-2021.6。对所有患者均行超声检查,分别为单独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检查。检查后,对比病理诊断结果,判断单独检查与联合检查的准确率。结果:在检查准确率中,单独检查为71.25%、联合检查为93.75%,联合检查高于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急腹症的临床诊断,为了进一步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可以将腹部超声和阴道超声联合应用,效果更理想,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腹部超声 阴道超声 妇产科急腹症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