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夹板加石膏托治疗肢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并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肢不稳定骨折的病人36例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1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保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夹板加石膏托治疗,观察并比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为优所占比例为61.1%,良所占比例为16.7%,差所占比例22.2%,即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为优所占比例为83.3%,良所占比例为11.1%,差所占比例12.5%,即总有效率为94.4%。以上两组比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夹板加石膏托治疗肢不稳定骨折,比保守治疗具有更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的治疗肢不稳定骨折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小夹板加石膏托 临床治疗 效果 四肢不稳定骨折
  • 简介:目的总结右侧腋下切口剖胸矫治法洛联症(TOF)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13年10月346例TOF患儿的临床资料.均采用右侧腋下切口入路行根治术治疗,其中男159例,女187例;平均年龄(1.9±1.2)岁;平均体质量(9.7±2.4)kg.合并卵圆孔未闭43例、房间隔缺损22例、动脉导管未闭10例、永存左上腔静脉10例、主动脉瓣下隔膜7例、二尖瓣关闭不全1例.全组跨环补片205例,右室流出道补片141例.结果全组手术死亡7例(2.02%),术中体外循环(90±24)min,主动脉阻断(64±17)min,术后机械通气4~165h,监护室停留(3.2±1.7)d,术后当日胸腔引流量(138±91)ml,平均带胸管(2.5±0.9)d.术后出现并发症36例(1.04%):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7例(死亡5例),严重肺部感染2例(死亡1例),灌注肺5例(死亡1例),右肺损伤7例,膈神经损伤4例,室间隔缺损残余分流2例,乳糜胸2例.结论右侧腋下切口配合有效的牵引显露行TOF根治安全可靠.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右侧腋下小切口 法洛四联症
  • 简介:目的对亚洲健康人群CYP2C19基因型发生率进行合并分析,为个体化药物治疗和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2013年第2期)、CNKI、WanFangData、VIP和CBM数据库,文献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3年8月,纳入研究CYP2C19亚洲健康人群基因型发生率的相关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后进行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36篇文献,包含15个国家的9693例亚洲健康人CYP2C19基因型的信息。按东亚(中国、韩国、日本)、东南亚(泰国、缅甸、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南亚(印度)和西亚(巴勒斯坦、黎巴嫩、伊朗、土耳其和约旦)分区域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CYP2C19*1/*1、*1/*2、*1/*3、*2/*2、*2/*3和*3/*3基因型发生率:在中国人群(n=4105)中分别为37.2%、41.4%、6.7%、9.9%、4.1%和0.7%;在东亚人群(n=6198)中分别为36.4%、39.1%、8.8%、9.5%、4.9%和1.3%;在东南亚人群(n=1933)中分别为44.9%、41.1%、4.7%、7.0%、1.8%和0.6%;在南亚人群(n=361)中分别为43.5%、42.9%、0.3%、12.7%、0.6%和0.0%;在西亚人群(n=1201)中分别为77.8%、18.9%、0.3%、2.6%、0.1%和0.3%;在亚洲全部人群(n=9693)中分别为43.5%、37.1%、6.6%、8.3%、3.5%和1.0%。结论CYP2C19各基因型发生率在我国及亚洲不同区域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且遗传变异受地域或环境的影响。

  • 标签: CYP2C19 基因型 发生率 亚洲 健康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116例行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16例采用切口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40min,6例术中延长切口完成手术。发生胆总管残余结石2例,脂肪液化5例,切口感染2例,无1例死亡。结论该术式具有创伤、痛苦轻、恢复快、瘢痕、安全性高、并发症少、无需特殊器械等优点,适合于广大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小切口 胆囊切除术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34-01
  • 简介:摘要眼底病是一种常见的眼科类疾病,其诱发原因较多,对病人的视觉能力造成很大的影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激光治疗法。在对眼底病人的护理期间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他们进行精心护理对眼底病的康复和好转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总结了护士如何与眼底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的几点技巧。

  • 标签: 眼底病 护患关系 技巧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74-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腋臭患者采用皮下切口大汗腺修剪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腋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切口汗腺修剪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皮下切口大汗腺修剪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腋臭患者采用皮下切口大汗腺修剪术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腋臭 皮下小切口大汗腺修剪术 疗效
  • 简介:摘要文章主要以容量注射剂为例,从包装环境、生产环境、安瓿质量等多个方面分析其可见异物的形成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旨在减少注射剂生产过程中的可见异物,保证注射剂质量,维护用药安全。

  • 标签: 小容量注射剂 可见异物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物汤组方的特点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用“以药类方”的方法在中医方剂数据库里检索含白芍、川芎、地黄、当归这味药中的任意三味的方剂5842首来建立数据库,用Apriori的算法来对药物间的配伍关系进行研究。查阅关于近几年来物汤组方的特点以及在临床应用方面的文献,并对其进行仔细的分析和整理。结果当归强支持川芎、地黄、白芍;地黄较强支持川芎、白芍,川芎较强支持白芍,白芍较强支持地黄。药物对全方的影响当归大于地黄大于白芍大于川芎;药对对全方的影响当归对地黄大于当归对白芍大于当归对川芎大于地黄对川芎大于地黄对白芍大于川芎对白芍。结论在白芍、川芎、地黄、当归这4味药中,当归同其他药联系最紧密,为物汤类方的中心环节,当归、地黄药对是方中的中心药对。且物汤组方可以用在内科、妇科、皮肤科、五官科以及骨伤科疾病的治疗。

  • 标签: 四物汤组方 特点 临床应用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63-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与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接收的慢性胆结石患者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与切口手术治疗,然后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疗效及术中出血量等各项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术中出血量、手术平均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再出血者情况等各项观察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切口手术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并具有创伤性、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小切口手术 胆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肢骨折术后出现的不良现象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骨外科收治的肢骨折手术患者7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专科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显效48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90.79%。结论对肢骨折患者开展有效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具有针对性的专科护理措施,可明显减轻肢骨折术后的不良现,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 标签: 四肢骨折 不良现象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骨牵引床牵引下闭合手法复位,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内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5~115分钟,平均60分钟,手术出血量100~300ml,平均120ml。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24个月,随访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13个月,平均6.5个月。均可以负重行走。患髋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8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6.8%。结论闭合手法复位PFN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微创、失血少,手术操作简单、内固定牢固、并发症少、防股骨头旋转、防股骨头切割、防止股骨颈短缩的优点,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一种目前较有效的方法。

  • 标签: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 股骨粗隆间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肺癌患者高血小板血症与肺癌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和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术后辅助化疗血小板增多的66例非细胞肺癌患者资料,并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血小板数正常的非细胞肺癌术后患者71例作对照。分析高血小板血症患者与血小板正常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并比较两组患者无病生存期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血小板增多与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有无癌栓、CEA异常有相关性。高血小板血症组肺癌患者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26个月,对照组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28个月,两组的无病生存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增多的非细胞肺癌患者预后较血小板计数正常的患者差。

  • 标签: 非小细胞肺 血小板增多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采用微创切口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5月~2013年11月采用微创切口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83例,平均年龄72.3(65~82)岁。结果本组手术时间平均56(38~69)min,术中显性出血量平均60(40—100)ml,术中输血平均400(0~800)ml。77例术后恢复顺利,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无感染、坐骨神经损伤、脂肪栓塞等并发症。术后出现下肢静脉血栓5例,肺栓塞1例。本组83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27(3—41)个月,骨折均愈合。所有患者生活均能基本自理,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2例出现髋内翻。术后根据Harris评分评定疗效:优68髋,良9髋,中6髋,优良率92.8%。结论采用微创切口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髋骨折 骨折固定术 骨钉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肢骨折患者的治疗情况和康复情况。方法收集肢骨折患者共144例,对他们的治疗和康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4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微创桥接钢板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痊愈所用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以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肢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微创桥接钢板术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缩短患者痊愈的时间,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四肢骨质 治疗 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经右房-肺动脉切口矫治婴幼儿法洛联症(TOF)的手术疗效及临床经验.方法选择施行一期行TOF根治术的113例婴幼儿分别经右房-肺动脉切口矫治婴幼儿法洛氏联症63例,常规右室切口50例,比较两组术中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早期死亡率、并发症、呼吸机辅助时间、血管活性药物应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应用SAS6.12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连续性变量采用t检验,计数变量采用x2检验.结果围术期死亡3例,病死率2.65%.经右房-肺动脉切口和右室切口矫治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分别为(1.65±1.12)d、(3.67±5.25)d,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时间分别为(6.52±3.22)d、(7.66±5.25)d,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3.42±3.60)d、(17.15±12.0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分别为(72.41±6.77)min、(89.45±13.1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经右房-肺动脉切口矫治婴幼儿TOF术安全可行,较常规手术缩短体外循环时间,减少右室的创伤,临床效果满意.

  • 标签: 右房-肺动脉切口 婴幼儿 法洛四联症
  • 简介:目的:探讨桃红物汤在外伤性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外伤性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骨折整复和常规药物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桃红物汤,分别对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治疗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分别为62.22%和95.56%,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均显著降低,仅为(2.26±1.77)分,症状体征减轻时间和消失时间均明显缩短,分别为(5.01±2.87)d和(15.14±5.29)d,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全血比黏度(4.16±0.43)mPa·s,血浆比黏度(1.69±0.18)mPa·s,血沉(13.41±6.23)mm/h,红细胞电泳(15.23±2.46)s,红细胞压积(41.26±5.11)%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显著改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桃红物汤在外伤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能够活血化瘀,并有效促进骨折愈合,可作为外伤性骨折患者的经典方剂予以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外伤性骨折 桃红四物汤 疗效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加味妙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病例随机分为妙汤组和对照组,妙汤组给予中药加味妙汤口服,每日1剂,连续15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片口服,每次7.5mg,每日2次,连续15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妙汤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安全性也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加味妙汤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加味四妙汤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肢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肢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内固定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达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肢骨折患者采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四肢骨折 微创接骨板内固定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多西环素、阿莫西林联合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Hp)的疗效。方法选取初次治疗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阿莫西林胶囊+多西环素胶囊)50例、对照组A50例(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和对照组B50例(阿莫西林胶囊+左氧氟沙星片),联合雷贝拉唑肠溶片、胶体果胶铋胶囊,左氧氟沙星为1次/d,其他药物均为2次/d,疗程14d。根除治疗失败后补救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阿莫西林胶囊+多西环素胶囊)30例,对照组(根据药敏结果选择两组敏感抗生素)30例,联合雷贝拉唑肠溶片和胶体果胶铋胶囊,2次/d,疗程均为14d。疗程结束4周以后复查13C呼气试验,观察Hp根除率、不良反应和成本-效果比。结果初次治疗患者观察组、对照组A、对照组B根除率分别为88.00%、70.00%、82.00%(ITT)和91.60%、74.47%、85.11%(PP),观察组与对照组A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成本-效果比低于两组对照;根除治疗失败后补救治疗,观察组与对照组根除率为70.00%、77.78%(ITT)和66.67%、71.43%(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成本-效果比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均少见且轻微。结论多西环素、阿莫西林联合雷贝拉唑、胶体果胶铋方案根除幽门螺杆菌疗效较好。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多西环素 阿莫西林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