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可视喉镜对急诊科规培护士在模拟人行经口气管插管术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急诊科的规培护士40名做为研究对象,设观察组为用可视喉镜气管插管,对照组用普通喉镜气管插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0例观察组和20例对照组。以现场考核及问卷星匿名评价方式及对比两组一次插管成功例、插管深度、插管时间、考核成绩和整体教学效果评价情况。结果:对于一次插管成功例、插管深度、插管时间、考核成绩和整体教学效果,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急诊规培护士采用可视喉镜在模拟人行气管插管的教学效果优于普通喉镜教学。

  • 标签: 可视喉镜 普通喉镜 气管插管术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合并肾衰竭患者血透治疗期间的护理需求,研究人性化护理干预的整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12月期间收治治疗的肿瘤并肾衰竭疾病患者,总计60例,血透治疗基础上以随机法分组对照护理,伦理委员会批准。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护理情况。结果:组间护理满意度、依从率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肿瘤 肾衰竭 血透治疗 人性化护理 生活质量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树脂粘结修复青少年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8-2019年我院修复科收治的青少年前牙缺失的患者23例共31颗缺失前牙作为观察对象,均采用树脂粘结进行修复治疗,并临床定期随访检查,评估修复和美学效果。结果 在随访的7-12个月,1例修复体脱落,修复体脱落由外力碰撞引起,经重新粘结后,粘结仍能保持正常的功能。结论 树脂粘结修复青少年前牙缺失的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树脂粘结桥 前牙缺失 固定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SD大鼠动物实验,比较常规DIEP皮瓣及血流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的疗效,从而得到Flow-through后对皮瓣的成活面积及成活质量是否存在不良影响,以便指导临床工作,同时有效地推动重建机理的研究,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提高创伤救治的成功率。方法:健康的SD大鼠20只,进行随机分配为A、B两组,每组10只。①A组为常规DIEP皮瓣组:常规游离DIEP皮瓣,只携带一个皮穿支供血,腹壁下动脉远端予以常规结扎。以此模拟常规DIEP皮瓣游离移植修复四肢某处皮肤软组织缺损。②B组为血流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组:常规游离DIEP皮瓣,只携带一个皮穿支供血,腹壁下动脉远端不予以结扎。以此模拟血流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游离移植,既修复四肢某处皮肤软组织缺损,又修复主要动脉缺损重建患肢血液循环。分别应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对于皮穿支供血进行测量并记录术前及术后6 h,1 d,3 d,5 d,7 d,2周,3周血流参数;采用激光多普勒超声测量皮瓣血流灌注值(PU)。结果 :两组皮瓣的血流动力学比较:B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瓣成活面积A组(49.62± 0.81) cm2,B组(50.21± 0.64)cm2。A组、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流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穿支点射血分数较常规DIEP皮瓣降低,同时皮瓣灌注量略减少,但灌注量的减少并没有影响皮瓣的成活面积及成活质量,反而有利于皮瓣成活质量的提高。另外,通过血流接式在增加皮瓣成活质量同时,重建了远端的血液循环,达到了一举两得双重效果。

  • 标签: SD大鼠,DIEP皮瓣,血流桥接式(Flow-through)DIEP皮瓣,成活面积及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CTA)技术在心肌-壁冠脉血管形态学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30例于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心肌-壁冠脉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入院后均接受CTA检查,同时以CAG(经冠脉造影检查)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CTA诊断价值。结果 CAG与CTA诊断浅在型及深在型心肌-壁冠脉具有一致性。且在CAT检查下浅在型与深在型心肌桥长度高于CAG检查,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壁冠脉血管狭窄程度两种检查方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可明确心肌-壁冠脉患者血管形态,并为临床进一步干预提供有效数据参考,有利于治疗方案的制定及疾病预后质量的提升。

  • 标签: 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 心肌桥-壁冠脉 血管形态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微创经皮式内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安全性进行探讨。方法:研究期:2018年1月-2021年1月,纳入70名骨盆骨折患者(不稳定型),按照治疗模式的不同对患者进行分组,一组为观察组(微创经皮式内固定支架治疗,n=35),另一组为对照组(传统外固定支架治疗,n=35),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97.14%(34/35)高于对照组患者82.86%(29/35),(P<0.05);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对比,观察组患者2.86%(1/35)低于对照组患者22.86%(8/35),(P<0.05)。结论:在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治疗中,微创经皮式内固定支架治疗疗效显著,能够促进患者骨折的愈合,且安全性显著,方案值得推荐。

  • 标签: 微创经皮桥式内固定支架治疗 不稳定骨盆骨折 临床应用效果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