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低位直肠癌肛手术的适应症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对他们的肛手术的术式选择以及治疗效果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同时,对7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Miles手术,与肛组进行对比。结果三种肛手术中,低位或超低位吻合手术的并发症和肛门功能恢复效果要优于Park's和Bacon。对于DukesC1期之内的患者,三种肛手术的生存率与Miles手术患者相比无差别。然而,对于DukesC2期和DukesD期的肛组患者,三种肛手术的生存率显著低于Miles手术组。结论对于DukesC1期之内的直肠癌患者,低位直肠癌肛手术安全可行,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肛门功能恢复效果良好,尤其是低位或超低位吻合手术的效果突出,值得推广。但是,对于DukesC2期、DukesD期的直肠癌患者,应当选择进行Miles手术。

  • 标签: 低位 直肠癌 保肛手术 探讨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4-0028-02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乳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3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按照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采用乳手术治疗)和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将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乳房美容效果、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复发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乳房美容优良率(86.7%)相对于对照组(73.3%)明显偏高(P<0.05),而且治疗组患者复发率(6.7%)和对照组一样,两组差异并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采用乳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而且术后乳房的美容效果突出,可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在临床上的推广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早期乳腺癌 保乳手术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肛手术的手术适应症、术式选择和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2月的58例低位直肠癌肛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低位、超低位结肠-直肠吻合术、Park’s手术、Bacon手术,比较以上术式选择原则、手术合并症、排便功能、5年生存率和局部复发率情况.结果超低位吻合是主要的肛术式,占全部的48.28%;在Dukes分期和术式上,A0、A1、C期主要以Park’s术、Bacon术为主,而在Dukes分期的A2、B期则以超低位吻合为主;低位直肠癌肛术式中低位吻合排便功能优为100%,超低位吻合排便功能优为82.14%,良为17.86%;Park’s术优良率为84.61%,BaGcon术优良率为57.14%.而Park’s术和Bacon术在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上均相近,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低位直肠癌肛手术的主要术式为超低位结肠-直肠吻合术,其临床效果满意.关键词低位直肠癌;肛手术;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74-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乳手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早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乳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略优于实验组,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患者治疗后的复发率和生存率并不显著差别,两组对比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手术治疗乳腺癌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均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是乳手术具有疗效确切、术后美观等优势,能够极大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乳术在临床上治疗早期乳腺癌已经逐渐成为了主流.关键词乳腺癌;乳;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619-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研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45名,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取石术治疗,命名为观察组,再从我院数据库中随机选取2008年1月到2009年1月在我院采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45名,命名为对照组.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手术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的不良反应率为4.44%,对照组术后的不良反应率为17.78%,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明显比对照组少,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下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的优点,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取石术有效的减少了术后的不良反应,同时保存了胆囊的作用.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胆取石术胆囊切除术胆瘘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473-01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取石医治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胆囊结石行胆取石治疗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及家属要求分为腹腔镜与胆道镜联合胆取石组(观察组)和纤维胆道镜取石术组(对照组),各40例,利用SPSS19统计学软件进行对数据进行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采用t检验;术后并发症、清除率、复发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平均出血量:观察组(15.63±3.72)ml少于对照组(41.35±4.68)ml;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观察组(12.83±4.37)h早于对照组(26.31±5.73)h,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7.209、11.831,P〈0.05);平均手术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5.0%比77.5%,χ^2=5.165,P=0.023),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5%比15.0%,χ^2=3.914,P=0.048),术后2年复发率分别为(7.5%比25.0%,χ^2=4.501,P=0.0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年所有患者FACT-G评分、术后胆囊壁厚度和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都比术前改善明显(P〈0.05)。结论将腹腔镜与胆道镜相联合来胆取石医治胆囊结石具有很好的疗效,不仅保留了胆囊的完整性,还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能够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胆囊结石病 腹腔镜检查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丽刘保和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9期
  • 机构:刘丽刘保和石家庄市中医院肿瘤科河北石家庄050031作者简介:刘丽,女,出生于1968年9月份,本科学历,天津中医药大学在读硕士,职称:副主任医师,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刘保和.
  • 简介:摘要刘和教授,河北医科大学教授,,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50余载.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届研究生.既有高深的理论造诣,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对?难经?腹诊理论的临床体会和运用,都很有研究.应用腹诊理论治验甚众,尤擅长将?难经?腹诊理论与经方“抓主症”法结合起来,运用经方治疗疾病.关键词腹诊理论;治疗应用;名医经验;刘和中图分类号R2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89-01

  • 标签:
  • 作者: 郭晓磊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4-14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15年第4期
  • 机构:郭晓磊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普外一科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15例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病历资料,回顾性分析导致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法,总结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临床预防方法。结果: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腹泻、低蛋白血症、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肠道感染、肠梗阻、肿瘤大小及肿瘤病理分期等危险因素共同作用可显著提高吻合口瘘发生的风险,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保守治疗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保持引流管通畅、全面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服用抗生素预感肠道感染、服用生长抑素促进吻合口瘘愈合。结论: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与多危险因素相关,可通过保持引流管通畅、加强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及促进愈合等保守治疗,在围术期保持肠道的洁净、进行精细化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及时止血、放置引流管、术中进行保护性肠造口及术后定期扩肛等预防措施可降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风险。
  • 作者: 荣国强1丁军1杨晓东2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9-19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9期
  • 机构:荣国强1丁军1杨晓东21.江苏省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江苏常熟215500;2.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江苏苏州215000第一作者:荣国强(1970-),副主任医师,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普外科通信作者:杨晓东(1978-),副主任医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位直肠癌肛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常熟第五人民医院和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期间的156例低位直肠癌肛手术患者,其中36例末端回肠造口(实验组),120例未行造口(对照组).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后,进行数据统计对比.结果经对比治疗,156例患者中9例发生临床症状的吻合口漏,并发率5.77%,其中实验组1例(2.78%),对照组8例(6.67%),数据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无再手术,对照组有4例患者进行了二次手术.结论保护性回肠造口未能有效降低吻口漏并发症状的发生,但是能够减轻吻口漏的并发后症状,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因吻合口漏再次手术的比例,在临床治疗中,仍需继续进行实践证明.关键词低位直肠癌;肛;保护性造口术;回肠造口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316-02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微创胆取石手术前后胆囊收缩功能及胆囊壁厚度的变化。【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从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采用微创胆取石手术前、术后1、3、6、12及24个月不同时间段内胆囊壁厚度及胆囊收缩功能的数值变化。【结果】50例患者全部完成胆取石手术,无胆汁瘘、术后出血、切口感染、胆道出血等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10±1)d。随访手术前与手术后1个月胆囊壁厚度,从(0.21±0.03)mm到(0.23±0.02)mm,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各时间段胆囊壁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1个月胆囊收缩功能从手术前的(57%±12%)减少到(49%±10%),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胆囊壁厚度3个月恢复到60%±13%,与手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胆囊收缩功能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时间段胆囊收缩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创胆取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对生理功能无影响的优点,是手术解决胆囊结石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胆囊结石 保胆 微创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荷包吻合法在低位直肠癌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总结24例经双荷包吻合法行低位直肠癌肛术中行的临床效果。结果24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吻合口漏发生。结论双荷包吻合法在超低位直肠癌肛术中的应用对预防吻合口漏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低位直肠癌 保肛术 双荷包吻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