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史妊娠再次分娩的合理分娩方式。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科室进行分娩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产妇120例,在全面掌握胎儿情况及产妇子宫瘢痕恢复情况的基础上,通过对产妇是否具备剖宫产指征分析的情况下,以及征求了产妇及其家属意见的基础上,最终52例产妇选择阴道试产、68例产妇选择再次剖宫产。结果120例产妇中,52例产妇选择阴道试产,其中阴道分娩成功45例,成功率为86.5%,其余7例产妇阴道试产失败转剖宫产;68例产妇选择再次进行剖宫产分娩。阴道分娩产妇的出血量,明显比再次剖宫产产妇的少;住院时间明显比再次剖宫产产妇短,差异均显著P<0.05。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明显比再次剖宫产产妇的18.7%低,差异显著P<0.05。阴道分娩新生儿的Apgar评分与再次剖宫产新生儿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并非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和唯一指征,临床需严格掌握阴道试产适应证及剖宫产适应证,对于符合阴道试产适应证的产妇,可在严密监护下行阴道试产,以此来降低剖宫产率,以及剖宫产术给产妇带来的再次伤害。

  • 标签: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 剖宫产 阴道试产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依据及结局。方法选取2014-02—2016-12间惠州市惠阳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222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根据不同分娩方式分为阴道试产组(132例)和剖宫产组(90例)。比较2组分娩各项临床指标及结局。结果阴道试产组经阴道分娩成功96例(72.73%),转为剖宫产36例(27.27%)。阴道试产成功孕妇的平均产后2h、24h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均优于剖宫产组(P〈0.05);先兆子宫破裂发生率明显低于阴道分娩失败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组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的选择,应以孕妇及胎儿的各项临床指征为依据。若孕妇有经阴道试产条件且无禁忌,胎儿无宫内窘迫等不宜试产情况,且医院具备必需的试产条件及应急抢救能力,阴道分娩仍是较安全、经济、有效的分娩方式。

  • 标签: 剖宫产术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分娩结局。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剖宫产术后疤痕子宫再次妊娠者,按照产妇及家属自愿原则选择分娩方式,其中阴道试产组41例,再次选择剖宫产组59例,另外按照阴道试产成功与否将阴道分娩组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两个亚组,分析各组妊娠结局及产后相关指标。结果阴道试产组试产成功率58.5%;阴道试产成功亚组的产后2h出血量、产后2-24h出血量明显少于阴道试产失败亚组及剖宫产组,新生儿Apgar5min评分明显高于上述两组,总费用显著低于上述两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上述两组,阴道分娩失败亚组产妇产后2-24h出血量显著高于剖宫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试产组产妇的产褥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剖宫产组,早吸乳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分别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在严格掌握阴道试产适应证条件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经阴道试产安全可行,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剖宫产术 疤痕子宫 分娩方式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原因及对母儿的影响 , 降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母婴围产期并发症 ;方法 选择医院产科在2015年 9月~ 2016年 6月收治的 80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患者为观察组,将同期正常妊娠首次剖宫产的 162例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母儿结局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剖宫产手术时间较对照组长,产后出血、切口感染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率上升与诸多因素有关,应加强孕期管理及相关知识宣教,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分娩方式选择,要从多方面综合考虑,认真评估,提供阴道试产机会,以降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母婴围产期并发症。 【关键词】疤痕子宫妊娠 ; 再次剖宫产 ; 母儿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7月到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80例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产妇按照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分为两组,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妇(观察组)和首次剖宫产产妇(对照组)各90例。分析瘢痕子宫产妇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并将两组产妇产后出血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共13例(14.4%),对照组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共4例(4.4%),观察组研究对象产后出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中有胎盘粘连、子宫破裂、胎盘植入及前置胎盘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胎盘粘连、子宫破裂、胎盘植入及前置胎盘是影响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及并发症发生率的相关重要因素。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剖宫产产后出血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肝胆结石患者再次手术的原因,提出防治对策。 方法: 选取本院肝胆结石患者 88 例作为样本,将其分为防治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手术,防治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析导致肝胆结石患者术后再次手术的危险因素,并实施相应预防措施。 结果: 防治组患者再次手术率

  • 标签: 肝胆结石 再次手术 原因 防治
  • 简介:摘要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剖宫产术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孕产妇不断增加;剖宫产手术虽是解决难产的有效手段,但对母婴绝非绝对安全。由于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组织形成瘢痕,该类妇女再次妊娠时子宫瘢痕部位妊娠、前置胎盘、胎盘早剥、胎盘粘连及植入等并发症发生,导致早、中期终止妊娠的风险增加,甚至发生子宫破裂及大出血时严重影响孕妇及围生儿生命安全。本文讲述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相关并发症的研究进展情况,旨在给临床医师处理同类病例时提供参考。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剖宫产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另取同时期初次分娩剖宫产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产后出血情况及引发出现的原因。结果观察组患者产后出血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过分析发现,影响其发生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宫缩乏力、腹腔粘连,胎盘因素及软产道裂伤。结论瘢痕子宫患者再次妊娠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较高,针对其引发因素进行干预,对于降低产后出血量,保证患者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瘢痕子宫 再次妊娠 剖宫产 产后出血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选择及分娩安全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来我院产科收治的剖宫产后再妊娠产妇60例,其中30例产妇接受阴道分娩,作为观察组,30例产妇接受再次剖宫产术式分娩,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产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健康程度。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169.53±72.54mL,对照组为269.57±63.26mL,P<0.05;观察组产妇住院时间为4.41±1.46d,对照组为7.25±2.56d,P<0.05;产后观察组产妇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后再妊娠采用阴道分娩方式可有效降低产妇产后出血量,对于提高产妇产后身体恢复效果和降低产后并发症均具有积极作用,是剖宫产后再妊娠理想分娩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剖宫产 再妊娠 分娩方式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中硬膜外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4例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并且行阴道试产孕妇纳入本次研究,随机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不予以镇痛处理,实验组采取硬膜外分娩镇痛法,比较2组疼痛分级情况、产后出血量、各产程平均时间、试产成功率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2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及第三产程时间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III级~IV级疼痛率2.17%、第一产程(412.36±74.85)min、第二产程(69.58±19.36)min,明显小于对照组68.09%、(493.57±79.13)min、(84.37±21.49)min,且试产成功率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2.98%(P<0.05)。结论在疤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试产过程中采取硬膜外分娩镇痛法,能降低产妇疼痛感,有效增加试产成功率,缩短第二产程,同时不影响母儿结局,具有较高安全性。

  • 标签: 疤痕子宫 再次妊娠 阴道试产 硬膜外分娩镇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的分娩方式选择逐步判别的临床情况进行研究,以供参考。方法选择于2015年9月1日至2016年11月30日期间,在我院住院分娩的87例有剖宫产史的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使用风险系数表对产妇进行阴道分娩的风险值进行预测,观察分析不同预测值下产妇的试产结果。结果在研究中,风险值在20以下的试产成功率较高,风险值超过40的试产成功率较低,导致阴道试产失败的原因包括先兆子宫破裂、胎儿窘迫、产程异常,且试产成功组与试产失败组在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较明显(p<0.05)。结论使用剖宫产风险系数表对剖宫产术后再次进行分娩的产妇进行监测检测,可以发现风险值在20以下的产妇阴道生产的成功率较大,风险值超过40的产妇不建议进行阴道试产,成功率较低,且阴道试产成功的产妇在出血量和恢复时间上均优于试产失败的产妇。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产妇 阴道试产 分娩方式
  • 简介:目的探讨反复宫腔镜检查预防宫腔粘连(IUA)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TCRA)后再粘连的效果。方法选取59例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治疗的IUA患者,根据术后不同的处理方法分为2组。观察组(31例)给予重复宫腔镜检查+球囊+人工周期治疗,对照组(28例)给予球囊+人工周期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率、再次粘连率和月经改善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术后3个月观察组宫腔形态恢复正常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再次粘连率低于对照组,月经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反复宫腔镜检查为主的综合治疗可有效预防TCRA后再粘连,提高宫腔恢复正常形态率,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改善月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远期复发及孕育风险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 标签: 宫腔粘连 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 宫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中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方法在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收治的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产妇中随机选取120例患者平均分配到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从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住院时间和术后产生并发症等方面对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在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方面,观察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21.7%,观察组产妇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6.7%,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整体护理干预手段运用在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中对于提升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减少住院时间和发生并发症几率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瘢痕子宫妊娠 再次剖宫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术(cesareandelivery,CD)后再次妊娠孕妇阴道分娩成功及母婴结局的相关因素.方法通过对2012年1月-2016年5月塔什地区妇幼保健院就诊收治的112例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rialoflaboraftercesareansection,TOLAC)孕产妇病例作回顾性分析.其中有70例阴道分娩成功并将其分为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组(vaginalbirthaftercesarean,VBAC);42例阴道试产失败,将其分为对照组.再对比2组间的相关因素,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出影响VBAC成功率最重要的因素并比较分析2组孕产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VBAC成功率单因素分析:VBAC组与对照组2组之间产前体质量指数(BMI)、分娩孕周、距上次剖宫产手术的时间、是否有阴道分娩史、入院时的宫口扩张、是否临产入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_05).多因素分析:产前BMI〈30kg/m2、分娩孕周彡40周、有阴道分娩史、入院宫口扩张多6cm、距上次剖宫产手术时间在2〈Y〈6年、有临产入院均对VBAC成功率有影响.其中产前BMI(OR=1.782)、分娩孕周(OR=1.876)、有阴道分娩史(OR=2.129)、距上次剖宫产手术时间(OR=1.123)、入院宫口扩张(O及=1.086)、有临产人院(OR=1.105),可见有阴道分晚史Oi?值最大,故其是影响VBAC成功率最重要的因素.VBAC组孕妇住院时间、产褥期感染率、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间的新生儿肺炎发生率、窒息发生率、5min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BMI〈30kg/m2、分娩孕周〈40周、有阴道分娩史、入院宫口扩张多6cm、距上次剖宫产手术时间在2〈Y〈6年、有临产入院均对VBAC成功率有影响,有阴道分娩史是VBAC成功率影响最关键的因素,且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阴道试产可对围生期孕产妇情况有较大的改善.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成功及母婴结局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