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规范护士疗操作程序,减少安全隐患,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患者用效果。方法分析影响用安全,提出对策,制定改进方案。结果护士安全隐患意识提高,疗规范,加强科内培训,规范管理,疗依从性提高,QCC后用安全率为100%,提高29.71%。结论QCC对规范用管理,加强健康宣教,优化工作流程,提高了患者的遵医行为,有效地增加了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了用安全,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促进康复。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用氧安全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吴超12孙明2顾勤1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中国综合临床》 2015年第12期
  • 机构:吴超12孙明2顾勤1?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急诊中心1.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南京2100082.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集团宿迁市人民医院急诊中心江苏宿迁223800通讯作者:顾勤,性别:女,出生年月:1963年8月,职位: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代谢相关指标与重症脓毒症预后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65例存活(观察组),35例死亡(对照组),研究分析第一天和第三天以及第七天患者的中心静脉血饱和度(scvo2)、动静脉CO2分压差P(cv-a)CO2,血乳酸水平及输送(DO2)的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死因均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对照组患者第一天和第三天以及第七天的血乳酸、动静脉CO2分压差P(cv-a)CO2水平显著高于观察组.对照组输送(DO2)、中心静脉血饱和度(scvo2)水平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天内乳酸、动静脉二氧化碳分压差持续高于正常值,输送(DO2)、中心静脉血饱和度(scvo2)异常降低是重症脓毒症病人预后较差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上进行上述指标的监测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分析.关键词重症脓毒症;代谢;血乳酸;临床分析中图分类号R72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54-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为了探讨和分析高压在高原心肌缺血患者临床治疗活动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高原心肌缺血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有34例,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高压配合内科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单纯的内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经过系统的治疗之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都产生了显著的效果,但是,接受高压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有效率和治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高压治疗在高原心肌缺血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能够产生显著的效果,其主要的治疗目的是减慢患者的心率、延长心脏舒张期、增加患者的右心室充血量以及充盈时间,让患者的心输出量得以改善、心肌耗量得以减少、心脏负担减轻,从根本上实现心肌缺血得以治疗的目的。

  • 标签: 高压氧 高原心肌缺血 临床效果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13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运用高压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8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14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70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上高压治疗,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以及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7.14%,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提高患者椎动脉、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明显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重要作用。

  • 标签: 高压氧 椎- 基底动脉 供血不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研究选择六种五加科常用中药的鲨烯环酶进行比对分析,以获得其在进化上的关系,结果表明鲨烯环酶具有较高的保守性,在进化关系上,分为两支,人参与屏边三七的亲缘关系最近,与西洋参关系最远。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