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治疗性血浆置换(TPE)治疗对患者血常规及电解质、肾功能、血浆蛋白的影响。方法应用血细胞分离机对44例患者进行160次血浆置换治疗,治疗前后做血常规、电解质、肾功能、血浆蛋白检查。结果治疗后患者血小板(94.41±54.19)×109/L,比治疗前下降33.3%(P〈0.01)。尿素氮从(16.12±10.48)mmol/L下降至(14.37±8.98)mmol/L;肌酐从(511.73±441.38)μmol/L下降至(455.00±425.54)μmol/L;球蛋白从(56.75±55.65)g/L下降至(44.52±40.11)g/L;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从1.14±0.77升高至1.28±0.79,接近正常值(P〈0.01)。结论治疗性血浆置换能明显改善肾功能,降低球蛋白,对电解质影响不明显。

  • 标签: 治疗性血浆置换 电解质 血小板 血浆蛋白 尿素氮 肌酐
  • 简介:目的通过对烧伤住院患者成分输血的使用及其疗效分析,为指导临床科学合理输血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2008年1月~2011年5月收治的130例烧伤患者的成分输血量和临床效果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30例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共输注红细胞悬液979U,冰冻血浆7064U,机采血小板56U,冷沉淀20U。轻度、中度与重度及特重度烧伤患者两两比较,在治疗期间红细胞悬液、冰冻血浆及血小板输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体液渗出期间冰冻血浆输注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的输注应用于重度及特重度烧伤患者疗效显著高于其他组;血小板输注防止了烧伤后继发感染及脓毒血症;冰冻血浆的使用既有效扩充血容量,也使凝血指标明显改善。结论不同烧伤程度和烧伤后不同时期患者对输注的血液成分需求和输注量不同,相应临床疗效也不同。根据病情发展制定科学合理的成分输血方案是烧伤患者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

  • 标签: 烧伤 成分输血 疗效
  • 简介:目的探寻影响吴茱萸主要成分在水煎液中溶出的炮制因素。方法以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含量为指标,以加热和辅料为考察因素,选用2×2析因实验设计研究炮制对这3种成分在水煎液中溶出的影响,用SAS软件辅助数据分析。结果加热处理对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和吴茱萸内酯溶出无显著性影响;加甘草汁炮制后3种成分含量增高,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有极显著性差异,吴茱萸内酯无统计学意义;两者对吴茱萸碱存在交互作用。结论辅料甘草汁是影响吴茱萸主要成分溶出的炮制因素,加热处理对所测定的3种成分溶出量影响不明显。

  • 标签: 吴茱萸 炮制 加热 甘草汁 析因设计 水煎液
  • 简介:目的使用质谱法测定抗癫痫中药制剂中所含抗癫痫西药的主成分,以利于合理应用。方法利用已建立的质谱法测定苯巴比妥(Phenobarbital,PB)、丙戊酸钠(Sodiumvalproate,VPA)、苯妥英钠(Phenytoinsodium,DPH)和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CBZ)的浓度,检测我院抗癫痫中药制剂的主要成分。结果测定4种抗癫痫药的流动相为甲醇-醋酸铵水溶液(0.05%)体积比为53:47,流速0.2ml/min,柱温30℃,进样量5μ1。质谱条件为苯妥英钠m/z251(-);卡马西平m/z237(+);丙戊酸钠m/z143(-);苯巴比妥m/z231(-)。同法检测出抗癫痫中药制剂中含有苯巴比妥成分,浓度约为1.6%。结论临床使用抗癫痫中药制剂应慎重,以利于合理用药。

  • 标签: 癫痫 气相色谱-质谱法
  • 简介:目的观察虎杖中有效成分大黄素对人膀胱癌T24细胞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200μmol/L大黄素干预膀胱癌T24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blot检测p53的蛋白表达,实时定量PCR(Real-timePCR)检测miR-34a的基因表达,应用化学方法合成成熟miR-34a瞬时转染T24细胞并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结果大黄素能够有效明显上调p53蛋白以及促进miR-34a的基因表达水平。转染miR-34a后T24细胞生长增殖明显受抑。结论大黄素具有良好的抗膀胱癌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与促进膀胱癌细胞中p53表达、上调miR-34a,进而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有关。

  • 标签: 大黄素 膀胱肿瘤
  • 简介:腹膜转移癌(peritonealcarcinomatosis,PC)是恶性肿瘤较常见的转移部位,是癌细胞直接种植生长或经微血管转移到腹膜上所致,常见于胃癌、肠癌和卵巢癌等。一旦出现腹膜转移,预后都很差,生存期一般不超过半年。T3、T4期的胃癌患者大约有60%在根治术后会出现腹膜转移,10%~20%的患者在根治性切除时已有腹膜转移,

  • 标签: 腹膜转移癌 化学治疗 腹腔灌注 应用 根治性切除 转移部位
  • 简介:目的探讨Sysmex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尿化学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在尿路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和尿化学分析仪对1268份尿标本进行检测,将白细胞计数、细菌计数、亚硝酸盐试验结果同细菌培养进行比较。结果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测定白细胞的cutoff值为45个/微升(敏感度84.9%,特异性86.9%,阴性预测值94.1%),细菌的cutoff值为362个/微升(敏感度76.0%,特异性90.5%,阴性预测值91.2%)。亚硝酸盐试验敏感度58.2%,特异性86.8%,阴性预测值85.1%。B_FSC细菌散点图中B_FSC〈30ch革兰阴性杆菌占95.2%,B_FSC〉30ch革兰阳性球菌占82.3%。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亚硝酸盐试验阳性率分别为69.5%和29.5%。结论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联合尿化学分析仪对辅助诊断泌尿系统感染有很高的价值,可提高敏感度和特异性,并有助于区分尿路感染致病菌的种类。

  • 标签: 尿路感染 细菌培养 UF-1000i尿沉渣分析仪 尿化学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