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划区域整体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存活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介绍血液透析治疗的6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方法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划区域整体护理,组间对比患者存活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3年存活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划区域整体护理模式干预能够有效提存活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该模式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合作伙伴关系护理 HD 自我管理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区域协同救治体系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区域协同救治体系运行前(2016.4~2018.4)、后(2018.5~2020.5)STEMI并接受PCI术患者各70例行回顾性分析,设为对照及观察组。两组采取不同的救治流程。比较一般资料、心功能(EF)、心理状态及自我效能感评分。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P>0.05;2.入院7天、出院1、3、6月,观察组EF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心功能 心理状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区域动脉灌注(LAI)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46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常规静脉给药,治疗组20例采用持续性LAI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炎性因子IL-1、IL-6和TNF-α及血淀粉酶的含量,分析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及血淀粉酶的含量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较迅速(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25.0%,病死率10.0%,对照组分别为34.6%、15.4%,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I对SAP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优于经静脉途径治疗.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区域动脉灌注 静脉给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区域组长负责制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的影响分析。 方法: 选择未实施区域组长负责制干预措施的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情况作为对照组,另选择已实施区域组长负责制干预措施的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情况作为研究组。 结果: 研究组的各个环节检查合格率及临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实施区域组长负责制干预措施对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 标签: 区域组长负责制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控制
  • 简介:【 摘要 】 当今时代,人体生命健康是全人类所关注的事情,而人体生命健康与饮水有着密切关系。本文以永州市宁远县区域相关水质指标检测为例,分析水中氟化物、浊度值、硝酸盐等指标超标对于人体健康的影响,从而得出保护水资源,遏制水污染对人体生命健康饮水 有 重要意义 。

  • 标签: 饮水安全 超标 影响 护源意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由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图尔特·A·格雷特教授、华盛顿西雅图弗吉尼亚梅森医学中心大卫·B·奥勇教授主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超声医学科郭瑞君主任主译,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CT结肠成像:临床实用指南》一书已于2017年8月出版,并在全国发行。

  • 标签: 区域麻醉 超声引导
  • 简介:由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图尔特A格雷特教授、华盛顿西雅图弗吉尼亚梅森医学中心大卫B奥勇教授主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超声医学科郭瑞君主任主译,天津科技翻译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CT结肠成像:临床实用指南》一书已于2017年8月出版,并在全国发行。超声引导麻醉在国内属于新兴技术,近两年各大医院已逐步开展相关工作,但图书出版滞后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推广图书不多,相关医师特别是住院医师亟需一本指导手册来加强专业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 标签: 图书出版 区域麻醉 超声引导 北京朝阳医院 首都医科大学 CT结肠成像
  • 简介:摘要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是骨科临床中的一种慢性难治疾病。目前对其定义为机体在各种损伤后产生的慢性神经性病理改变,突出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区域性疼痛,感觉改变,温度异常,汗液分泌异常,皮肤颜色改变和水肿。根据其有无明确外周神经损伤病史我们将其分为I型与II型。目前其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本文中,我们主要对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的病因、诊断标准、治疗、预防等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 神经 病因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接受区域麻醉轻度抑郁老年患者应用右美托咪定镇静的具体方法以及术后对老年患者短期认知功能所产生的影响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接诊的轻度抑郁老年患者112例开展分析,所选112例轻度抑郁老年患者全部接受单侧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对轻度抑郁老年患者加以分组,给予其中56例轻度抑郁老年患者静脉注射咪达唑仑镇静,将其作为对照组,给予剩余56例轻度抑郁老年患者右美托咪定静脉输注镇静,将其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轻度抑郁老年患者术后断区认知功能水平。结果两组轻度抑郁老年患者接受不同镇静措施之后,手术之后1天以及手术之后3天的认知功能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针对接受区域麻醉的轻度抑郁老年患者提供右美托咪定镇静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改善轻度抑郁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轻度抑郁 区域麻醉 右美托咪定镇静 认知功能 短期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疫情时代区域内一线护理人员的焦虑及抑郁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区域内各级医院640名一线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国际标准焦虑症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一线护理人员的焦虑和抑郁水平均高于正常水平。影响一线护理人员焦虑和抑郁的因素有性别、年龄、职称、工作年限、工作地点、工作强度、个人防护、社会支持等。结论:后疫情时代区域内一线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强心理干预和社会支持,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

  • 标签: 后疫情时代 一线护理人员 焦虑 抑郁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肱骨头区的骨皮质区域性分布差异.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健康志愿者51人,男27人,女24人;年龄20~88岁,平均48.69岁.所有健康志愿者行肩部CT扫描,按照年龄分为3组:A组(20~39岁)17人;B组(40~59岁)18人;C组(≥60岁)16人.应用骨皮质测量软件Stradwin5.2读取CT原始影像数据,生成骨皮质的彩色分布图.垂直于肱骨头关节面,将肱骨头高度四等分后建立相互平行的3个横截面;在横断面1、2、3,测量分析肱骨头区前壁、外侧壁和后壁的骨皮质厚度、骨皮质密度和皮质下骨小梁密度.结果在A组,骨皮质厚度和密度在肱骨头区前壁、外侧壁、后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B、C组,骨皮质厚度和密度在肱骨头区前壁、外侧壁、后壁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后壁的骨皮质厚度和密度在A、B、C组的横截面1、2中均较低.在C组的横截面3,外侧壁的骨皮质厚度和密度值最低.A、B、C组在横断面1、2、3中各个测量点的皮质下骨小梁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各个年龄段,肱骨头区的骨皮质区域性分布差异程度不同,40岁以后差异程度有所减弱.肱骨头区的外侧壁或者后壁,是骨皮质的薄弱区域.

  • 标签: 肱骨 肱骨头 骨皮质 骨小梁 骨密度 厚度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在临床医疗领域所涉及的相关技术,特别是在麻醉技术领域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有了可喜的成效,进一步促进区域麻醉技术充分实现可视化,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有效提升麻醉效果,为患者的临床诊疗水平和治疗总有效率的提升提供必要的支持。结合这种情况,本文重点综述区域麻醉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展望等相关内容,希望本文的综述能够为区域麻醉技术实现更加良好的应用以及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 标签: 区域麻醉 可视化技术 发展历程 展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基层部队医疗保障难题一直是各级领导关注的重点,解决好官兵医疗问题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维护内部安全稳定的重要保证。我总队存在执行任务多样化、部队居住地分散、医疗机构和人员保障力不足等问题,部队医疗保障突出表现为"三难",即路途远,看病难;人员散,保障难;外诊多,用钱难。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就拓展医疗保障模式提出一些见解,旨在创新卫勤保障方式方法,为加强区域部队医疗保障工作摸索一条新路子。

  • 标签: 卫勤保障 区域医疗 中心卫生队(所) 中心门诊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胃癌根治术对区域淋巴结清扫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8例胃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腹腔镜组(34例)和开腹组(34例).采用SPSS18.0版统计软件分析,手术相关指标、区域淋巴结清扫情况等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围术期并发症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明显比开腹组延长,而术中出血量[(93.5±15.3)、(175.5±31.6)ml]、胃管拔除时间[(6.3±1.5)、(7.2±1.4)d]及肠鸣音恢复时间[(2.7±0.3)、(3.4±0.4)d]明显减少(t=24.43,13.60,2.45,3.04,P〈0.05).腹腔镜组脾门区域淋巴结清扫数多于开腹组[(3.9±0.4)、(3.7±0.3)](t=2.03,P〈0.05);腹腔镜组Ⅰ~Ⅱ级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9%,显著低于开腹组35.3%(χ2=6.93,P〈0.05).结论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区域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与开腹手术相当,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胃肿瘤 腹腔镜检查 胃切除术 淋巴结切除术 手术中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