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是医院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提供物品质量的好坏与医院感染发生密切相关,直接影响医疗和护理质量的效果。它的质量管理控制工作是保证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前提。加强供应室的各个环节质量监控管理,是保证无菌用品质量的重要措施。因此,本文结合乡村卫生院情况,就环境卫生消毒灭菌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正确操作、预防措施予以总结。

  • 标签: 环境卫生 消毒 灭菌效果 监测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医院医疗器械消毒不合格是引起外源性医院感染的重要原因。为了提高院基本医疗器械的消毒质量水平,研究医疗卫生器械消毒与灭菌管理的措施。方法:采用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卫生部《医院消毒卫生标准》。结果:针对医疗卫生器械的消毒灭菌管理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措施,提高医疗器械消毒灭茵质量。结论:基本医疗器械的消毒质量控制管理使医院感染的暴发苗头及危险因素得到控制,避免不必要院感现象的发生,完善了医院平时医疗器械消毒质量控制管理,保障了本院医疗卫生器械的安全。

  • 标签: 医疗卫生器械 消毒 灭菌 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单中心分析医院消毒供应室卫生管理现状、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方法: 2017 年 2 月采用现场调查、小组讨论的方法,分析当前供应室卫生管理现状。从“人”、“物”、“环”、“法”四个角度分析卫生管理现状以及存在问题。结果:“人”、“物”、“环”、“法”都存在问题。结论:医院消毒供应室卫生管理存在各个环节,需要加强各个环节管理。

  • 标签: 医院 消毒供应室 卫生管理
  • 简介:消毒供应室是医用消耗性物资集中收发与消毒供应的重要场所。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传统的医用物品回收与洗消流程已被一次性卫生用品的集中收发与管理所代替。在一次性物品的大量应用中,如管理不善会造成医疗卫生资源的浪费。为节约医疗成本,预防医源性感染,提高消毒供应效率,我科对一次性物品的发放与管理、消耗性资源的使用和预防医源性感染等环节进行了改良,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卫生成本 节约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卫生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自我防护意识的不断提升,对医护质量也提出更高要求。医院是病人高度集中场所,环境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使得医院感染频繁发生,进一步增加患者痛苦,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发生。为此,本文通过综述医院卫生消毒质量控制与监测,以不断提升消毒质量,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可能。

  • 标签: 质量控制 监测 卫生消毒质量 医院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重要的感染控制部门,如工作中不注意个人防护及手卫生,极易通过手传播细菌而造成自身危险和院内交叉感染。因为消毒供应中心人员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被患者血液、体液、各种分泌物等污染的器械和辅料,所以手卫生十分重要。

  • 标签: 手卫生 个人防护
  • 简介:摘要: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是控制食品安全的重要方式之一。近期,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规范已发布,通过解析餐饮具集中消毒卫生规范的主要内容,结合目前大连市甘井子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现状,研判规范落实中的重点、难点和亮点,从而有助于新标准在餐饮具集中消毒过程中的应用与实施。

  • 标签: 餐饮具 集中消毒 卫生规范 解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环境卫生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结果进行探析。方法:选2018年8月~2019年7月1026例样本,2019年8月~2020年7月1132例样本,2020年8月~2021年7月1209例样本,样本来源医疗器材、消毒剂、空气、医务人员手、物体表面、紫外线灯强度、灭菌器、污水、消毒后内镜、治疗用水,对卫生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分析2018年8月~2019年7月,2019年8月~2020年7月,2020年8月~2021年7月,三个时间段合格率。结果:2020年8月~2021年7月的合格率高于2019年8月~2020年7月(P

  • 标签: 医院环境卫生 消毒灭菌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基层医院的消毒卫生情况,并就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升基层医疗易购的卫生消毒水平和质量。方法针对采取干预措施前后的现场调查以及抽样检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在未实施干预措施之前,基层医院的消毒器材较为匮乏,并且消毒用品也相对落后,在实施干预措施之后,消毒器材以及用品方面都有了明显改善,消毒剂的配备率也有了显著提升。我院的中高效消毒剂增加了11.6%,表面消毒卫生合格率提高了25%,医疗服务人员的双手消毒合格率达到了89.45%,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使用率为98.15%,使用完毕后的毁形率达到了85.47%,用完后消毒执行率达到了52.36%。结论我院属于基层医院,在未实施干预措施之前,设备较为落后,并且消毒质量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在经过干预后,消毒情况有了明显改善,但是需要持之以恒地加以管理和控制,以保持良好的消毒水平和质量。

  • 标签: 基层医疗机构 消毒水平 干预措施 消毒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毒供应中心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2年7月~2023年7月在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过的医务人员24名作为研究重点人群,通过现场调查的方式,了解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消毒供应中心医务人员手卫生的影响因素包括:工作繁重(95.83%)、消毒液损伤皮肤(83.33%)、认知不足(70.83%)、洗手设施不全或者不便利(54.17%)以及冬季洗手水温低(20.83%)。结论:针对消毒供应中心医务人员需要加强培训,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医务人员 手卫生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通过将公共卫生传染病消毒控制策略实施前后群众的常见传染病知识掌握情况和常见传染病感染率进行比较,来探讨和分析公共卫生传染病消毒控制策略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本次回顾性分析所选取的起始时间为2016年9月,截止日期为2021年9月之间,2019年1月之前本社区采取的传染病控制策略为传统的干预方法,于2019年1月于本社区实施公共卫生传染病消毒控制策略,公共卫生传染病消毒控制策略实施前后各随机抽取100例本社区的群众作为调研对象,并比较其知识掌握程度和感染率。结果:实施公共卫生传染病消毒控制策略进行干预后,100例抽查群众对常见产染病知识的平均掌握评分比实施前的平均评分更高,组间相较P<0.05。实施后社区群众常见传染病的感染率比实施前更低,组间相较P<0.05。结论:公共卫生传染病消毒控制策略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公共卫生传染病消毒控制策略 常见病知识掌握情况 感染率 控制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手卫生干预保证清洗后的器械不被二次污染。方法全自动清洗机清洗干净的剪刀50件为一组,其中严格手卫生干预及非手卫生干预各50件,进行包装后应用ATP荧光检测仪分别进行检测。结果未严格手卫生组检测剪刀的ATP值在150~200之间,严格手卫生干预组剪刀的ATP值在8~60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严格手卫生干预,保证了清洗后器械的清洁,切断由于手所致的医院感染传播途径,洗手是阻断因各种操作而传播疾病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提高供应室工作人员手卫生自主性,是保证清洗合格后的器械不被二次污染的重要环节。是我们消毒供应中心应极大重视的环节。

  • 标签: 手卫生 清洗后器械 安全性
  • 简介:【摘要】 目的:对医院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其对病毒的消灭效果进行 监 测分析。方法:对我院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的环境卫生学以及消毒灭菌相关的 9364 份 资料进行研究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分析发现, 9364 份 相关资料中,合格的有 9073 份 ,其合格率为 96.89 % ,样本的合格率表现为上升趋势。结论:各个医院应重视环境卫生学及消毒灭菌效果的检测,并加强对医院环境改善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力度。

  • 标签: 医院 环境卫生 消毒灭菌 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医院环境卫生消毒灭菌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采集的1000份标本进行研究,实施环境卫生消毒灭菌监测,分析样本监测合格率。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物体表面、压力蒸汽灭菌器、消毒内镜、灭菌内镜、透析液的监测合格率均为100.0%,室内空气、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液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8.3%、97.5%、96.4%。结论 医院环境卫生消毒灭菌监测效果显示,整体合格率较高,而与主观因素相关的指标,合格率相对较低,

  • 标签: 环境卫生 消毒灭菌 监测方法 效果
  • 简介:我军基层部队由于受人力、物力及技术条件的限制,用加热消毒法进行经常性的餐具消毒有一定困难,尤其在外出执勤或野战条件下就更难保证。为了预防因餐具污染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我们利用光化学作用原理,选择了具有光化学活性的二氧化钛及其相关的物质,经上百个配方和工艺的筛选实验,烧制成搪瓷釉料,研究出一种光化学搪瓷消毒餐具。只需用后洗净,在有光线的环境下放置10min至3h即可达到消毒的目的。现将对这种餐具的卫生细菌学效果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卫生细菌学 餐具消毒 效果观察 消毒 结果报告 肠道传染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毒供应室护士手卫生管理中选用PDCA循环所取得的成效。方法:分析对象为本院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消毒供应室的15名护士,选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比管理前后护士洗手配合程度、手卫生知识掌握率、洗手合格情况。结果:经过相应管理后,相较于管理前,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护士的洗手配合程度更高,且护士的手卫生知识掌握率与洗手合格率均明显更优,P<0.05,则表明在统计学上具备意义。结论:在消毒供应室护士手卫生管理工作中,医院通过积极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士的洗手依从性、手卫生知识掌握率,以此来显著增强医院的卫生质量,促进医院的可靠发展。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手卫生管理 PDCA循环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手卫生系统干预用于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方法:从我院消毒供应室中选取72名工作人员作为本次研究的样本,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对照组(36名、未接受手卫生系统干预),一组为观察组(36名、接受手卫生系统干预),对两组工作人员的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手卫生检测细菌数展开研讨。结果:观察组工作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情况更好;就两组手卫生检测细菌数而言,洗手前,所有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检测细菌数无明显差异(P>0.05),洗手后,观察组工作人员的手卫生检测细菌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卫生系统干预用于消毒供应室医院感染控制效果显著,可提升工作人员对手卫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明显降低了手卫生检测细菌数,临床应用十分显著。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手卫生系统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常规监测与目标监测在采血室环境卫生消毒效果。方法:在 2017年 1月 -2017年 12月采血室环境卫生消毒监测中采用常规监测方法,并统计采血室空气、采血人员手部以及相关器械表面消毒质量,于 2018年 1月 -2018年 12月实施目标监测法,并比较 2018年与 2017年在上述指标方面的差异。结果: 2017年各指标合格率明显高于 2018年( P<0.05)。结论:常规监测在采血室环境卫生消毒效果监测中的应用价值低于目标监测法,因此可将目标监测在采血室环境卫生管理中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卫生消毒效果监测的真实性,从而保障采血质量以及献血者的健康安全。    【关键词】常规监测;目标监测;采血室环境卫生消毒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routine monitoring and target monitoring on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and disinfection in blood collection room. Methods: the routine monitoring method was used in the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and disinfection in the blood collection room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7, and the disinfection quality of the air, hands of blood collection personnel and the surface of related devices in the blood collection room was counted. The target monitoring method was implemented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8, a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above indicators between 2018 and 2017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qualified rate of each index in 2017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2018 (P < 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routine monitoring is lower than that of target monitoring in the monitoring of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and disinfection effect in blood collection room, so the target monitoring can be popularized in the management of environmental sanitation in blood collection room, which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authenticity of monitoring of sanitation and disinfection effect, so as to ensure the quality of blood collection and the health and safety of blood donors.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