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1病案摘要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小肠腔造瘘术后的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对20例小肠坏死小肠腔造瘘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肠造口血运良好,未发生周围皮肤破溃、腹胀、腹泻及堵管等并发症,患者营养状况改善良好.结论合理实施小肠腔造瘘术后各项护理措施,可减少和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提高患者二次手术耐受性,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 标签: 肠梗阻 小肠坏死 造口护理
  • 简介:近年来,CT技术的发展使得扫描速度越来越快,对CT增强扫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同时准确评估病变器官的增强效果、动态增强时间及大剂量的团注等因素也提升了对留置针的使用要求。本研究通过对3种直径的静脉留置针在源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比较,评估更合理的留置针使用方案。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直径 CT增强扫描 肘前静脉穿刺
  • 简介:目的探讨Endobutton带袢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RockwoodⅢ、Ⅳ、Ⅴ型肩锁关节脱位肩锁关节骨折患者采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治疗,采用Karlasson标准,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随访时间10~24个月,平均14个月,其中疗效:A级23例,B级5例,术后均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再脱位等并发症。结论Endobutton带袢钢板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脱位 肩锁关节 双Endobutton钢板
  • 简介:2013年3月我院成功开展1例完全腹膜外腹腔镜下侧睾丸固定术,手术效果良好。随访半年睾丸下降固定于阴囊内。结合临床诊治体会,现报道如下。患者男,28岁,因婚后不育3年、体检发现侧阴囊空虚入院。人院后行体检、彩超检查,腹腔内、侧腹股沟区均未发现睾丸,行MRI检查提示侧睾丸可能位于腹膜后。术前诊断为侧隐睾(腹腔型),

  • 标签: 睾丸固定术 双侧阴囊 腹腔镜 腹膜外 MRI检查 手术效果
  • 简介:上肩胛悬吊复合体(SSSC)是由肩胛颈喙突、喙锁韧带、肩峰、肩锁关节、锁骨远端、肩关节盂上半部分组成的环行骨韧带结构[1],是维持躯干和上肢的稳定重要组织。SSSC的单处组织断裂相对较多且不影响其悬吊功能,处损伤过去通常称为“浮肩损伤(floatingshoulderinjuryFSI)”,可造成肩胛带不稳定,并且导致骨折畸形愈合、盂肱关节不稳定及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发生。因此多数学者认为对SSSC处损伤主张手术治疗。作者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采用内固定方法治疗SSSC处损伤10例患者,以探讨内固定治疗SSSC处损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报道如下。

  • 标签: 浮肩损伤 固定治疗 悬吊带 复合体 上肩胛 盂肱关节不稳定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脉弓胎儿产前超声心动图特征及产前诊断临床意义。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产前超声心动图检出的5例主动脉弓胎儿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分型及临床结局进行总结分析。结果5例主动脉弓胎儿超声心动图表现:(1)三血管气管观中主动脉与动脉导管失去正常“V”字形结构,升主动脉发出左、右主动脉弓围绕气管,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环状血流信号围绕气管。(2)超声心动图示5例胎儿中3例为右主动脉弓优势型,2例为左、右主动脉弓平衡型。(3)1例(例2)胎儿合并膜部室间隔缺损、永存左上腔静脉:1例(例4)胎儿合并半椎体畸形,3例胎儿未发现合并其他畸形。5例胎儿均行磁共振检查并随访至引产或产后3个月,随访检查均证实胎儿为主动脉弓畸形。结论主动脉弓是胎儿严重的先天性心脏病,超声心动图是产前首选的诊断方法,三血管气管观是诊断主动脉弓的有效切面。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血管畸形 胎儿
  • 简介:目的比较两种心肌肌钙蛋白I(cTnI)检测试剂盒的检测结果和相关性。方法选取100例血液样本,分别用南京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TnI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和SIEMENS公司cTnI检测试剂盒进行cTnI定量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和临床验证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种试剂盒的检测值呈正相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临床验证分析发现,以对照组试剂盒检测结果为对照,试验组检测试剂盒诊断符合率、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均达到100%,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为0%。结论两种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关联性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在临床应用性能上等效。

  • 标签: 心肌肌钙蛋白I 胶体金法 双放大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winblock活动矫治器配合固定矫治器矫治恒牙列早期安氏II类I分类下颌后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7例以下颌后缩为主恒牙列早期安氏II类I分类患者,采用Twinblock活动矫治器配合固定矫治器进行矫治,治疗前后进行头影测量对比。结果与矫治前相比,Spee曲线整平,SNA、SNB、ANB、U1-NA、UI-SN、U1-NI、L1-MP、LI-NB等在正常值范围内或接近正常范围。结论以下颌后缩为主安氏II类I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经期矫治后面型明显改善,覆牙合、覆盖正常,尖牙、磨牙中性关系,咬合稳定,治疗效果良好。

  • 标签: Twinblock 矫治 固定矫正 安氏II 类I 分类错牙合 下颌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的疗效。方法选取胆总管结石患者5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镜联合胆总管切开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腹取石T管引流术,观察患者术后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一期缝合术的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可以看做是一项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腹腔镜 胆总管结石 T 管引流 双镜联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杂性肛瘘的50例患者行内口切开侧结扎法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50例收治于我院的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25例。其中常规组采取切除or切挂术治疗,而观察组采用内口切开侧结扎术,观察比较两组方法的有效率,术后并发症以及创面愈合时间,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比较平均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明显少于常规组,t值为28.618,;观察组出现便血,并发痔病的卡方值分别为6.186,12.76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内口切开侧结扎法治疗复杂性肛瘘相比单纯的切挂术,并没有治愈率方面的优势,但本法能避免括约肌损伤,疗程短,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复杂性肛瘘 内口切开 双侧结扎 疗效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140-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度额叶脑挫裂伤合并中央型脑疝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间收治的11例重度额叶脑挫裂伤合并中央型脑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对本组11例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采用GOS评分标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恢复良好4例(36.4%),轻残3例(27.3%),重残2例(18.2%),植物生存1例(9.1%),死亡1例(9.1%)。结论临床医师应加强对额叶重度脑挫裂伤患者病情的观察,一旦出现中央型脑疝应迅速采取有效的治疗,严格掌握手术指征,以降低病死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双额叶脑挫裂伤 中央型脑疝 外科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背景:在非体外循环的条件下,保证患者在麻醉效果良好的情况下完成序贯式肺移植,胸段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和全静脉麻醉的选择上尚存在争议。目的:观察序贯式肺移植过程中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患者呼吸功能及肺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例序贯式肺移植患者分为全静脉麻醉组及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组。对两组患者麻醉后单、肺通气10min后的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呼吸商和能量消耗进行测定。同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移植过程中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以及血糖水平参数变化。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在移植后6个月、1年及3年的随访调查中,肺功能均得到明显的改善,血气分析状况良好,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及死亡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麻醉后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组单、肺通气患者的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和能量消耗指标均明显高于全静脉麻醉组相同时段对应指标(P〈0.05)。同组患者单肺通气的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和呼吸商指标低于肺通气,但差异不明显(P〉0.05)。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组单、肺通气患者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以及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全静脉麻醉组相同时段对应水平(P〈0.05)。全静脉麻醉组麻醉后肺通气患者的皮质醇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单肺通气患者(P〈0.05)。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组患者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皮质醇以及血糖水平在单、肺通气时的差异不明显(P〉0.05)。提示在肺移植过程中,胸段硬膜外复合全静脉麻醉与全静脉麻醉相比,患者氧耗量、二氧化碳排出量和能量代谢明显增强,可减轻应激反应,且麻醉后代谢、应激情况不受通气方式影响。

  • 标签: 组织构建 移植 肺移植 麻醉 应激 能量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接骨板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收治的58例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接骨板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进行治疗,观察术后疗效以及随访结果。结果本次研究中患者在术后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8到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7个月。术后4个月随访患者均未出现感染或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按上述标准评定其中优31例,良19例,差8例。术后10月随访按上述标准评定优47例,良9例,差2例,愈合率为96.6%。结论对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给予接骨板固定联合自体髂骨植骨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双接骨板固定 自体髂骨植骨 肱骨干骨折术 骨不连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0-0036-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究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治疗血管性头痛具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血管型头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则接受氯芬酸钠利多卡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起效时间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65.0%),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血管性头痛时,应用氯芬酸钠利多卡因可起到显著疗效,充分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管性头痛 双氯芬酸钠利多卡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镜联合微创术在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从我院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选取60例进行研究分析,并按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30例,对比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发生率仅为3.33%、手术时间为(96.32±23.02)min、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为(2.01±0.32)d、住院时间为(4.95±1.01)d、3例术后镇痛同对照组患者的19.98%、(114.35±44.01)min、(3.89±0.67)d、(13.06±2.15)d和23例相比,P<0.05。结论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疾病临床上镜联合微创术效果显著,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双镜联合微创术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讨论冠状截颅去骨瓣减压手术治疗伴有侧额颞叶脑损伤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采用冠状截颅去骨瓣减压手术(以下简称冠截)治疗的36例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恢复良好8例,中残11例,重残7例,死亡10例。结论冠截手术可以提高侧额颞叶损伤型特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成功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 标签: 特重型颅脑损伤 冠状截颅 去骨瓣减压
  • 简介:背景:前期实验自行研发了一种可进行成骨及成软骨双向诱导分化的腔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目的:探索腔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的力学刺激能否提高组织工程骨软骨修复山羊膝关节缺损的效果。方法:取青山羊12只,制作侧后肢股骨内髁骨软骨缺损,随机分组,实验组与对照组缺损处均植入在腔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中进行成软骨、成骨诱导2周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β-磷酸三钙复合体,不同的是实验组将腔搅拌式生物反应器置于磁力搅拌仪上给予力学刺激,对照组未给予力学刺激;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置。植入后12,24周进行大体观察,Masson染色、Ⅱ型胶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组织学评分。结果与结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有新生软骨与骨组织生成,实验组修复骨缺损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空白对照组无新生软骨生成。表明通过腔搅拌式生物反应器体外培养阶段的力学刺激,可以改善以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为种子细胞、β-磷酸三钙为支架的组织工程骨软骨复合物对膝关节缺损的修复效果。

  • 标签: 生物材料 软骨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Β-磷酸三钙 生物反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