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7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基于互联网平台,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一院)多院区之间联动教育为入口,构建以远程交互教学为基础的口腔医学线上联动教育平台,借此完成了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要求,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的状态,同时也实现了多院区间的同质化教学目标,该模式便捷、高效,也可将此推广至不同教学医院之间甚至不同医学高校之间的联动教育。

  • 标签: 交互式教学 线上联动教学平台 口腔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以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例,分析渐进康复护理对改善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渐进康复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前,膝关节功能评分比对,两组无差异(P>0.05);术后1个月、术后2个月、术后半年,观察组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行渐进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可推广。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患者 膝关节功能 渐进式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微信平台随访的延续护理对中青年PCI术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2年4月在我院接受PCI术的中青年患者80例做为研究目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0例),研究组(40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的延续护理,研究组采用微信平台随访的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自我护理能力情况。结果:研究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评分均优于常规组P<0.05,差异存在意义。结论:微信平台随访的延续护理可有效提高中青年PCI术后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微信平台随访式 延续护理 中青年PCI术后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 要:面对不断增加的云计算安全需求,信息安全技术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而云平台自身的可信性是保证云计算安全的重要条件,并且推动云计算技术朝更深的领域全面普及发展也是提高用户对云平台信任度的关键内容。本文针对可信云平台虚拟化技术进行分析,提出可信云平台的具体构建策略。

  • 标签: 可信云平台 云计算技术 虚拟化技术 可信虚拟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渐进康复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病例收集于天全县中医医院就诊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调查时间为2020年5月~2022年1月,从中抽选出80例以随机单盲法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渐进康复护理,评价对比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功能、畸形、关节活动和稳定性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高,统计差异有意义(P

  • 标签: 渐进式康复护理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功能恢复
  • 简介:摘要:我院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遵循“顶层设计、分期实现、特色先行”的总体原则,互联网全程就医服务以便捷就医主线,以慢病、专病多级管理为健康服务管理的核心开展建设,实现线上线下全闭环的就医流程服务、上下协同的慢病全流程管理服务、全方位的健康指导与干预服务、全息医疗健康档案数据的采集服务、全领域的健康医疗保障服务。

  • 标签: 互联网医院平台 医疗健康服务 全流程管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模块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膝关节恢复及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5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双盲法将其进行两组的划分,其中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2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模块康复训练联合情志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在膝关节水平以及精神状态方面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 标签: 模块式康复训练 情志护理 胫骨平台骨折 膝关节 精神状态
  • 简介:摘要:本研究阐述了远程多学科会诊平台建设的意义及关键技术,分析其功能定位并考察应用情况。平台采取网状拓扑交流模式,以各医院优势学科为依托,可充分实现疑难病例的讨论交流,进行多学科的联合会诊,充分利用了优质医疗资源,有效推动了医院之间的学科交流,推进区域医疗协同发展。

  • 标签: 远程多学科会诊 联合会诊 医疗资源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创新发展,在胫骨平台骨折诊疗方面也有了巨大进步,在医疗技术和相关机械设备不断创新改进的背景之下,可以通过更多方法进行相对应的诊疗,进而使诊疗质量和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基于此,本文重点综述胫骨平台骨折诊疗的创新发展等相关内容,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有益启示。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诊疗 创新与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在对心衰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将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护理模式进行运用的作用。方法 研究在2021年2月至12月展开,选择该时间段我院所收治的心衰患者70例为对象,并进行1至70编号,任意取其中的35例,在日常护理的过程中展开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在对余下患者展开护理的过程中则将基于网络信息平台护理模式进行运用,作为观察组。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患者对于病症的了解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以及遵医行为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网络信息平台 心衰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胫骨平台骨折的X线与CT临床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接收X线(对照组)与CT(观察组)诊断,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 观察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诊断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明显的优势如检出率高、直观明了、能从多角度对骨折情况进行观察,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X线 CT 确诊率 误诊分型
  • 简介:摘要:红河州肿瘤影像云平台,通过统一平台,提供一站服务,满足医联体内部对各项业务精准协同的需求。促进优势医疗资源的下沉,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改善患者医疗服务体验。实现管理机制创新、服务模式转变、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服务协同。目前该平台成功与三家县级医院,一家乡镇卫生院对接。

  • 标签: 肿瘤影像云平台 医联体  资源共享
  • 简介:摘要:目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进行研究,为今后临床中如何有效康复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5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患者采取常规康复治疗,实验组25例患者采取指导康复治疗,在入患者院后3个月内进行随访;结果:患者在进行胫骨平台骨折治疗时,经HSS的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对患者优良率统计,可见实验组比例明显较高;结论:对患者进行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膝关节损伤发生率。

  • 标签: 胫骨 骨折 膝关节 康复
  • 简介: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电子医疗平台的建立与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电子医疗平台的构建对于有效采集医疗信息,最大化的利用医疗资源带来有效的助力。同时这也是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趋势,当前我们应当积极的利用信息技术的进步来不断优化电子医疗平台的构建,提升诊疗效率,缓解目前医疗资源的紧张。目前在各大医院中虽然电子医疗平台已经有一定程度的推广应用,但是依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信息技术发展,浅谈电子医疗平台的构建。

  • 标签: 信息时代 电子医疗平台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信息平台的建立与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21年建立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信息平台,对医用耗材的现状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结果:与信息化管理前相比,建立管理平台后,我院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医疗风险事件有所减少,医疗质量有所提高。结论: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信息平台的建立和应用,能够实现医用耗材的信息化管理,提高管理效果,有效预防风险事件,进而使医疗服务的质量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使医院能够以最少的运营成本去换取更高的的经济效益,值得推广。

  • 标签: 医用耗材 精细化管理 信息平台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X线与CT在临床胫骨平台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截取4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我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收治)为研究对象,分别予以48例患者以X线、CT检查;对比分析2种检查手段诊断胫骨平台骨折的结果。结果 入组48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中,经X线诊断显示,有42例患者为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率为42/48=87.50%;经CT诊断显示,入组患者均确诊胫骨平台骨折,诊断率为48/48=100.00%。对比X线诊断,CT诊断符合率显著更高(P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X线诊断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急诊重点病种患者的各类诊疗信息进行闭环管理。方法 院前急救利用现有移动通信技术对急诊重点病种患者的各种生命体征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与院内急诊实现同步传递,在急救后,与医院HIS、LIS、PACS、EMR等业务系统实现数据融合,实现对多学科协作的急诊重点病种医疗服务体系进行全程质量与效率管理。结果 对于患者,能建立危急重优先新秩序,尽早判断、精准救治,降低致残致死率,提高生存率;对于医院,能实现资源高效协同,闭环精细管理,创建良好就医环境和秩序,促进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提升效率、质量及满意度重塑标杆提升品牌价值。结论 本研究构建急诊重点病种移动急救医疗闭环管理服务,形成支撑急诊急救独立运营发展的信息平台及大数据平台;为急诊医学精细化管理、能力建设提供核心动力。

  • 标签: 单病种 急救 移动技术 闭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浅析胫骨平台后柱骨折诊断中应用CT检查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胫骨平台骨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20年1月~2021年7月xx医院收入,患者均接受X线与CT检查,以金标准(临床外科手术结果)诊断结果进行分析,就两种检查方式的准确性进行分析。结果 CT检查诊断准确率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胫骨平台后柱骨折诊断中应用CT检查极为重要,可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胫骨平台后柱骨折 CT检查 X射线检查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方向,研究开放复位内固定术与关节镜下球囊复位术的临床差异,分析关节镜下球囊复位术的临床安全性。方法:本次对照研究实验自2019年1月开始执行,持续至2020年8月截止,共抽取病例数9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我院完成手术治疗,以手术类型的差异加以分组,即接受传统开放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者均为对照组,接受镜下球囊复位术的患者均为观察组,两组例数相同(n=45),通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其常规手术指标(手术平均时长、切口平均长度、术后引流量等)、平均住院时长、疼痛控制效果、相关并发症发生例数、生活质量评分、膝关节最大活动角度等指标之间的差异,从而判定不同手术疗法的应用价值与推广前景。结果:两组患者相关手术指标对比,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观察组各项评分更具优势,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切口成功愈合率为9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89%,P<0.05;观察组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总计6.67%,大大低于对照组的37.78%,P<0.05;术后膝关节最大活动角度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HSS评分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较术前均有可见降低,相比之下,术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镜下球囊复位术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相较于传统开放复位内固定术可有效降低术中损伤,缓解患者疼痛反应,促进关节功能恢复进度,降低相关并发症风险,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传统开放复位术后 关节镜 球囊复位 膝关节最大活动角度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之后的乳腺癌患者延伸护理中采用微信平台的效果。方法:选择52例开展了手术的乳腺癌患者,均采用延伸护理,观察组使用微信平台+出院后健康教育,而对照组则在出院后实施健康教育,比较组间数据。结果:在护理后,观察组切口正常愈合明显更多,锻炼效果优良率高,焦虑以及抑郁均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分值均提高,对比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之后的乳腺癌患者延伸护理中采用微信平台的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微信平台 乳腺癌 术后延伸护理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