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精液检测是对于男性生育功能筛查中较为常规的一项,通过精液可以直观的评定男性的生育能力,相关的检查结果能够对不育男性病患的病情评估形成直接的影响,也是最为直观的诊断依据之一。然而精液检查的结果会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很多研究表面,气温也是影响男性精子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根据男性病患的精液检查当日的日平均气温高低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总计划分了5个组别对照不同的气温条件下,男性精液质量的变化情况。旨在为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民航飞行人员眼底血管变化。方法选取进行健康体检的2000例民航飞行员,测量身高、体重、血压,检测血脂、空腹血糖水平,眼底照像检查视网膜动脉。结果≤40岁飞行员中视网膜动脉硬化发生率为6.7%,显著低于>40岁的9.9%。视网膜动脉硬化飞行员中高血压、高血脂与高血糖发生率分别为25.3%、22.8%和18.5%,显著高于无视网膜动脉硬化飞行员的10.6%、9.4%和6.6%。结论应加强对民航飞行员的卫生保健工作,调整不良生活习惯。

  • 标签: 民航飞行员 视网膜动脉硬化 血压 血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原驻训某部官兵血压变化,分析引起改变的影响因素并提出应对策略。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10月由低海拔地区(海拔645m)行进至高原(海拔4700m)执行任务的某部男性官兵60名为研究对象,建立个人健康档案。每月对官兵血压进行监测,探究不同时间点官兵的血压变化情况。将官兵根据血压情况分为血压升高组和血压正常组,采用单因素X2检验总结官兵血压升高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时间点官兵SBP和D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驻训时间延长,官兵SBP和DBP均呈现先升高后平稳的趋势,驻训4个月时SBP和DBP均高于1~3个月(P均<0.05)。血压升高组23例,血压正常组37例,经单因素X2检验,血压升高组年龄≥28岁、执行高原驻训任务次数≥2次、身体质量指数(BMI)≥24kg/m2和有高血压病家族史的比例均高于血压正常组(P均<0.05)。结论高原驻训官兵血压随驻训时间增加而增加,同时年龄、执行高原驻训任务次数、BMI和高血压病家族史均为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血压 高海拔 影响因素
  • 简介:我国是全球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和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老年性疾病的发病率呈显著升高趋势。老年人多数有尿频、尿急、夜尿增加和尿失禁等下尿路症状,这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既往多认为下尿路结构改变(梗阻)或是神经支配改变是为老年人排尿障碍的主要致病因素,

  • 标签: 结构改变 功能变化 下尿路症状 老化 膀胱 全球老龄化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慢性HBV感染患者肝俞穴红外温度变化的特异性。方法取位于背部的肝俞穴及位于肝俞上下左右的经穴作为测温点,计算相对红外温度(该穴温度/膻中穴温度)。设慢性HBV感染者为观察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分别进行同名测温点的相对温度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红外温度和红外相对温度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右侧肝俞与右侧胰俞红外相对温度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左右同名测温点左侧温度均高于右侧,除魂门外p<0.05,观察组组内左右同名测温点左侧温度均高于右侧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背部右侧肝区背俞穴体表温度出现病理性相对升高,肝俞穴病理性高温显著,体现了肝俞穴反应疾病的特异性和背俞穴治疗相应脏腑疾病的科学性。

  • 标签: 经穴效应 肝俞穴 红外温度 慢乙肝
  • 简介:摘要背景TKI目前已广泛用于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肺癌患者。肿瘤样本可利用性和肿瘤本身的一致性仍是医生选择目标人群的难点。本研究通过使用MALDI-TOF质谱技术分析NSCLC患者服用TKI治疗前后血清蛋白变化,旨在探讨可能用于预测TKI治疗后出现耐药的血清多肽。方法收集49例晚期NSCLC患者接受TKI治疗前后自身配对的血清样本98份,即服用TKI治疗前及疗效评价为进展后所采集的外周血血清。所有入选患者共分为2组good组PFS>6个月;poor组PFS≤1个月。所有的患者对TKI治疗的最佳总疗效为疾病稳定或部分缓解。所有样本用弱阳离子微珠进行预分离后,在BrukerAutoflexTM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离子化-时间飞行质谱仪(MALDI-TOF-MS)上进行血清蛋白质谱检测。以ClinProTools(Version2.1)软件进行数据采集分析。结果分析整体49例样本治疗前后组自身配对差异多肽,两组数据用统计学软件得出有统计学意义(p<0.01)的差异多肽峰16个。在good组的24例样本中,治疗前后组自身配对聚类分析得出两组数据交叉确认值94.44%,区别率95.45%均为最高。两组数据用统计学软件得出有统计学意义(p<0.01)的差异多肽峰20个。Poor组的25例样本治疗前后组自身配对聚类分析得出两组数据交差验证值68.10%,识别率87.87%。后使用统计学软件未找到两组m/z在1,000Da-10,000Da范围内表达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多肽峰。结论本研究发现在PFS>6个月的good组中,治疗前后血清蛋白质谱峰信号强度变化有统计学显著差异。在20个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的多肽峰,其代表的蛋白分子很可能与NSCLC患者产生TKI耐药或疾病进展相关。而PFS≤1个月的poor组,治疗前后血清蛋白质谱峰信号强度变化并无统计学差异。但鉴于本研究的病例数有限,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验证并检测分析并探索这些差异蛋白质的具体名称及具体的分子机制。

  • 标签: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简介:【摘 要】目的:通过在借助自锁托槽类型的不拔牙矫正治疗之后,对牙弓与之前相比出现的形态方面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方法:从本院在 2015年 12月至 2016年 8月期间接受的在不拔牙的前提之下接受矫正治疗的牙病患者中选取 40例作为本次牙科实验的研究材料,其中有 20例患者通过自锁托槽来对牙齿进行矫正,另外 20例患者主要借助 MBT型托槽进行矫正,医疗人员对患者接受矫正治疗之前的牙弓形态进行记录与定点测量,将其用 β函数类型的曲线来表示,完成矫正之后,用同样类型的曲线来表示牙弓性形态,对其变化进行分析。结果:借助自锁托槽来完成矫正需要的患者的牙弓形态变化比较明显,其相关系数以及拟合度均低于 0.96,采取 MBT型托槽的患者的牙弓形态变化不明显。结论: β函数的图像能够有效地牙弓位置出现的形态变化进行表示。且自锁托槽对牙齿的矫正效果相对比较好。

  • 标签: 牙弓形态 β函数 自锁托槽 医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以期找到改良患者预后的方法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住院治疗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分别测量每位患者24h动态血压,根据其血压变动情况分为杓型组与非杓型组。其中杓型组患者共47例,非杓型组患者共53例。对两组患者预后情况对比,主要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变化情况,对患者夜间血压波动情况及其对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能力的长期影响作出评价1。结果经过9周的持续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不同程度下降,BI指数均得以提升。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3周后的组间对比结果显示NIHSS评分及BI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6周后、9周后组间NIHSS评分、BI指数变化情况对比统计显示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杓型组在NIHSS评分上明显低于非杓型组,而BI指数则明显高于非杓型组。血压夜间下降率与NIHSS评分及BI指数变动情况对比发现两者均随血压的变化而呈现一致性改变。结论人体血压昼夜变化呈现一定节律性,杓型节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来说更具保护性,适时调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能够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生活能力提升2。

  • 标签: 血压昼夜节律 急性脑梗死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homocysteic acid,Hcy)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120例脑梗死患者及 41例健康对照者,检测检者血浆中 Hcy,维生素 B12( VitB12)和叶酸( folicacid,FA)水平并比较两组间各指标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脑梗死组的血浆 Hcy水平 (17.15±4.63)µ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 10.12±2.62) µ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脑梗死组血浆 FA和 VitB1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 <0.01);男性脑梗死患者血浆 Hcy水平显著高于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血浆 Hcy水平高于单纯脑梗死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 Hcy是脑梗死的一个重要发病因素,高 Hcy血症与脑梗死发生发展相关。

  • 标签: 同型半半胱氨酸 脑梗死 叶酸 维生素 B12 高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1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取专科治疗;另选63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前后与对照组的血浆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排血量(CO),分析慢性心力衰竭血浆BNP与NYHA心功能分级、LVEF、SV、CO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的血浆BNP水平高于对照组,LVEF、SV、CO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LVEF、SV、CO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差异显著(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的血浆BNP水平与NYHA心功能分级呈正相关,与LVEF、SV、CO水平均呈负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检测血浆BNP,对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疗效及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亦可用于指导治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脑钠肽 治疗
  • 简介:[ 摘 要 ] 目的 研究宫颈癌患者放疗过程中体重变化引起的体表轮廓改变分别对靶区及周围危及器官剂量的影响。 方法 选取 5 例接受根治性宫颈癌放疗的患者,利用 TPS 计划系统修改患者体表轮廓线 patient 模拟患者体重减轻得出靶区 PTV 、 CTV 和周围危及器官直肠( Rectum )、膀胱 (Bladder) 和股骨头( Femoral head )的体积剂量值,计算出相应的体积剂量值增长百分比。 结果 patient 内收 1cm ,靶区 PTV99% 体积剂量增长值为 3.5±0.4% ,靶区 CTV99% 体积剂量增长值为 3.8±0.1% ,直肠 30% 体积剂量增长值为 3.8±0.2% ,膀胱 30% 体积剂量增长值为 4.1±0.1%, 右股骨头 5% 体积剂量增长值为 3.7±0.4% 。 结论 患者体表线每下降 1cm ,靶区的吸收剂量上升约 3 ~ 4% 。正常组织吸收剂量上升范围也在 3 ~ 4% 左右。当体重变化引起体表变化范围超过 1cm 时,结合临床需要及要求, 必要时,需要 重新扫描,重新设计计划 [1] 。

  • 标签: [ ] 宫颈癌调强放疗 患者体重下降 放射治疗计划评估和体积剂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体重指数变化与新生儿出生体重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4月间在桂林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检查并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的产妇,对分娩时胎儿为巨大儿(即出生体重≧4000g)孕妇108例作为实验组,随机选取同期分娩时胎儿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的产妇10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间孕母体重指数增长情况巨大儿组孕母体重指数平均增加6.97±1.81。而新生儿体重正常组孕母孕期体重指数平均增加5.34±0.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两组体重指数差异无显著性变化,具有可比性;孕中期体重指数增长,两组统计学无差异;孕晚期体重指数增长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儿体重差异有显著性。

  • 标签: 体重指数 体重指数增长 巨大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变化规律及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45例),一组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不采取血压调控,对观察组患者实施血压调控,观察两组患者入院1周后的血压变化规律,及其对预后造成的影响。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入院采取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血压变化规律有明显的区别,而且观察组患者的预后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期的脑梗死患者实施血压调控,不仅可以降低血压,还能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因此,这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脑梗死 急性期 血压变化规律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甲亢性肝病患者血清检验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以 37 例甲亢性肝病患者为研究组,另抽取 40 例肝功能正常的甲亢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肝功能检查及血清指标检验,观察检查结果。结果:研究组肝功能指标、血清指标检测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 P < 0.05 )。结论:临床诊治甲亢性肝病患者时,通过血清检验指标变化,可提升诊断准确率,并制定正确的治疗方案。

  • 标签: 甲亢性肝病 血清检验 指标变化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子痫前期孕妇血液流变学的季节性变化。方法在2014年2月~2016年12月,选取我院收治90例正常妊娠、90例子娴前期孕妇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检测,并且将节气作为依据,将子娴前期孕妇、正常妊娠孕妇分为过渡、冬季与夏季组,对其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冬季与夏季组的全血黏度(200/s、30/s、5/s、1/s)呈现出增高的趋势;冬季组低切(5/s、1/s)全血黏度高于过渡季组;冬季组红细胞压积高于过渡季组、夏季组。结论正常孕妇寒冷季节的血液出现了浓缩倾向,子痫前期孕妇冬季全血黏度增高明显。

  • 标签: 子痫前期 孕妇 血液流变学 季节性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液检测四项指标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抽选本院在(2012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54例慢性肝病患者及5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54例慢性肝病患者分为实验组,54例体检健康者分为对照组,将两组检测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ALT、AST、Glo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ALT、AST、Glo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Alb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Alb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肝病患者进行四项指标(ALT、AST、Alb、Glo)检测的结果出现了显著变化,能够将慢性肝病诊断的准确率得以显著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肝病患者 血液检测 四项指标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