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偏移对充填材料封闭根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下颌单根前磨牙,随机划分为两组,分别为弯根牙组与直根牙组,比较各组根偏移指数、根微渗漏发生率等。结果A组、C组与D组的根偏移指数、根微渗漏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显著。结论根偏移影响填充材料封闭根能力,特别是弯曲根预备,其削弱效果明显。

  • 标签: 根管偏移 充填材料 封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理盐水和肝素盐水封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封效果。方法将48例普外科术后使用留置针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50U/ml的肝素盐水封,实验组采用用生理盐水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堵发生率和术前、术后血凝常规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测定(TT)。结果两组患者留置针管道堵发生率和留置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术后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可用生理盐水封液替代肝素盐水。

  • 标签: 外周静脉留置针 封管 肝素钠 生理盐水
  • 简介:摘要目的为长期大量输液病人提供良好的静脉通路。方法经病人贵要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到上腔静脉,输入高渗、刺激性药物。结果27例病人全部置成功,无药液外渗发生。结论PICC置可以更好地保护外周血管,减少痛苦。

  • 标签: PICC 神经内科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感染根一次性根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可靠性。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感染根患者10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经2次治疗后完成根填充,实验组患者则在一次治疗内完成根预备和填充。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半年、治疗后1年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治疗和二次根治疗的远期效果、疼痛评分相近,而且一次行根治疗比较简单方便、患者痛苦轻,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生理盐水脉冲式封在PICC安全封的安全性。方法选取PICC置的老年患者7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输液后对照组用1u/ml肝素稀释液脉冲冲,实验组用20ml生理盐水连续脉冲冲。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前及拔后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拔时管道血栓附着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血栓形成率均为2.3%,实验组患者及APTT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老年患者在PICC置时应用生理盐水具有方便、性价比高、无风险等优点。

  • 标签: 老年患者 PICC导管 生理盐水 脉冲封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意识模糊评估法用于术后胃非计划性拔的预防作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11月在我院实行全身麻醉术后留置胃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仅常规观察意识情况,试验组进行意识模糊评估法观察,分析比较2组的意识变化情况、非计划性拔发生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试验组的非计划性拔发生率(2.0%)远远低于对照组(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的总满意度远远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实行全身麻醉术后留置胃患者,应用意识模糊评估法可较为准确有效地预测意识变化,大大降低了术后胃非计划性拔的发生率,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意识模糊评估法 术后胃管非计划性拔管 预防
  • 简介:临床上患者由于疾病因素无法进行有效的咳嗽、咳痰,为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预防和治疗肺部感染,需要人工介入对患者进行机械吸痰操作。吸痰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护理操作,但会由于患者的意识状况、配合程度等原因,导致置不畅,无法有效彻底地吸除患者痰液。反复置也易损伤患者鼻腔与气管黏膜,增加患者的痛苦与护理工作量。为了提高置困难患者的吸痰成功率,作者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本院急诊内科90例吸痰时置困难的患者进行两种吸痰方法比较,报道如下。

  • 标签: 置管困难 伤患者 吸痰管 气管内留置 气管管理 应用
  • 简介:血液透析是一种救治急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常用治疗方法.目前血液透析实际工作中一直缺乏妥善的血路固定装置,通常以胶带将血路固定于患者衣服或者被子上.然而,血液透析所需要时间较长,一般每次4h,在透析过程中患者翻身等活动都可能使固定胶带松动.血路中充满血液,有一定重量,一旦固定的胶带松动,就可能导致血路与穿刺针或中心静脉导管脱开,从而导致不良事件时有发生,严重者可威胁到患者生命.为此我们制作了血液透析管路固定夹,能够有效的避免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管路 血路管 慢性肾衰竭患者 应用 中心静脉导管 不良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