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广西中医药大学生对疫情前后医患关系的认知改变状况。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方法,对297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疫情后,对医患关系有些担忧的比例从35.02%下降到14.48%,对医患关系比较和谐的比例从21.21%上升至45.45%;疫情前对医务人员的感动程度主要集中在3分占40.74%,疫情发生后,超过70%的学生完全被医务人员感动(5分);疫情后,完全信任和尊重医务人员的比例分别从34.34%、51.85%上升至53.87%、75.08%;作为中医药院校的学生,有45.12%学生认为中医在此次疫情中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有41.41%学生认为中医在此次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未来医患关系的改善有49.49%学生持有乐观看法,17.51%学生认为会非常乐观。结论:广西中医药大学生对疫情前后医患认知改变很大,总体呈积极乐观的趋势发展,疫情期间医务人员勇敢逆行、无畏奉献的精神造就了良好的医患氛围,此次疫情可能成为改善医患关系的关键点。

  • 标签: 新冠肺炎疫情 学生 医患关系
  • 简介:【摘要】预防医学、检验技术、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在医学教育体系中有独特的特征,区别于非医学专业,这个医学生群体要进行系统的医学理论和实践教育;区别于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医学专业,这个医学生群体在学制、课程体系、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显著不同。预防、检验、营养在本科前两年要完成密集的理论学习,后两年进入医院见习实习要完成严格的临床训练。本文基于上海交通大学2018级预防医学、检验技术、食品卫生与营养学三个专业在本科前两年的学业分析,认为预防、检验、营养专业在大学本科阶段当有清晰明确的职业规划,在专业学习和素质拓展上把握好平衡;在专业学习方面,应根据医学教育规律科学规划;在提升整体学习质量方面,应对学习困难群体做针对性帮助。

  • 标签: 平均学积分 平均学绩点 学业质量 主动性学习策略
  • 简介:摘要: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以传统现场会议形式举办的继续医学教育活动、学术交流会议被迫按下暂停键。由此,自2020年7月始,作为北京地区最大的医学学术团体之一的北京医学会开始了新模式的尝试与创新,尝试把学术会议、继续教育由现场会议转变为线上会议、现场线上相结合会议等形式,保证了北京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学术交流的开展,为北京乃至全国医务工作者提供了新模式的学术交流平台。该文从交流形式转变带来的利与弊方面分析了疫情影响下医学学术交流的新模式。

  • 标签: 医学会 医学交流 线上会议 利与弊
  • 简介:摘要:临床医学学科发展能力是指将内部资源的优势与外部的支持资源进行充分的结合,然后借助临床医学的技术情况,学术发展的影响力以及社会知名度等内容,保障学科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临床医学学科发展能力的构成要素是由临床诊疗技术的水平、科研能力以及学术影响力和学科人力资源以及人才机构、设施加上空间等技术能力要素及资源要素。

  • 标签: 临床医学 发展能力 资源 要素
  • 简介:摘要:在我国科技的发展,各领域的技术水平逐渐提高的今天,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中医药文化学揭示中医药文化现象的衍生、发展趋势和规律,辨析中医药文化和现代医药文化之间的冲突与调适、沟通与融合,阐释中医药认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文化要义。

  • 标签: 中药学学科 建设现状 相关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大学生颈椎发病率增高,通过调查大学生颈椎亚健康情况及影响因素,探讨影响颈椎亚健康的危险因素,为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的预防和教育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了解,认识和分析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现状,从而达到预防和改善,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随机在学校选择1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现场调查发放调查问卷。结果:大学生颈椎亚健康问题普遍存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出现是导致这一结果的关键原因。

  • 标签: []颈椎 亚健康 大学生
  • 简介:摘 要:依据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的《学校卫生条例》等规定,高校大学生入学后均需参与健康体检,部分高校在执行此项规定的过程中存在机构设置不合理、工作制度不健全、体检组织不到位等问题,导致高校大学生体检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为有效解决此类问题,相关高校需提高重视程度,强化组织管理,使体检发挥出应有作用。本文重点分析高校大学生体检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具体对策。

  • 标签: 高校 大学生 体检
  • 简介:摘 要:在最近几年中,已经多次爆发很多种大规模的传染性疾病,这些传染病的危害都很大,而且想要找到彻底的解决方法也不溶于,所以现在只能是采取预防的方法来减少人员感染率。但是真在上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们年龄比较小,自身的免疫力也不高,很容易就会被传染上疾病,我国想要针对幼儿和小学生开展一项专门的预防措施,但是还是要经过学生家长的同意,所以本文使用了分层随即抽样法调查了幼儿园和小学家长对学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态度,来确定制定的有效政策能否顺利的实施。

  • 标签: 幼儿园 小学家长 学校 传染病防控 态度
  • 简介:摘要: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综合素质如何对于我国是否能够稳定健康的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否能够顺利的实施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如何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得学生能够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完善的人格也就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的研究首先详细的探讨了心理健康的相关概念,其次对于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最后提出了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建议。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讨论大学生患有水痘患者提供健康指导以及护理所具有的价值以及意义,同时总结护理经验以及体会。方法:本次实验随机选择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前来我门诊治疗水痘的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总计22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1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接受健康指导方式以及护理工作,而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结果、水痘认知水平、贝克焦虑量表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可高达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9.09%),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经过健康指导之后,实验组患者水痘认知评分、贝克焦虑量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达到(97.25±3.21)分、(36.15±0.54)以及(94.24±0.53)分,相较于治疗之前有显著的改善,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大学水痘患者,医护人员采用健康指导方式以及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水痘的了解水平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效果十分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大学生 水痘 健康指导 护理方式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条件的改变,大学生身心健康受到了越来越高度的重视,尤其是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近些年来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事件时有发生,此背景下校医院有必要加强对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有效预防,制定切实可行的应急管理方案。本文对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大学生运动性猝死的预防及应急管理措施。

  • 标签: 大学生 运动性 猝死 预防 应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要想让中医保健按摩内容与大学体育保健课程体系相适应,就要重新调整课程体系的内容,合理安排各项教学内容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练习按摩手法。体育保健课程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模式和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教学,对按摩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进行分析,在体育保健课程考试内容中加入中医保健按摩的理论内容和实践内容。

  • 标签: 中医 保健按摩 大学 体育保健课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大学生健康教育中普及乙肝知识的作用。方法:对我校480名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宣讲的过程中,加强乙肝知识的科普,对比教育前后对乙肝知识的了解度。结果:参加健康教育宣讲后的大学生对乙肝的了解程度有着明显的提高。结论:在大学生健康教育中强化对乙肝知识的科普,可以有效提升大学生对乙肝的了解程度。

  • 标签: 大学生 健康教育 乙肝
  • 简介:【摘要】 价值观是指个人对客观事物及对自己的行为结果的意义、作用、效果和重要性的总体评价,是推动并指引一个人采取决定和行动的原则、标准。大学阶段是人生的准备期, 是各种思维情感和心理品质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也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形成的价值观将主导大学生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方便随机采样,本文采用自主设计问卷通过网络发布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的有效回收率为100%(148/148),调查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在就业观、社会观、教育观、家庭观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差异。

  • 标签: 独生子女 大学生 价值观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生锻炼频次、身体自我满意度与自尊的相关性进行探索,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心理适应水平。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调查问卷等方法探讨了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随机抽取安徽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为被试,以负面身体自我量表、自尊量表为研究工具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8.0进行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对150份有效问卷进行分析。结果 锻炼频次与身体满意度的整体维度存在正相关;身体满意度的整体维度与自尊存在正相关。结论 大学生锻炼频次与身体满意度、大学生身体满意度与自尊水平相互关联,学生可通过其中因素的提高,来改变自己的身体满意度和自尊水平。

  • 标签: 大学生 锻炼频次 身体自我满意度 自尊
  • 简介:摘要:痛经是育龄期女性较为常见的妇科症状,是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的总称。随着现代社会发展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痛经的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相关资料记载[1],该疾病的发生率在16.8~81%,其中原发性痛经占90%以上。由于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末到成年期的过渡阶段,不仅要承受学习、考试、交际等方面的压力,还要面临就业方面的困扰,因此该阶段最易诱发原发性痛经。痛经的持续发展,不仅会引起心理障碍疾病,还会影响其生活质量。对此,维持心理健康、缓解痛经症状是原发性痛经干预的最终目标。健康教育是一种系统化较强、组织性较强的健康教育活动,它对痛经的治疗效果改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将通过结合健康教育的相关文献,对女大学生原发性痛经实施健康教育展开研究,现将研究进展总结如下。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健康教育 女大学生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注重大学生的营养膳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发现大学生身体健康与卫生习惯、膳食营养、体育锻炼等具有直接关系,其中包括大学生生活方式不科学、沉迷网络、熬夜追剧、不平衡的营养膳食、饮食不规律、缺乏锻炼等。本文主要介绍了良好生活习惯和科学营养膳食对大学生健康和学习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在校园生活日常习惯和膳食营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对策帮助大学生培养良好生活习性习惯和增强科学膳食的意识。

  • 标签: 大学生 生活习惯 营养膳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