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肝豆状变性(hepatolenticulardegeneration,HLD)又称Wilson病(wilsondisease,WD),是一种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期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铜代谢障碍性疾病,1912年由Wilson作为一种综合征进行了描述[1],本病临床中罕见,发病率仅为1/10万-3/10万[2],致病基因携带者约1/90,其发病机理是由位于13q14.3的ATP7B基因突变导致铜离子跨膜转运障碍,引起铜在胆汁中的排泄障碍及肝细胞内铜蓝蛋白(ceruloplasmin,CP)合成障碍,过量的铜在脑、肝、角膜等组织脏器中沉积而起病,故临床上常以锥体外系症状、肝硬化、角膜K-F环为主要表现。该病起病形式多样,现将本院收治的1例以言语含混起病并最终确诊为WD的病例,现介绍如下。

  • 标签: 言语含混 肝豆状核变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获得人载脂蛋白 A-I (apoA-I)重组蛋白原表达的最佳条件。方法 研究由诱导温度、 IPTG终浓度、 IPTG诱导时间等对 apoA-I重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结果 SDS-PAGE验证各不同条件下获得目的蛋白条带为 29kd;结果显示重组大肠杆菌菌株的最佳条件为 32℃、 IPTG诱导浓度为 1.0mmol/L以及 IPTG诱导时间为 3h。结论 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出来 apoA-I,并筛选出 apoA-I原表达的最优条件。

  • 标签: 载脂蛋白 A-I 原核表达 条件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磁诊断在脑静脉窦血栓中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率。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行CT诊断,观察组行磁诊断,比较两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率。结果观察组诊断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诊断技术在脑静脉窦血栓方面诊断率高,可对患者病情进行明确诊断,为后期治疗方案提供有效依据。

  • 标签: 脑静脉窦血栓 CT 核磁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获得人载脂蛋白A-I(apoA-I)重组蛋白原表达的最佳条件。方法研究由诱导温度、IPTG终浓度、IPTG诱导时间等对apoA-I重组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结果SDS-PAGE验证各不同条件下获得目的蛋白条带为29kd;结果显示重组大肠杆菌菌株的最佳条件为32℃、IPTG诱导浓度为1.0mmol/L以及IPTG诱导时间为3h。结论成功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出来apoA-I,并筛选出apoA-I原表达的最优条件。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总结围手术期的全面护理,对妇科手术患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方法:选取 2018 年 1月 -2018 年 10 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 36 例,制定相应的护理 措施,进行术前和术后护理。结果: 36 例患者实施手术后,心理状态稳定,同时创口愈合良好 ,在出院后经过 3个月的电话随访,无不适感发生,均对术后生活适应。结论:对子宫瘤围手术期进行全面护理,能够极大促进妇科手术患者的康复。

  • 标签: 子宫肌瘤 围手术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端粒酶通过改变端粒的长度影响细胞功能,成为端粒相关蛋白调控端粒长度的核心,维持着端粒及染色体的稳定。本项目对正常与退变髓组织POT1、TPP1、TERT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进行检测,结果提示正常髓细胞组织POT1和TPP1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退变髓组织。正常髓组织POT1和TPP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退变髓组织。得出POT1和TPP1的降低导致hTERT表达降低,加速了细胞和组织的衰老过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磁诊断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 50 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患者,分别采用低场强磁诊断与高场强磁诊断,对患者的诊断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高场强磁诊断准确率 100.0% 显著高于低场强磁诊断的 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1.111 , P<0.05 )。高场强磁诊断中,一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检出率 100.0% 显著高于低场强磁诊断的 4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9.444 , P<0.05 )。高场强磁诊断关节积液检出率 69.0% 显著高于低场强磁诊断的 38.1%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8.089 , P<0.05 )。结论:高场强磁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中的诊断准确率、一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关节积液检出率均高于低场强磁,应用价值较高,能够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 标签: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核磁诊断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出我院2018年6月到2019年6月的15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各75例患者。对照组糖尿病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糖尿病患者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注射正确率与血糖情况。结果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采用护理干预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注射正确率96.6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6.66%,血糖正常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帮助糖尿病患者注射胰岛素的正确率,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血糖,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干预 血糖 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干预在高强度纤维树脂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这一期间收治的84例行高强度纤维树脂桩予以牙体缺损修复治疗的牙体严重缺损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比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全程护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予以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24%,比对比组的80.95%高(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在高强度纤维树脂桩在牙体缺损修复中,可使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 标签: 高密度纤维树脂桩核 牙体缺损修复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于磁诊断区分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痴呆疾病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月到 2019年 1月接诊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56例作为对照组,同期选取 5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组,两组患者全部接受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对比两组患者接受磁诊断结果。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核磁共振成像诊断表明左侧海马体积和右侧海马体积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颞叶沟回间距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临床中对于阿尔茨海默病以及血管性痴呆疾病采取核磁共振检查,能够有效区别两种疾病,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核磁共振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摘除术的近期疗效以及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50例诊断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摘除手术,观察患者术后疗效,总结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患者平均手术时间76.28土28.96min,术后引流量为44.44土28.97ml,术后VAS评分、ODI评分、脊柱生活量表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均得到明显改善,改良Macnab分级优28例,良18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92%。结论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配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板开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生精育汤治疗少、弱精子不育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少、弱精子不育症患者124例,抽签法分观察组(生精育汤)与对照组(生精片联合维生素E胶丸)各62例,比较两组精子密度、精子活力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精子密度与精子活力无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精子密度与精子活力较对照组高,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对少、弱精子不育症患者采用生精育汤治疗能提高精子密度与活力,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生精育子汤 少弱精子不育症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髓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椎间孔镜髓摘除术。应用改良Macnab标准、Oswestry功能障碍(ODI)指数及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均随访6个月,优良率为93.75%(45/48)。未发生脊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及6个月时患者的ODI指数及VAS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髓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并发症少,可明显改善术后生活质量,效果满意。

  • 标签: 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二陈汤合三养亲汤治疗手段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讨论。 方法: 选取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期间到我院 进行治疗的 180 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这些患者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条件下分为 2 组,每组 90 人。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药治疗手段,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二陈汤合三养亲汤治疗手段,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 95.37%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86.66% ,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在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运用二陈汤合三养亲汤治疗手段 ,能够有效的促进和提升治疗效果,并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运用及推广于临床治疗过程中 。

  • 标签: 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 慢阻肺 急性加重期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从 2017 年 3 月 -2018 年 2 月收治于我院的 100 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 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用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术进行治疗,治疗工作结束后,经过半年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以及观察工作,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 Oswestry 功能对对患者障碍进行合理比较 。结果: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以及临床观察后,发现通过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术进行至来哦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 Os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和患者在实施治疗前进行对比,出现明显降低,治疗前后对比差异统计学有意义( p < 0.05 )。 结论:临床上采用 经皮椎间孔镜下髓摘除术疗效更加确切,患者在治疗期间并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医学上推广 [1] 。

  • 标签: 经皮椎间孔 镜下 髓核摘除术 腰椎盘突出症 实际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