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硝唑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人工流产术后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的40例人工流产术后盆腔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硝唑治疗,观察组采用硝唑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40例患者经密切观察后表明,观察组的人工流产术后盆腔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唑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人工流产术后盆腔炎的治疗效果确切。

  • 标签: 塞克硝唑 康妇消炎栓 人工流产 术后盆腔炎 临床疗效
  • 简介:背景:系统性研究指出,长时间大强度运动诱发的可逆性心肌功能障碍与临床心肌抑所出现的心室功能障碍过程有明显的相似性。目的:试图将运动性心肌抑国内外研究进行梳理,为大强度运动与运动风险关系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应用计算机在PubMed和CNKI数据库检索196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与运动性心肌抑相关的国内外文献。检索关键词"exercise,myocardialstunning"OR"exercise-inducedmyocardialstunning"和"运动,心肌抑"或"运动性心肌抑"。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50篇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心肌抑是一种与心肌缺血再灌注相关的心脏功能障碍的现象。关于心肌抑和运动训练关系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运动训练对心肌抑的保护作用上。运动诱发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现心肌抑现象已被证实,且已有研究发现力竭性跑台运动诱发大鼠心肌抑现象。由于运动训练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也被国内外学者广泛研究,因而,运动训练诱发正常人的运动性心肌抑现象应该存在。分析结果,运动性心肌抑现象确实存在,是研究运动风险安全上限的重要概念,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 标签: 心肌顿抑 抗氧化剂 HSP70热休克蛋白质类 运动医学 组织构建 组织工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和研究托拉米、呋米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脑水肿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自发性脑出血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分别使用托拉米和等剂量的吠米联合甘露醉进行脱水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尿量、颅内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颅内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托拉米治疗脑水肿的疗效和降低颅内压的效果均明显优于呋米,而且,托拉米组用药后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明显低于呋米组。可见,托拉米在治疗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脑水肿方面较之吠米,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 标签: 托拉塞米 呋塞米 急性脑水肿
  • 简介:目的研究腹股沟嵌疝急诊手术应用补片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4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79例腹股沟嵌疝行手术修补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纳入的患者分为补片组(39例)和非补片组(40例),分别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和传统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中使用网23例,Lichtenstein16例,均为传统网片。传统疝修补术包括Bassini法22例、McVay法17例、Halsted法1例。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信息。结果补片组与非补片组复发率分别为2.6%和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组术后并发症及平均住院天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股沟嵌疝在未行肠切除的情况下,使用补片是安全的,并且可以降低术后疝的复发率。

  • 标签: 腹股沟 疝修补术 补片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在腹股沟嵌疝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苏北人民医院行腹股沟嵌疝手术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腹股沟嵌疝患者行腹腔镜探查术后,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1例出现腹部切口感染,1例出现阴囊血清肿。随访6~30个月,1例腹股沟斜疝患者复发。结论腹腔镜探查能够明确嵌部位及范围,避免漏诊,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直接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应用肛米索前列醇的预防效果。方法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到本院分娩的产妇中抽取40例,等分成各20例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产妇分娩后以肛的形式使用米索前列醇,对照组产妇分娩后以肌注的方式使用缩宫素,对比分析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及产后2h、24h出血量。结果实验组产后2h、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且术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产后出血以肛的方式使用米索前列醇,能减少产后出血量,预防和降低产后出血率的发生,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预防 产后出血 肛塞 米索前列醇
  • 简介:对比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与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疝的手术效果。分析2009年7月—2015年1月31例腹股沟嵌疝患者行腹腔镜疝修补术(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38例开放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开放组)进行对比分析。腔镜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及尿潴留发生率均少于开放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术后阴囊血肿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复发及感染。腹腔镜治疗腹股沟嵌疝安全、可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费用较高,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 标签: 疝腹股沟 疝修补术 腹腔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科雷氏骨折的临床效果,已达到提高治疗水平的目的,以便该法更好的应用到临床实践中。方法选取我院从2008年11月至2015年4月接诊的60例雷氏骨折(Colle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60例雷氏骨折(Colles)患者进行临床诊断,对患者进行手法复位加小夹板外固定方法治疗。在患者病情缓和时还要开展定期的拜访治疗,期限约为一年。结果患者的总的有效率占到了93.3%,其中治愈36例,对患者有效20例,无效4例。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满意度较高,达到100%。

  • 标签: 手法复位 小夹板固定 克雷氏骨折
  • 简介:分析直肠癌患者施行Dixon手术术中应用雷替曲灌注化疗的安全性。选择青岛市市立医院100例直肠癌患者,其中65例术中应用雷替曲腹腔灌注化疗,35例作为对照。观察患者术后胃肠道恢复、腹腔引流量、吻合口瘘、腹腔以及切口感染、血液生化指标变化情况。实验组和对照组胃肠道恢复时间、腹腔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腹腔化疗未见增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P〉0.05)。两组血常规、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患者施行Dixon手术术中应用雷替曲灌注化疗安全可靠。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化疗 雷替曲塞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丁格穿刺技术行上臂PICC置管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12月接收的行PICC置管治疗患者4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传统组和改良组,传统组给予传统盲穿PICC置管;改良组给予超声引导下改良丁格穿刺技术行上臂PICC置管,对比2组穿刺效果。结果改良组置管成功率显著高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治疗费用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超声导引下丁格穿刺术行上臂PICC置管,可有效提高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塞丁格穿刺技术 PICC置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