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5 个结果
  • 简介:患者卵双生姐妹,均5岁,主诉左侧腹股沟区肿物3个月于2015年3月1日入院,诊断左腹股沟疝。患者既往史及生长发育、喂养史无特殊,母亲在孕期间身体健康,未患疾病,未有毒物药物接触,双亲家族中未见此类患者。查体卵双生姐姐左侧腹股沟区可见一大小2.0cm×1.5cm肿物,呈球形,质软,边界不明显,伴有轻微压痛,平卧位可自行或用手回纳入腹腔,探及外环口宽松,约有1.5cm宽。

  • 标签: 同卵双生 左侧腹股沟区 喂养史 药物接触 外环口 小儿腹股沟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种药物的选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女性骨质疏松腰部疼痛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67例作为样本,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无下腰部疼痛症状,观察组患者均伴随下腰部疼痛。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下腰部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对比情况。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患者腰椎骨密度(0.48±0.05)g/cm2、VAS评分(4.39±0.49)分、SF-36(43.22±5.90)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骨密度降低,是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腰部疼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时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

  • 标签: 老年女性 骨质疏松 腰部疼痛
  • 简介:摘要 : 引起胚胎停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孕妇妊娠条件、疾病与营养、内分泌、有害环境、生活习惯及生理卫生等因素,其中营养因素是最主要和最可控的人为因素。孕前备孕夫妇服用备孕营养素,孕早期孕妇服用孕早期营养补充剂,都能有效减少胚胎停发生的几率。

  • 标签: 胚胎停育 原因 预防 备孕营养素 孕早期营养补充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院于1999年1月~2003年10月采用息通及醋酸泼尼松龙局部封闭随机双盲法治疗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性疾病,对病人按单双日分组。操作由固定的两位医务人员完成。对该实验研究进行回顾性总结。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同息通 治疗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生理状态下,气主煦之,血主濡之;筋附骨,骨撑筋,他们的生理功能及结构特点决定了气与血,筋与骨之间,气与筋优先,血与骨依从的主次关系,这是维系气与血、筋与骨和合的前提和基础。在病理状态下,气血的平衡、筋骨和合状态失调紊乱时,在急性损伤状态下,无论是气血俱伤或夺气失血,还是在筋骨严重损伤时,应以气血筋骨并重对待;而对于慢性的气病血病、气血病以及筋骨病损状态,应秉持“气血病气优先,筋骨病筋优先”的观点进行辨证治疗,这样有助于早期理清思绪,发现病机,提高临床疗效,故本文主要目的在于提示中医临床工作者对“气病、筋伤”的高度重视。

  • 标签:
  • 简介:患者男,60岁,因发现右腹股沟区可复性包块7年于2010年11月1日入院。人院前7年患者无意问发现右腹股沟区一包块,约拇指头大小,无压痛,可还纳,逐年增大,体力劳动后有隐痛。门诊以“右腹股沟斜疝”收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3次/分,右腹股沟区扪及一约4cm×3cm大小的包块,质软,平躺时缩小,手推可还纳。

  • 标签: 腹股沟直疝 股疝 同侧 男性 腹股沟区 右腹股沟斜疝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1例以偏身投掷症为表现的急性脑梗塞的病例报道,并结合相关报道,分析偏身投掷症的发病机制、病变部位及治疗。方法报道了本院诊治的1例病例,并检索相关报道,进行临床总结。结果本文报道了1例急性脑梗塞病例,急性期出现左侧肢体瘫痪,右侧肢体反复投掷样运动,经脑梗塞常规治疗及普萘洛尔10mg口服后投掷样运动消失,结合相关报道及文献,考虑病变部位为基底神经节尾状核、壳核、纹状体等部位。结论急性脑梗塞可出现病变侧偏身投掷症,当安定类药物不能控制症状时,可以尝试选用普萘洛尔治疗。

  • 标签: 急性脑梗塞 偏侧投掷症普萘洛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病异护理论下辨证护理在骨科围手术期的应用及对术后恢复、心理弹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120例骨科围手术期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病异护理论下辨证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并发症,以及护理前后心理弹性、创伤应激障碍、腰椎功能。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疼痛、肿胀、瘀斑、面白、肢软、尿赤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同病异护理 辨证护理 骨科术后 应用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辨证护理应用于骨科临床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1月12月到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骨折患者中选出40例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20例。分别将辨证护理和常规护理应用在两组患者的护理之中,统计经过不同护理以后者的恢复所需时间、疼痛程度、焦虑和抑郁情绪、睡眠条件、生活质量、骨折并发症与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等,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对比。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相比对照组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愈合时间也明显比对照组提前。两组患者的VAS、HAMA、HAMD、PSQI等评分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的转变效果更为显著。两组患者的SF-36生活质量评分之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虽然两组患者都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改善更为显著。④观察组经过辨证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概率明显比经过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更低。结论病异护理论下辨证护理应用于骨科术后,可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减轻机体创伤后应激,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同病异护理论 辨证护理 骨科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是基于胚胎停的原因窥探其护理模式。方法:随机选取在 2016 年 3 月 -2017 年 3 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胚胎停患者 100 例资料继续拧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导致胚胎停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感染、染色体异常以及血型不符等。最终得出结论:母体自身疾病是造成胚胎停的主要原因,我们应该不断创新护理模式,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肛瘘切除术外剥内扎术联合治疗肛瘘混合痔并发的疗效。方法:此次研究开展时,选取研究对象70例,均是我院收治的肛瘘混合痔并发患者,已征得其同意,自愿参与研究。本次以对照实验形式进行研究,将70例患者随机分配为2组,即对照组、观察组,于对照组内行肛瘘切除术治疗,观察组中则实施肛瘘切除术、外剥内扎术联合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从疗效分析看,观察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28%、82.85%,观察组疗效更优(P<0.05);从手术指标看,观察组均较优(P<0.05)。结论:肛瘘切除术与外剥内扎术联合用于治疗肛瘘混合痔并发症有理想效果,并且手术安全性高、术后恢复速度快。

  • 标签: 肛瘘 混合痔 肛瘘切除术 外剥内扎术 疗效
  • 简介:背景: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近端骨折是一种较为少见的损伤,漏诊率高,尚无统一标准的内固定方式。目的:探讨接骨板系统治疗侧股骨干合并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6例侧股骨干合并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男11例,女5例;年龄17-60岁,平均(36.2±10.7)岁;交通伤12例,高处坠落伤4例;闭合性骨折14例,开放性骨折2例(GustiloⅡ型1例,Ⅲ型1例)。入院后即刻确诊股骨近端骨折13例,延迟诊断3例,延迟时间为5-6d。全部病例均采用接骨板系统(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联合重建锁定接骨板或空心钉)固定治疗。结果:手术时间为135-231min,平均(179.7±26.3)min;术中出血量为430-575ml,平均(497.8±40.1)ml。除1例失随访外,其余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9-30个月,平均(16.2±6.1)个月。14例股骨近端骨折于术后3-6个月获得骨折愈合,平均(4.2±0.9)个月;1例股骨颈骨折术后9个月仍未愈合,行股骨转子间外翻截骨后5个月愈合。14例股骨干骨折于术后3-7个月获得骨折愈合,平均(5.1±1.1)个月;1例股骨干骨折术后9个月骨折仍未愈合,经再次手术内固定并植骨后4个月愈合。末次随访的Friedman-Wyman功能评分:优9例,良5例,差1例。术后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1例,股骨颈内翻畸形1例,股骨颈骨不连1例,股骨干骨不连1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结论:侧股骨干合并股骨近端骨折相对较少,漏诊率和延迟诊断率较高,且治疗复杂。应用接骨板系统治疗侧股骨干合并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良好。

  • 标签: 股骨干骨折 股骨近端骨折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 重建锁定接骨板 空心钉
  • 简介:测得血压值是围手术麻醉期正确调整手术患者生命体征最主要指导数据。我们随机对同时同上臂测得无创血压(NBP)及有创血压(ABP)数值中发现有一定误差,这对实情判断有帮助,应当重新认识。

  • 标签: 无创血压值 有创血压 生命体征 围手术 麻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