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再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低温治疗常用于心肺复苏后病人、颅脑损伤及重型颅脑手术后病人[2]、低温麻醉病人、高热惊厥或超高热病人、感染中毒性休克早期病人及颅内感染等病人。通过对18例低温治疗病人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低温治疗病人的护理要点为呼吸监护及护理、循环监护及护理、体温监护、体位护理、降温及复温护理等提高了病人生存质量[1],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为什么在家休假时,感到身心放松,而一回到单位,就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负重感、压抑感?”前段时间,我们在值班时,一位刚休完假回到部队的士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们观察了很久.其实,这种感觉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每当我们遇到高强度的外界刺激,比如突然听到一阵强烈的鞭炮声、音响声,往往会被“吓一跳”。

  • 标签: 紧张状态 官兵 身心放松 压抑感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方法治疗甲炎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2013年1月到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炎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合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给予甲状腺组织局部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布洛芬或者芬必得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局部注射药物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后颈咽痛好转率、反射性疼痛好转率、甲状腺肿大好转率均达100.00%,两组比较无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甲炎发生甲减率为10.00%,对照组甲炎发生甲减率为30.00%,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口服药物治疗方法,局部注射用药能够有效治疗甲炎患者,可以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局部注射 地塞米松 亚急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功能减退
  • 简介:摘要对69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经过治疗和积极护理、合理用药以及健康教育,好转率达100%,未发生死亡。结果表明高血压性心脏病人临床上必须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各种并发症及加强护理和健康教育,才能保证治疗效果,提高患者幸福指数。

  • 标签: 高血压 心脏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急诊修复小腿远端及踝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本治疗组收治小腿远端及踝部皮肤缺损创面18例,其中其中摔伤3例、交通事故伤6例、机器绞伤3例、重物压砸伤6例。其中小腿远端12例,踝部6例。其中伴有肌腱或跟腱外露4例、伴有胫骨骨折外露8例、伴有踝关节脱位外露6例。均采用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急诊修复,供瓣区给予中厚皮片植皮修复,术后随访观察6个月-24个月。结果18例皮瓣中完全成活16例,部分坏死2例,部分坏死皮瓣待其血运稳定后给予扩创VSD,二期植皮修复。成活后的皮瓣远期随访质地比较柔软,蒂部稍臃肿,皮瓣外观满意,无例发生骨髓炎及肌腱、跟腱坏死,足踝肌腱、跟腱活动满意。结论胫后动脉内踝上穿支皮瓣急诊应用可以降低急诊手术风险,避免长期骨关节、肌腱外露感染坏死,是修复小腿远端及踝部皮肤缺损良好方案之一。

  • 标签: 胫后动脉低位穿支皮瓣 小腿 足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脑梗死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糖尿病性脑梗死的患者88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其主要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节、康复训炼、定期检查、戒烟酒、心理状态护理干预,两组患者进行比较观察护理干预的影响效果。结果研究组规律服药的完全遵医率占50%,对照组完全遵医率占29%。研究组的Barthel指数为75±10;对照组Barthel指数为40±10,有显著性差别意义(t=7.56,P<0.01)而且观察组的患者血糖控制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对于糖尿病性脑梗死的患者的治疗效果所提高,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 标签: 护理干预 糖尿病性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对妊娠期合并临床甲减患者进行甲状腺激素治疗时的剂量调整方法。方法选取100例妊娠期合并临床甲减患者,依据是否存在甲状腺疾病史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观察两组治疗药物的使用剂量情况及其对患者的甲状腺素的相关影响。结果经研究,两组治疗中的初始剂量、药效达标时的使用剂量和相应的达标时间以及在治疗的最后阶段所补充的药物剂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确诊的妊娠期合并临床甲减患者,需要及时地对其进行甲状腺激素的补充治疗,并要全面地观察患者的症状的变化规律,及时调整药物的使用剂量。

  • 标签: 妊娠 亚临床甲减 甲状腺素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7-0029-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老年脑梗死甲状腺激素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58例作为急性脑梗死组为A组,老年急性脑梗死合并临床甲减患者58例作为脑梗死合并SCH组为B组,健康体检者58例作为对照组为C组,观察三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情况,血脂水平情况,同时对三组患者的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合并SCH组血清s-TSH水平高于急性脑梗死组及对照组(P<0.05);脑梗死合并SCH组TC、TG、LDL-C水平均高于急性脑梗死组及对照组(P<0.05),而HDL-C的比较中,脑梗死合并SCH组较急性脑梗死组及对照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比较中,脑梗死合并SCH组较急性脑梗死组及对照组明显增厚,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anti-TPO的比较中,脑梗死合并SCH组水平异常的例数明显多于急性脑梗死组及对照组,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脑梗死合并SCH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急性脑梗死组,急性脑梗死组BDNF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合并SCH可使脑梗死患者血清BDNF水平降低、s-TSH水平升高,可导致TC、TG、LDL,可能是减缓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原因之一.关键词临床甲减;甲状腺激素;血脂;脑梗死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382-02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