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发生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在我院接诊的130例肝胆手术后发生患者,根据患者临床护理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65),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时间进行调查,并做统计处理。结果在接受不同护理情况下,两组肝胆手术后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引流时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肝胆术后后患者整体护理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恢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引流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肝胆术后 胆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肝胆手术出现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4月期间收治的84例肝胆手术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46例,行综合护理方法,对照组28例,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焦虑指数、治愈时间、并发症以及患者满意度上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例并发症,满意度97.82%,对照组6例,满意度31.57%,实验组临床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肝胆手术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病情,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胆手术 胆瘘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腹壁疝修补术后补片迟发性深部感染去除感染补片后肠的发生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2003年2月至2014年4月共36例腹壁疝无张力修补术后补片迟发性深部感染患者,其中5例去除感染补片术后发生肠,对这5例肠发生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相关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者术前均无肠症状,影像学检查也未见明显肠,去除感染补片术中也未发现明显肠,但均在手术去除感染补片24~72h后引流管发现肠液,证明肠发生,肠量约为(15—40)ml/d。发生肠后5例患者均未手术,在给予充分引流、抗感染、营养支持后痊愈,随访3个月未见异常。结论补片迟发性深部感染去除感染补片后发生微小肠,其发病原因可能与补片对肠管的侵蚀有关,但也不能排除手术操作因素。治疗以保守治疗为上,充分引流后多能自愈。如何预防的关键是防止补片对肠管的侵蚀。此外去除感染补片术中应仔细操作,避免损伤肠管。

  • 标签: 手术后并发症 疝修补术 感染 肠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对动静脉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早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早期护理干预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早期护理干预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舒胶囊联合消炎利片治疗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以随机分组的形式将其划分为单药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分别予以消炎利片、舒胶囊+消炎利片治疗,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两组疼痛症状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100.00%)较单药治疗组(87.50%)高,P<0.05;联合治疗组的疼痛持续时间均少于单药治疗组,P<0.05。结论在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患者中应用舒胶囊联合消炎利片治疗有着明显的效果,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胆舒胶囊 消炎利胆片 肝胆湿热型慢性胆囊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胰腺手术后胰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和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为期,挑选31例采用手术方法治疗胰腺疾病的患者,其在术后均确诊并发了胰。根据患者并发症情况为其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其中共有23例采用非手术治疗,另外8例则采用手术治疗。结果采用非手术治疗方法的23例患者中,共20例在发病后30d内治愈,另外3例患者则在发病后100d内治愈。8例手术患者中共5例采取胰瘘管空肠吻合手术,另外3例则开展胰切除手术,所有患者术后效果较好。结论绝大多数胰均可在非手术治疗100d内痊愈,如患者超过该时间内仍未痊愈则需要开展手术治疗。

  • 标签: 胰腺手术 胰瘘 综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