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婴幼儿器官功能发育不完善,免疫力低,对外界适应力较差,易患呼吸道感染。夏天气温高,空调使用不当引起的通风差、室内外温差过大等都可能引起幼儿发烧,本文中笔者详细叙述了幼儿发烧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以此能够提出建设性意见。

  • 标签: 幼儿 发烧 治疗方法 探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幼儿急疹的症状及治疗方法,探讨幼儿急疹的护理措施,减少对幼儿的损伤。方法护理措施有卧床休息、对高热的处理、皮肤的护理、饮食营养、一般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幼儿急疹对患儿的损伤,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对发生幼儿急疹的患儿实施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有效减少并发证的发生。

  • 标签: 幼儿急疹 症状 护理
  • 简介:摘要: 龋齿为小儿的常见病、多发病,如果 龋齿如不及时治疗,除引起患牙疼痛,咀嚼不便外,进一步发展可致患牙丧失,影响儿童的消化能力,有时还可继发牙髓炎和牙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因此,防龋工作应从小抓起,重在预防,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治助防,以防促治”的指导思想。本文仅就儿童龋齿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由此探讨儿童龋齿的预防对策。

  • 标签: 幼儿 龋齿 病因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阐述幼儿保健方法,观察幼儿保健工作对幼儿成长的影响。方法选取参与本园保健活动的幼儿5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未参与活动的幼儿56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由家长采用常规方法喂养及保健,观察组将健康教育、生长发育监测、疾病筛查与预防、体格锻炼及饮食指导联合应用到幼儿保健中,观察保健效果。结果观察组幼儿体格评分(98.6±1.5)、运动评分(97.9±2.0)、年患病人次评分(96.5±1.5),与对照组相比,优势显著(p<0.05)。结论应从健康教育、生长发育监测、疾病筛查与预防、体格锻炼、饮食指导等角度,积极开展幼儿保健工作,提高幼儿的发育水平,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 标签: 幼儿保健 生长发育监测 疾病筛查与预防 体格锻炼
  • 简介:摘要雾化吸入主要是利用雾化装置使得药物转变为细小的雾粒,并悬浮于空气中,达到湿化呼吸道粘膜、解痉、祛痰、抗炎等效果,属于全身治疗的补充方案,另外,该类方式也是一种局部用药方案,具有给药剂量少、定位准确、不良反应小、使用方便等优势。本文从雾化吸入方式、环境准备、雾化吸入时间、雾化吸入频次、药物选择、体位摆放等方面总结了0至3岁年龄组的婴幼儿雾化吸入的护理现状,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雾化吸入 婴幼儿 护理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理念在围术期的运用,为提高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使患儿安全舒适度过围术期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230例同手术病种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15。实验组115例患儿,男66例,女49例,年龄在3-6岁间;对照组115例患儿,男63例,女52例,年龄在3-5岁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均实施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紧张缓解率、住院时间、患儿及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紧张缓解率达97%,平均住院时间为3天,患儿及家属满意度为99%;对照组患儿紧张缓解率达88%、平均住院时间为5天,患儿及家属满意度为8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给予围术期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可改善临床效果,提高患儿紧张缓解率,降低住院时间,提高患儿及家属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幼儿 围术期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66例婴幼儿湿疹患儿分为对照组(马来酸氯苯那敏片治疗)及观察组(除湿消疹汤)治疗各33例,7d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细胞因子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治疗婴幼儿湿疹可取得理想的疗效,值得作为优选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 婴幼儿湿疹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和观察婴幼儿卡介苗接种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于2016年7月1日到2016年9月1日之前入院接种卡介疫苗的婴幼儿共79例,记录和观察针对这79例的婴幼儿在卡介苗接种前后的护理及其效果。结果优质护理对于婴幼儿卡介苗接种成功而言是具有正向的作用的。结论针对婴幼儿开展卡介疫苗接种应该施以正确的护理。

  • 标签: 婴幼儿 卡介苗接种 护理效果 观察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健康教育管理中心的工作开展当中,护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2月在本健康教育管理中心接受体检的98例体检者为基本对象,根据健康教育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分成为常规组与改良组,常规组体检者接受常规性质的健康教育,改良组体检者则接受全面、科学的护理健康教育,对两组体检者对于护理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改良组体检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两组体检者的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健康教育管理中心的体检者教育中,护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护理 管理中心 效果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的检测结果,以便更好的为临床诊断婴幼儿腹泻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教学医院 2015 年 2 月 -2016 年 3 月接受治疗的腹泻患儿 160 例,对婴幼儿腹泻的病原微生物检验结果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 由轮状病毒感染所导致的腹泻的婴幼儿 121 例,占总例数的 75.63% ;患儿因痢疾而出现腹泻症状的婴幼儿有 37 例,占总例数的 23.13% ;其他并不十分明确的原因导致婴幼儿腹泻的有 2 例,占总例数的 1.25% 。在 160 例患儿中,年龄< 6 个月的有 30 例,年龄在 6 个月 ~3 岁的有 109 例,年龄在 3~6 岁的有 21 例,将不同年龄段患儿检测出的轮状病毒阳性率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通过对婴幼儿腹泻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结果得出轮状病毒感染是导致婴幼儿腹泻的最主要原因,且婴幼儿的主要发病年龄在

  • 标签: 婴幼儿 病原微生物检验 轮状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探究婴幼儿腹泻病因与抗生素指征。方法选取2014年03月~2017年03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8例腹泻婴幼儿作为研究对象,分析68例婴幼儿腹泻病因与抗生素指征。结果68例腹泻婴幼儿中,非感染因素占70.59%,感染因素占29.41%,两者相比较,差异比较明显(p<0.05),非感染因素中,食物性腹泻所占比例(44.12%)与症状性腹泻、过敏性腹泻、其他非感染因素所占比例相对比,差异比较明显(p<0.05),感染因素中,轮状病毒肠炎所占比例(50.00%)与细菌性肠炎、细菌性痢疾、寄生虫感染、真菌性肠炎、伤寒、其他感染因素所占比例相对比,差异比较明显(p<0.05);符合抗生素指证而需要应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占8.82%。结论婴幼儿腹泻的病因有多种,遵循抗生素指征合理用药十分重要。

  • 标签: 婴幼儿 腹泻 病因 抗生素指征
  • 简介:摘要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对肺部疾病的诊治已得到普遍证实,儿科领域已广泛应用,且安全有效,通过获取肺泡内液体对病原学鉴定,细胞及非细胞等分析,为指导临床用药、疾病诊治、了解病情变化提供依据和参考。现将其在婴幼儿肺部疾病应用中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BALF 婴幼儿 肺部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龋齿预防工作中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健康教育在龋齿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参考某院在 2015年 8月 -2017年 3月之间接收的参与龋齿检查的儿童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共随机抽取儿童 112例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儿童 56例实施常规的龋齿预防工作;研究组儿童 56例在常规的预防工作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通过对比两组儿童的龋齿预防效果,探究健康教育在龋齿预防工作中的可行性以及预防效果。结果 经过对比之后发现研究组儿童中出现龋齿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儿童之间的龋齿数量相比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且研究组儿童对于牙齿的健康护理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数据比较有明显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健康教育对于龋齿的预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儿童在接受健康教育之后,能够有效的掌握正确的牙齿护理方法,有助于儿童的牙齿健康。

  • 标签: 健康教育 龋齿 预防 效果
  • 简介:摘 要: 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基础环节,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途径,但是目前我国全科医师严重匮乏,全科医学教育严重“不作为”,如从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素质现状可以看出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存在非常大的“作为”空间,特别是国家政策要求及办学实践充分证明临床医学专科教育在全科医学教育体系中是“应为”的,而由“应为”蜕变为“可为”,各专科层次医学院校必须找准“创新理念”、“改革学制”、“整合资源”三个着力点,助推其实现目标。  关键词: 全科医学教育 ; 临床医学 ; 专科教育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社区儿童保健医生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知识干预效果 ,并总结相关经验。 方法: 对 附近相邻几个社区的 160 名社区儿童保健医生分为两组进行跟踪走访,其中观察组 80 人,接受过营养学方面的培训。对照组 80 人,未接受过营养学方面的培训。观察他们对于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及喂养效果,并进行相关统计。 结果: 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分别的反馈情况也具有明显的统计差异。 结论: 观察组的喂养知识掌握情况及喂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当社区儿童保健医生接受过营养学方面的培训,则对于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方面的技能会比较娴熟。

  • 标签: 社区儿童保健医生 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知识 干预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给予婴幼儿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在防疫中预防轮状病毒肠炎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4年 5月— 2016年 9月在我院建立档案的 176例婴幼儿,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88例,观察组幼儿给予轮状病毒活疫苗口服,对照组幼儿未给予轮状病毒活疫苗口服,观察两组幼儿的轮状病毒肠炎发生、治疗情况。结果:疫苗接种后两组幼儿轮状病毒肠炎的发病率及重度临床症状发生率对照组均明显高于观察组( P<0.01);且两组患儿的患病总时间及治疗总费用比较观察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给予婴幼儿轮状病毒活疫苗口服对预防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明显。

  • 标签: 轮状病毒活疫苗 轮状病毒肠炎 社区防疫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的急诊/亚急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动脉导管未闭婴幼儿70例,进行蘑菇伞封堵术,观察治疗效果以及手术前后的主动脉压、肺动脉压、超声心动参数。结果69例婴幼儿封堵成功,成功率为98.6%,其中有1例婴幼儿转外科,并取出封堵器,进行手术结扎。术前的主动脉压、肺动脉压、超声心动参数与术后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导管介入直径≧5mm治疗幼儿动脉导管未闭,取得的效果显著,更有效、更安全,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婴幼儿 动脉导管未闭(PDA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封堵器 介入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儿科共收治136例毛细支气管患儿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儿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的西医治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消失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儿经有效性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明显要快于对照组,住院天数也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5.5&,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可快速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缩短病程和住院天数,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