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高血压左室肥厚以及进一步出现心力衰竭后窦性心律震荡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探讨。方法将58例高血压患者按照是否合并左室肥厚和心力衰竭分为三组,分析三组之间震荡起始(TO)和震荡斜率(TS)变化。结果与单纯高血压组相比,高血压左室肥厚组TO增加(P<0.05);合并心力衰竭组TO增加更显着、TS减低,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三组TO和TS比较,均P<0.01)。结论高血压左室肥厚,尤其是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窦性心律震荡减弱。窦性心律震荡可应用于高血压心脏损害相关人群猝死危险的评价。

  • 标签: 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心力衰竭 窦性心律震荡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重症肺炎患儿发生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并总结临床处理方法,为临床防治重症肺炎心律失常给予参考和借鉴。方法以2010年3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重症肺炎发生心律失常患儿39例、同期肺炎无心律失常患儿50例为研究对象。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心肌酶谱、低血钾情况,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合并心律失常患儿与未合并心律失常患儿的性别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合并心律失常组患儿的年龄更低,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低血钾的比例更高,与未合并心律失常比较,p<0.05;合并心律失常组患儿心肌酶谱与未合并心律失常组患儿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肺炎合并心律失常患儿的年龄小,临床症状严重,心肌酶谱变化大,需要临床医生高度重视,并积极给予综合处理。

  • 标签: 重症肺炎 心律失常 心肌酶谱 治疗
  • 简介:乌头碱,为剧毒的双酯型生物碱。中毒量:0.2mg,致死量:3-5mg。含有乌头碱的药物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搜山虎、铁棒锤、落地金钱、血乌、黄花乌头等。我国民间广泛用含乌头碱的中药泡酒饮或炖肉食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腰痛及其他关节疼痛等病症,应用不当可致乌头碱中毒。

  • 标签: 乌头碱 中毒 心律失常
  • 简介:目的观察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过程中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昆明市延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0年以来需要行颈内静脉穿刺插管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在穿刺前、穿刺过程中应用心电监护仪观察患者心律失常情况并实时记录,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及血气分析、电解质、肾功能情况,观察局部麻醉效果、穿刺是否顺利、穿刺导丝进入长度情况,分析心律失常与相关观察因素的关系。结果29/100(29%)在穿刺过程中出现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导丝进入血管的长度有关(P〈0.05),而与年龄、身高、局部麻醉效果、穿刺顺利与否及电解质、PH值、动脉氧分压、氧饱和度等无关。心律失常多表现为房性及室性早博,以房性早博多见。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穿剌插管过程中有较高的心律失常发生率,而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导丝过深插入有关,避免过度插入导丝可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

  • 标签: 血液透析 颈内静脉 心律失常 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快速心律失常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组(观察组)和单用胺碘酮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0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并观察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2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起效时间短、下降幅度大(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律失常 胺碘酮 美托洛尔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疗效,为合理制定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方案提供高质量证据。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2012年第3期)、CBM、CNKI、VIP及WanFangDate数据库,全面收集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3年1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RCT,44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胺碘酮组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术后RA的总发生率[RR=0.60,95%CI(0.48,0.74),P〈0.00001]和室颤发生率[RR=0.47,95%CI(0.26,0.85),P=0.01],且不影响溶栓术后冠脉再通率[RR=1.00,95%CI(0.88,1.15),P=0.94],但不能降低术后病死率[RR=0.33,95%CI(0.10,1.09),P=0.07]。结论现有证据表明,胺碘酮能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术后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但未能降低病死率。受纳入研究质量和数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更多高质量RCT结果加以验证。

  • 标签: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治疗 再灌注 心律失常 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