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非达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体内可生成仍具活性的代谢物OP-1118。发酵效价测定卡赛帕克C18MGⅡ液相色谱柱(4.6×250mm5µm),甲醇-0.1%甲酸(6040),检测波长为228nm,流速为1.0ml/min,柱温为25℃。本实验对非达霉素高产菌株选育并通过不同碳源、麸质粉使用量等以发酵效价为指标对非达霉素发酵工艺进行研究。

  • 标签: 非达霉素 工艺 研究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实现现代医学技术发展的同时也更加重视中医制药技术的发展。作为我国传统医学文化,中医在我国医疗历史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更是成为了外国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中医制药技术自成一脉,体现出不同的技术原理与体系,只有掌握中药发酵制药技术要点才能够提高中药生产的效率,促进我国传统医药文化的发展与发扬。发酵作为中药重要的炮制方法之一,人们在传统中药炮制方法的技术基础上研究开发了现代中药发酵技术,该技术结合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原理,能够有效提升中药制作的效率,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起到增强重要活性、提高中药资源利用率等作用,促进我国中药制作产业的发展。本文将从中药发酵配药技术的特点、传统中药发酵制药技术、现代中药发酵制药技术以及中药发酵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相关论述,以供参考。

  • 标签: 中药发酵 技术特点 技术应用
  • 简介:【摘要】为分析在护肤领域人参发酵产物的使用潜力,人参通过植物乳杆菌进行发酵发酵过滤后制成人参发酵滤液。其主要作用是修复免疫力低下导致的皮肤损伤。人参中还含有总皂苷,利用生化实验证明人参中的总皂苷对于皮肤细胞具有抗凋亡的作用,观察总皂苷以及人参发酵对皮肤免疫功能、抗氧化、抗疲劳、脂代谢的影响。本文通过使用乳酸菌对人参做发酵处理,实现人参本有皂苷转化为稀有皂苷,提取人参发酵滤液以及人参稀有皂苷,研究人参对修复皮肤的作用。本文对人参发酵滤液的皮肤修复作用予以综述。

  • 标签: 人参 发酵滤液 总皂苷 皮肤修复 药物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制药过程当中,企业往往会考虑到生产成本的问题,为了减少药品生产的成本,通常需要对各种技术进行开发和革新。提升发酵技术对于减少企业的成本消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发酵技术创新被认为是制药企业节省成本的关键环节。因此,需要在发酵工艺的优化方面付出更多的精力,笔者主要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对制药企业的发酵工艺优化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制药企业 发酵工艺 成本节约
  • 简介:目的:开发具有特异性杀虫谱特性的Bt菌新株系,促进Bt菌制剂的更新换代,减缓抗性发生。方法:在前人对摇瓶培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培养基成分、通气量和pH等操作条件,检测不同条件对菌体生长量、芽孢及伴孢晶体形成的影响,对中国BtKen—Ag这一新的优良菌株发酵罐间歇发酵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结果:中国BtKen—Ag发酵发酵最佳工艺条件:发酵温度维持30℃,发酵前期,控制pH为7.0,用较大的通气量1∶2.Ovvmin;发酵后期不控制pH,并适当减小通气量为1∶0.5vvmin。这样就使得发酵前期菌体达到75亿/ml的较高浓度,发酵后期则实现了菌体向芽孢转化的高转化率98%以上。结论:初步得出适于该菌发酵的最佳工艺,为该菌制剂的生产应用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芽孢杆菌 苏芸金杆菌肯尼亚亚种 发酵培养 PH值控制 溶氧控制
  • 简介:摘要:生物发酵过程控制与检测技术是此次研究的中心,首先对生物发酵过程控制与检测基本内容进行介绍,其次明确了未来生物发酵过程控制与检测技术优化的方向与先进技术的引入,目的在于提高生物发酵过程控制与检测技术水平。

  • 标签: 生物发酵 温度控制 pH值控制 细胞-环境信号转导调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情况。方法选取对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下呼吸道感染的老年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取患者痰标本,进行病原菌鉴定及药敏实验分析。结果老年下呼吸感染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120例患者共检出17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共有38株,占比21.35%;革兰阴性菌140例,占比78.65%。在120例患者共检出17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阳性菌共有38株,占比21.35%;革兰阴性菌140例,占比78.65%。革兰阳性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糖菌最多,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弗氏志贺菌及沙门菌属占比最多。革兰氏阴性菌药敏实验表明,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对其敏感性达到了100%。结论针对老年下呼吸道感染医务人员应做好病原菌的检测及药敏实验分析,从而更好的指导医师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治疗效果,提高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下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分析 耐药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科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种类及耐药性。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114例眼科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感染病原菌种类和药敏试验,病原菌培养和鉴定严格按照临床细菌学检验技术规范执行,药敏试验利用KB法,相关数据采用CLSI评价。结果114例眼科感染患者的脓液中培养出133株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68株,革兰阳性球菌55株,真菌10株。绝大多数病原菌具备抗药性。结论眼科感染性疾病的病原菌种类繁多,且抗药性明显。

  • 标签: 眼科 感染性疾病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目的探讨丽水地区非结核分枝杆菌(NTM)菌种分布特点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丽水地区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的株,用PNB/TCH生长试验初步鉴定菌种,利用基因芯片对分离的NTM作进一步菌种鉴定;对鉴定为NTM的菌株采用比例法进行6种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共分离鉴定分枝杆菌属671株,其中NTM81株(12.07%)。NTM共检出9个菌种,以胞内分枝杆菌、鸟分枝杆菌和龟.脓分枝杆菌为主,占比分别为59.26%、16.05%和9.88%。NTM耐药率总体较高,特别是龟一脓分枝杆菌和戈登分枝杆菌对6种药物全部耐药。结论NTM的耐药率高,根据药敏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非结核分枝杆菌 菌种鉴定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红花应用芽孢杆菌发酵炮制对溶血栓药效的影响。方法将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诊治的66例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单盲法分组,每组33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均相同,对照组溶血剂中的红花不作处理,观察组用芽孢杆菌发酵法炮制红花,对疗效做出分析。结果 观察组血栓长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优球蛋白溶解时间、纤维蛋白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中药红花 芽孢杆菌 发酵炮制 溶血栓 药效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基因芯片检测应用在分枝杆菌菌种的鉴定以及结核耐药基因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采集的158例痰涂片检测为阳性的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将采集的患者痰液标本进行基因芯片检测鉴定以及使用全自动分枝杆菌检测系统(BD BACTEC MGIT 960,以下简称“MGIT-960”)培养,并实施耐药性检测分析。对比不同方法的一致性。 结果:RFP检测中,124例患者样本内通过基因芯片法与培养法结果相同均为115例:以MGIT-960培养为参考,基因芯片法准确定为92.7%、灵敏度为79.3%、特异性为96.8%、Kappa为0.790;INH的检测中,124例患者样本内通过基因芯片法与培养法结果相同均为98例,基因芯片法准确定为88.3%、灵敏度为78.1%、特异性为92.4%、Kappa为0.712。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 结论:利用基因芯片检测能够精准地鉴定出菌种类型以及耐药基因检测,且与MGIT-960培养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基因芯片 分枝杆菌 菌种鉴定 耐药基因 肺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本院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情况,为医生选择合理有效的抗生素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方法对酒钢医院呼吸内科2015年1-10月份送检的痰标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746份送检痰标本中检出阳性为427例,其中革兰氏阴性杆菌有300例(70.3%)。以肺炎克雷伯氏菌最多,为70例,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以及其他革兰阴性杆菌。结论统计本院的耐药率可为临床医生提供资料,更好的选择合理有效抗生素。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抗生素 病原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 3年来医院感染病原菌的构成分布和病原属性,为感染性疾病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临床感染患者标本中分离的 726株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离出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 78.1%)为主,排列在前 5位者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白色假丝酵母菌。结论:当前临床感染性细菌分布的重要特征是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逐渐代替传统致病菌成为主要病原菌,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

  • 标签: [] 临床感染 病原菌分布
  • 简介: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常见非发酵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常规方法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用kirby-Bauer法进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56株非发酵菌中分离率居前3位的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51.6%,不动杆菌属占18.0%,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占10.2%,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为6.8%~70.0%,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米卡星耐药率低;不动杆菌属的耐药率和铜绿假单胞相似;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耐药率为19.2%~84.6%,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他啶、头孢吡肟耐药率低,其他均存在较高耐药率。结论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是引起医院感染主要的非发酵菌,对多种抗菌药物存在高耐药率,应加强临床病原学检测,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减少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非发酵菌 药敏试验 耐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