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院自1961~1994年共手术治疗跟腱断裂80例,其中62例获3~33年随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2例中,男57例,女5例。年龄7~65岁。左侧25例,右侧37例。新鲜损伤52例,陈旧性损伤10例。开放伤13例,闭合伤49例。手术方法共有5种:①8字缝合对端吻合法8例;②两条腱膜瓣下翻修复30例;③腓骨长腱转位修复2例;④倒'V-Y'形延长加对端吻合10例;⑤对端褥式缝合12例。术后并发切口感染6例,其中2例出现皮肤坏死和跟腱液化,经用两条腱膜辦下翻法修复所缺损跟腱,局部皮瓣转移覆盖创面而愈合;另3例经间断换药于术后35~45天逐渐愈合。发生跟腱断裂6例,均经再次手术修复跟腱而愈合。

  • 标签: 跟腱断裂 外科手术 远期疗效
  • 简介:   【摘要】目的:对跟腱断裂诊治的分析和总结。方法:选取2018年至2022年在我院收治的5例跟腱断裂病例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研究。结果:2例治愈,1例存在功能障碍,1例皮肤不愈合,1例严重感染跟腱外露。结论:医务人员在进行跟腱断裂的诊治过程中,要早诊断,及时手术,兼顾患者年龄,积极防止并发症,提高跟腱断裂的治愈率。

  • 标签: 跟腱断裂   诊治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跟腱断裂患者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策略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20例跟腱断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手术完成后,对患者实施术后护理与康复指导,对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护理后优占(16/20)80.0%,高于护理前优(1/20)5.0%,护理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跟腱断裂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后,需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合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提供康复指导,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跟腱断裂 术后护理 康复
  • 简介:目的总结采用阔筋膜移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对16例患者采用阔筋膜移植修复陈旧性跟腱断裂并随访。结果全部病例均经2~3年(平均28个月)的随访,按Amer-Lindhohm评定标准判定,临床优良率达93.8%。结论阔筋膜移植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方法。

  • 标签: 阔筋膜移植 手术治疗 陈旧性跟腱断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跟腱断裂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35例跟腱断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治疗,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5例患者,随访24个月,未出现1例在断裂者,优良率为97.14%(34/35),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仅1例出现排异反应,经治疗后痊愈。结论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跟腱断裂,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异体肌腱 跟腱断裂 移植 修复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运动康复治疗跟腱断裂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跟腱断裂术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运用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运动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随访10~20个月,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较高,并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将运动康复治疗运用在跟腱断裂术中,不仅可以降低出现再次断裂的风险,还能使疗效得到明显提高,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跟腱断裂 运动康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跟腱微创缝合法在跟腱开放性断裂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 我科收治的 35例跟腱开放断裂患者手术并采用微创缝合法治疗,术后短期石膏制动并指导康复训练,对有效随访病例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有效随访病例,采用 Amer-Lindholm评定法评定,优 28例,良 3例,优良率 93.9%。结论 微创缝合法是治疗跟腱开放性断裂有效方法。

  • 标签: 微创缝合法 跟腱 开放性断裂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小切15Kessler缝合法治疗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37例新鲜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男22例,女15例;年龄21~59岁,平均41.3岁。跟腱断裂部位:止点断裂8例,断端距止点〈1.5cm5例,体部断裂20例,断端距止点3~6em4例。37例患者均于伤后7d内(平均4.6d)采用小切口Kessler缝合法治疗,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根据Amer-Lindholm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37例患者术后获18—36个月(平均27个月)随访。术后无切口表浅或深部感染、皮缘坏死等并发症发生,无跟腱断裂。术后疗效根据Amer—Lindholm评分标准评定:优30例,良7例,优良率为100%。结论应用小切口暴露方法修复新鲜跟腱断裂并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跟腱 创伤和损伤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微创 Bunnell 缝合法治疗新鲜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 . 方法 分析 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12 月采用微创 Bunuel 缝合法 ( 微创组 )36 例并获得随访的新鲜跟腱断裂患者资料 . 男 23 例,女 13 例;年龄 20—45 岁,平均 32 岁;左侧 12 例,右侧 24 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 l ~ 6 d ,平均 2 . 5 d 。 35 例患者断裂部位分布在跟腱止点近端 4 . 5 ~ 6 . 3 cm , 1 例患者在 1 . 2 cm 处。患足充分跖屈后,于断端凹陷中点做内侧 1 . 0 ~ 2.0cm 的纵行手术切口,手术钳腱周膜下钳夹梳理远近断端,根据彩超或 MRI 间接标定的腓肠神经走行位置确定安全穿刺点,在硬膜外穿刺针导下远近端分别经皮 Bunnell 法置入 Ethicon MB66 不可吸收缝线,切口处打结,直视下消除两断端间隙达紧密接触。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 12—16 个月 ( 平均 13.6 个月 ) 随访。切口 36 均获 I 期愈合,无切口相关并发症发生;无腓肠神经损伤病例;跟腱断裂 2 例,其中 1 例接受再手术, 1 例选择保守治疗。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的踝.后足评分平均为 99 . 6 分,优 34 例,良 2 例,优良率为 100 %;根据 Arner . Lindholm 评定法:优 28 例,良 7 例,差 1 例,优良率为 97.2 %。结论应用经皮微创 Bunnell 法缝合技术治疗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操作简便、可靠,腱周血供损伤小,粘连轻,并发症少,运动功能恢复快,可以完全避免腓肠神经损伤,并最大程度防止再断裂的发生,值得推广。 . 结论 应用微创 Bunnell 缝合法治疗新鲜跟腱断裂与传统手术方法效果相似,但前者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 简介:陈旧性跟腱断裂是一种常见的运动损伤,通常由于急性断裂的误诊或漏诊所致。起诊断与治疗方式多样个,暂无系统方法。临床常见专科诊断和影像学诊断,治疗多采用手术方式。本文就当前临床领域常见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作一综述,提出降低陈旧性跟腱断裂发生的一些意见,以期为诊断与治疗提供一些临床思路。

  • 标签: 损伤、诊断、治疗、检查 1.前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带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联合可调式跟腱靴对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早期功能康复临床疗效的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2月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常州市武进中医医院采用带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联合跟腱靴治疗的15例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的AOFAS评分、Leppilahti评分、Amer-Lindholm评分、VAS评分、踝关节活动度参数、患者满意度进行系统随访。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末次随访时, 研究对象的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Leppilahti评分(跟腱修复评分)、Am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VAS评分、末次随访踝关节活动范围、末次随访患者满意度均大为改善。结论:带线锚钉Krackow缝合法联合可调式跟腱靴对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早期功能康复临床疗效满意。

  • 标签: 闭合性跟腱断裂 带线锚钉 Krackow缝合法 可调式跟腱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缝线锚钉修复跟腱近止点断裂的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8年9月间收治的所有跟腱近止点断裂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按照实验要求随机挑选66例患者纳入实验。根据其入院时间不同进行分组,组名为实验组(后33例患者)和对照组(前33例患者)。两组患者分别应用缝线锚钉修复法(实验组)和传统钢丝缝合法(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后并发症以及跟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长为(34.29±6.29)min,和对照组的(58.67±8.16)min相比明显更短。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以及跟腱功能恢复情况相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缝线锚钉修复法和传统钢丝缝合法进行对比,前者更适合应用于跟腱近止点断裂患者的治疗中,其手术时间更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少,同时跟腱功能恢复优良率更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意义。

  • 标签: 缝线锚钉修复 跟腱近止点断裂 临床疗效
  • 简介:背景:跟腱为人体足踝部重要结构,诸多因素导致跟腱断裂发生呈增多趋势。目的:通过分析研究促进肌腱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总结最新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临床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法提供科学的思路。方法:通过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等数据库,以"肌腱损伤(Achillestendoninjure);愈合(union);功能恢复(functionalrecovery)"为检索词。结果与结论:当今关于肌腱修复、防止肌腱粘连、促进肌腱愈合的相关研究中,主要在手术方式微创化、缝合方法改进和腱鞘修复及替代方面,保守治疗、开放手术、微创手术以及缝合方法、制动方式作为最重要、最直接的治疗方法,新观念层出不穷。手术方式、缝合方法需综合患者个人体质、年龄因素及个人需求等因素全面考虑;短腿石膏跖屈位固定较长腿石膏跖屈位固定更优;应力刺激既促进跟腱的愈合,又减少跟腱粘连和关节僵硬,但如何有效进行、应力愈合后肌腱强度如何,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 标签: 肌腱病 跟腱 组织工程 组织构建 跟腱解剖 跟腱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急性跟腱断裂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相关研究。方法查阅近年关于急性跟腱断裂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急性跟腱断裂治疗包括手术及非手术治疗两种方式。手术治疗后,跟腱断裂发生率不高,但存在比较高的伤口感染等并发症。非手术治疗后,早期功能锻炼可以使跟腱断裂发生率降低,但是目前还没有统一的矫形支具和具体的锻炼方法。结论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急性跟腱断裂各有优势与不足,在功能恢复方面的评价并不确切,因此还需对非手术治疗早期功能锻炼方式以及促进跟腱愈合的机理进行探索。

  • 标签: 急性跟腱断裂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急性跟腱断裂患者接受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的治疗效果对比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研究对象为本院接受的54例急性跟腱断裂患者,纳入时间为20218年1月~2021年12月,借助随机、单盲法进行分组,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7例患者。常规组患者使用传统手术治疗的方式;研究组使用微创手术治疗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30%、并发症发生率为0.00%,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为74.07%、并发症发生率为14.81%;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跟腱断裂患者接受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的时候,均可以达到治疗的目标。但是微创手术的整体治疗效果较优,且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不易出现并发症,可以更好地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具备在临床治疗之中推广的价值。

  • 标签: 传统手术 治疗效果 急性跟腱断裂 微创手术 手术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闭合性跟腱断裂的治疗上,应用纵行W形切口手术对治疗疾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本医院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00例闭合性跟腱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经系统的查体,具备良好手术指征,实施纵行W形切口手术治疗方式,术后进行功能锻炼,观察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随访对术后的并发症及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患者的手术平均时间(84.15±4.86)min,术后患者均是Ⅰ期愈合,术后未见创缘皮肤坏死,无切口不愈合、延迟愈合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踝关节优良率98.00%。结论:针对闭合性的跟腱断裂患者,采取纵行W形切口手术的治疗方式,可以充分显露手术局部情况,吻合效果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以有效改善踝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跟腱断裂 闭合性 纵行W形切口手术 踝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研究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方法。方法采用V-Y腱成形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并用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手术病例共计14例,12例获得随访,时间为2-10年,平均5.2年,疗效优10例(83.3%),良2例(16.7%),优良率达100%。结论V-Y腱成形术疗效佳,可以作为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优选术式。

  • 标签: 腱成形术 陈旧性跟腱断裂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V—Y肌腱瓣+跖肌腱转位修复陈旧跟腱断裂的疗效。方法对15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采用V—Y肌腱瓣+跖肌腱转位修复术。结果15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均获7个月~7年的随访,跟腱无再次断裂。根据Amer/Lindholm跟腱修复疗效标准:优1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结论V—Y肌腱瓣+跖肌腱转位是修复陈旧跟腱断裂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跟腱断裂 修复 V—Y肌腱瓣 跖肌腱转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