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要求尽可能接近原始前交叉韧带的解剖形态。形态学研究表明前交叉韧带为扁平带状结构。目前发现非圆形(椭圆形或矩形)骨道技术更能满足前交叉韧带为扁平带状结构解剖重建的要求。关于膝前交叉韧带非圆形骨道重建技术的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就非圆形骨道重建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解剖重建 胫骨止点 股骨止点 椭圆骨道 矩形骨道
  • 简介:目的探讨圆形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应用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33例中低位直肠癌施行圆形吻合器吻合保肛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率86.3%(201/233),中位随访时间60.1个月。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1例(4.7%)均发生在术后4~12d,4例保守治疗痊愈,7例采用横结肠造口,3~4个月后还纳。吻合口狭窄6例(2.6%)多发生在术后2~6个月,经扩肛持续均解除。术后局部复发率为5.9%(12/201),复发时间为术后2~3年内。肝转移发生率为10.4%(21/201),多发生在术后2~3年内。中位生存时间60.1个月。术后5年生存率67.0%。结论圆形吻合器在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中应用操作快捷、吻合可靠、方便安全,疗效满意。

  • 标签: 直肠肿瘤 直肠结肠切除术 重建性 外科缝合器缝合
  • 简介:目的探讨胃次全切除后采用圆形吻合器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的实验与临床可行性。方法Beagle's犬12条,随机分成A、B两组,在胃窦切除后分别以器械或手工行残胃-十二指肠端侧吻合术。3个月后,以器械行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术。测量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处及邻近的十二指肠周长;并观察残胃空肠端侧吻合口直径及愈合情况。选择163例远端胃癌患者,随机分成C、D两组,C组89例,D组74例。胃次全切除后,分别以器械或手工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术,手术后观察吻合口漏、狭窄等并发症,1年后行稀钡上消化道造影,观察吻合口钡剂通过和2h后残胃钡剂残留情况。结果手术后12条Beagle's犬术后均恢复良好,残胃十二指肠侧侧吻合处及邻近的十二指肠周长分别是(6.46±0.06)cm,(7.26±0.12)cm。残胃空肠端侧吻合口及小弯侧三角处愈合均良好,A、B两组吻合口直径分别为(1.18±0.13)cm和(1.20±0.09)cm。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t=0.255,P=0.804)。16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吻合口漏、狭窄等并发症,术后1年,2组分别行上消化道稀钡造影,均显示吻合口无明显狭窄,钡剂通过顺利,2h后残胃仅见少量钡剂残留。结论胃次全切除后应用器械行残胃-空肠端侧吻合能够在残胃的原位完成消化道重建,降低吻合难度,方法可行。

  • 标签: 胃切除术 胃肠道重建 外科缝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