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工”字型固定法在中心静脉导管(CVC)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提供安全有效的固定方法,降低非计划性脱管的风险。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12月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方法,常规消毒穿刺部位后用3M透明敷贴覆盖。观察组50例,采用“工”字型固定法,常规消毒穿刺部位后用3M透明敷贴覆盖,上下边缘处各用一条优力抒弹力粘贴绷带加压固定,单腔CVC侧翼处采用优力抒弹力粘贴绷带“工”字型固定。结果 观察组导管移位率、脱出率及胶布松脱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临床科室 护理管理 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两种不同型号留置针在老年患者输液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腾冲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2021年1月至2021年2月10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老年患者按照患者入院时间先后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 (24G,50例),对照组 (22G,50例), 比较输液效果。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以及患者对输液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静脉输液中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各项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不同型号 静脉留置针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卵巢肿瘤使女性生殖系统的常见肿瘤,而卵巢的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稳居前三位,大部分卵巢肿瘤的发病隐匿,导致在疾病的晚期才被发现,对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严重的影响和威胁。以往采取血清癌抗原以及阴道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但是检查方法单一,具有局限性,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差强人意。随着科学的发展,对高特异性肿瘤标志物逐渐被发现,且应用于临床。肿瘤标志物对于肿瘤的早期发现、检测和治疗都具有比较重要的意义和影响。由此可见,肿瘤标志物的早期检测对卵巢肿瘤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卵巢肿瘤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乙肝标志物在婚检孕检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1.1-2022.5.31期间筛选500例婚检孕检人员,采用乙肝标志物检验。结果:通过乙肝标志物检验结果显示,500例婚检孕检人员中,有41例乙肝阳性病人,检出率为8.2%。结论:使用乙肝标志物检能够有效的诊断乙肝病毒,在婚检孕检中值得推广,能够有效的降低乙肝的传播概率,效果理想。

  • 标签: 乙肝标志物检查 乙肝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早期诊断中采取肿瘤标志物检测效果。方法:参与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2021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入的肿瘤患者,共计100例,将其设为实验组;将同期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100例纳入到对照组。对上述两组患者采取肿瘤标志物检测,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由研究结果数据方面上可见,实验组cA125、cA199、CYFRA21—1、NSE以及cEA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肿瘤早期诊断中采取肿瘤标志物检测,具有较高诊断准确度,能够对患者的病情予以明确,有助于病情早期诊断和治疗,可见此种方法在 肿瘤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早期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为了研究胃癌标志物应用于胃癌的辅助预后诊疗,基因组图谱分析可以提供预后和预测信息,以指导临床护理。通过相关的算法分析,我们发现相关胃癌标志物可以对目前辅助治疗的标准药物5氟尿嘧啶与铂治疗进行预后。总之,我们这类胃癌标志物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预后与预测性生物标志物指导临床护理。

  • 标签: 胃癌标志物 因素分析 风险评估 模型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此次的研究来对近几年来所发现的各种分子标志物进行分析与概括,来研发出一些更有助于解决系统性红斑狼疮诊断的问题,解决诊断与治疗中所需要使用到的新技术和新标志物,进而发挥出更好的临床价值。方法:此次研究选取的是在我院就诊的、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200例,其中男性的患者有120例,女性患者的人数有80例。结合当前逐渐更新与多样化的分子生物技术,对更多新发现的分子标志物进行鉴定和分析,使用最新的分子生物技术来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中的核酸分子标志物技能型分析与深入的研究。结果:通过研究分析了解到,结合当前最为常用的临床诊断、治疗的方法,能够在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中发挥出重要的诊断价值的自身抗体主要有6中,分别是抗磷脂抗体、抗阻蛋白、抗核小体、抗核抗体(简称ANA)、抗核糖体P蛋白、抗双链DNA(简称dsDNA)、抗Sm,其中有着抗体也已经被纳入到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国际诊断指南中。结论:随着对相关患者的研究分析以及新分子生物技术的应用,极大的辅助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更有助于在临床分析中去发现与鉴定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分子标志物,为提升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诊断、治疗水平提供更多的机会。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高血压 孕晚期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颌面外科中常见的感染疾病,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病率较高,若未经及时且正确的处理,常易产生严重并发症,致不良预后率和致死率较高。根据文献,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多累及患者的心功能,临床中有很多心功能标志物可帮助我们评估患者心功能,本综述将简要探讨两个心功能标志物的机制。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心功能标志物 机制
  • 简介:摘要: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进行了手术联合同步放化疗的多模式治疗,但是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依然很差,因此,深入挖掘胶质瘤发生和进展的分子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新型靶向治疗药物显得尤为重要。LncRNA是指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序列上保守性差,功能上具有一定保守性[1]。根据lncRNA在基因组上的位置,可以分为如下五类:1、基因间区长链非编码(large intergenic lncRNA),2、内含子区长链非编码RNA(intronic transcript),3、正义链长链非编码RNA(sense lncRNA),4、反义链长链非编码RNA(antisense lncRNA),5、双向长链非编码RNA(bidirectional lncRNA)。LncRNA的功能机制主要包括五个方面:1、介导染色质重塑和组蛋白修饰,调控其下游基因的表达;2、通过碱基互补配对,与编码蛋白质的基因的转录本形成双链结构,干扰编码基因转录本的剪接或者形成内源性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3、与特定的蛋白质结合,调控该蛋白的活性或者组成核酸-蛋白质复合体;4、与特定蛋白质锚定后,改变该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5、进一步代谢成小分子RNA,如miRNAs和piRNAs等[2-4]。

  • 标签: 胶质瘤 LncRNAs 诊断 预后 标志性作用
  • 简介:摘要: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进行了手术联合同步放化疗的多模式治疗,但是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依然很差,因此,深入挖掘胶质瘤发生和进展的分子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开发新型靶向治疗药物显得尤为重要。MicroRNAs是指长度约17-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s,具有高度保守序列[1]。MicroRNAs发挥生物学功能主要是转录基因沉默(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silencing,PTGS)。其主要与靶信使RNA(message RNAs,mRNA)的3’端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s,3’-UTR)结合,miRNA与mRNA依据其结合程度的不同(部分互补或完全互补),发挥转录降解或者是翻译抑制的作用。最新研究表明,部分miRNA能够通过与靶mRNA的5’端非翻译区(5’-untranslated regions,5’-UTR)结合,从而增强mRNA的稳定性[2]。

  • 标签: 胶质瘤 miRNAs 诊断 预后 标志性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肺癌诊断应用肿瘤标志物检验的临床价值进行讨论。方法 回顾本院76例肺癌患者和76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一般资料,并选择体检的76例健康人群,检测患者的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结果 健康组和肺癌组对比,良性病变组和肺癌组对比,CA125、NSE、CYFRA21-1和CEA均有显著差异(P<0.05);NSE+CEA+CYFRA21-1检验鳞癌和腺癌诊断准确率最高,CEA检验小细胞肺癌诊断准确率最高。结论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在肺癌诊断中具备较大临床价值,应引起临床的重视加以推广。

  • 标签: 肿瘤标志物 肺癌诊断 良性肿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41例肿瘤患者为研究组,抽取同期体检健康的41例体检者为对照组,抽取所有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采取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CA153水平、CA125水平及CA199水平,探究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CA153、CA125、CA199水平对比,研究组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开展,可有效检测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效果良好,为临床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奠定了基础,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标志物 临床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早期宫颈癌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9年1月-2021年12月诊治的87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至我院就诊的87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肿瘤标记物水平对比,前者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早期宫颈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2型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许多炎症生物标志物如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家族、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黏附分子等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高度相关。研究炎症因子可能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因此,本文将对其做出以下综述。

  • 标签: [] 糖尿病肾病 炎症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标志物在大肠癌诊断方面的临床意义与价值。方法: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40例大肠癌患者纳入研究作为观察组,同一时期选40例门诊健康人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在清晨,取3mL空腹静脉血,通过离心取得血清开展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记录两组患者肿瘤标志物检测数据。结果:两组比较,差异大的指标的CEA、CA19-9、CA72-4、AFP、CA125、CA15-3(P<0.05)。两组差异不明显的是NSE(P>0.05)。结论:大肠癌临床诊断时用多项胃肠肿瘤标志物结合测定,诊断准确性高,可辅助临床诊治,对患者病情的预后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胃肠肿瘤 标志物 大肠癌诊断 临床意义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验测乙肝血清标志物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乙肝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50例,酶联免疫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验,电化学组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验,对比两组乙肝血清标志物阳性检出率。结果:HBsAb、HBcAb阳性检出率对比没有显著差异性(P>0.05),电化学组HBsAg、HBeAg、HBeAb阳性检出率高于酶联免疫组(P<0.05)。结论: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定量检验测乙肝血清标志物临床效果确切,其对乙肝血清标志物的检出水平高于酶联免疫法检验,该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动化、科学性,且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定量检验 乙肝血清标志物 临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