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肾移植术后患者血清脂蛋白(LP(a))变化情况.方法对本院近三年肾移植患者术后6~12月内LP(a)水平观察.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后LP(a)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肾移植术后患者更易产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 标签: 患者 肾移植术后 LP(a) 血清脂蛋白 临床研究 心血管系统并发症
  • 简介:目的:为探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动态EKG变化特点。方法:对1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24h动态EKG检测。结果:86例有缺血性EKG变化,总计428次发作中78.1%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SMI多发于50岁以上高龄者(80%),其ST段压低幅度明显小于有症状组(P<0.05),一般不超过2mm,白天发作频度为39.1%,明显多于夜间14.2%(P<0.01),而日常活动(48.2%)与休息时(51.8%)无显著差异(P>0.05),SMI心率增快低于有症状组,而心律失常发生率二者相近。SMI与心率变异呈反比关系。结论:SMI多发于50岁以上高龄,临床表现隐匿,白天多于夜间,休息与活动时无差异,可致心率增快和心律失常,甚至导致严重心梗,在诊治上应予高度重视

  • 标签: 冠心病 无症状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 简介:全麻病人在停用全麻药物,麻醉由深减浅,病人开始苏醒时,往往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甚至心电图发生异常,应引起重视.作者观察了100例全麻病人在苏醒期心率、血压、心电图变化.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全身麻醉 血压 心电图 临床资料 心肌收缩力
  • 简介:烧伤病人从伤后至创面愈合前,始终伴随着发热,其程度与诸多因素有关。本文报告烧伤病人换药后体温变化。1对象和方法1.1换药前后体温变化将1992年1月~1996年12月烧伤病人按烧伤程度分为中度、重度和特重度3组,每组20例,3组性别、年龄等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3

  • 标签: 烧伤 换药 体温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手术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后角膜散光变化.方法:将194例212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随机分为三组.A组69眼,为上方角巩缘大阶梯切口,切口长度为11mm弦长(约120°弧度);B组71眼,为上方巩角膜切口,切口长度为5.8mm弦长;C组72眼,为距角巩缘3mm反眉弓形巩膜遂道切口,遂道宽度示为5.8mm.晶状体核处理:A组采用双手压迫法将核娩出,B、C组均以碎核器将晶状体核分为两半后再用晶状体圈匙捞出.三组均为同一术者并用同种人工晶状体及逢线,术后处理也基本一致.术前、术后1周、1月、3月查视力及应用角膜曲率计观察角膜散光变化.结果:术前A、B、C组平均角膜散光为0.81±0.33、0.84±0.30、0.79±0.29D.术后1周、1月、3月平均角膜散光度及裸眼远视力≥0.5眼数分别是:A组:4.31±1.37、3.56±1.24、2.46±1.18D,36眼,49眼,60眼;B组:3.54±1.05D,3.03±1.03D,2.35±1.01D,42眼,55眼,65眼;C组:1.72±0.43D,1.36±0.41D,0.88±0.36D,56眼,61眼,70眼.经t及χ2检验,三组间以上二种参数分别进行比较,术后1周及1个月时,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个月时,A组及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C组与A、B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采用巩膜遂道切口,术后散光小,视力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手术切口 白内障 角膜散光
  • 简介:目的研究抽吸术采集脂肪颗粒经消化清洗贴壁生长的人脂肪基质细胞增殖前后形态和表面抗原表达变化.方法吸脂术获得脂肪组织,经胶原酶消化分离、接种培养皿,贴壁后采集细胞和原代细胞增殖80%融合后采集细胞,分别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CD105、CD166、Stro-1、CD29等表面标志变化.结果CD29在原代细胞增殖前后无明显变化,保持极高阳性率;Stro-1在原代细胞增殖前后无明显变化,保持较低阳性率;CD105、CD166阳性率显著增加.结论脂肪基质细胞原代培养增殖前检测细胞表面标志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提取脂肪基质细胞原始情况,经过原代培养增殖后部分干细胞相关抗原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

  • 标签: 脂肪基质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表面标志 阳性率 培养增殖 流式细胞仪检测
  • 简介:为了解老年阑尾炎患者白细胞变化特点,笔者于1998年2月~2000年9月对在本院手术老年阑尾炎患者,做了术前白细胞计数、分类对比、并对其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患者 阑尾炎 老年 白细胞数 术前 白细胞计数
  • 简介:本文综述了脂联素生物学效应,尤其是在慢性肾病患者中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及其与慢性肾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之间关系。

  • 标签: 脂联素 肾病 心血管
  • 简介:目的观察大鼠长期摄入过量碘时甲状腺形态和体视学变化.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碘化钾,饲养6个月后处死观察甲状腺重量,组织学变化,甲状腺滤泡体视学参数等指标.结果低碘组(LI)大鼠甲状腺明显肿大,呈小滤泡性增生,平均滤泡体积(V)和滤泡表面积(S)均明显低于适碘组(P<0.01),而滤泡表面积密度(Sv)、比表面积(S/V)、数密度(Nv)明显高于NI组(P<0.01).各高碘组甲状腺未发生肿大,但组织学呈现多型性变化;5倍碘组、10倍碘组甲状腺滤泡体视学各项指标与NI组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别;而50倍碘组滤泡体积密度(Vv)、表面积密度(Sv)高于NI组;100倍碘组平均滤泡体积(V)和滤泡表面积(S)均低于NI组,而S/V、Nv则高于NI组;50倍碘组、100倍碘组甲状腺呈现类似LI组小滤泡增生,但增生程度远低于LI组.结论长期摄入过量碘大鼠甲状腺虽然未出现甲状腺肿大,但组织学和体视学参数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以50和100倍碘组小滤泡增生更为明显.

  • 标签: 碘过量 大鼠 体视学
  • 简介:目的研究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肌酶及心电图变化临床意义。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清除毒物、应用解毒刑和阿托品及其它治疗,入院第2天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bT)、乳酸睨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K)、羟丁酸脱氢酶(HBDH),监测心电图;并于同期测定当地40名健康人心肌酶及心电图作为对照组。结果心肌酶学指标,轻度中毒组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中度中毒组与轻度中毒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重度中毒死亡组与中度中毒组(AST、LDH、HBD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重度中毒死亡组与重度中毒治愈组HBDH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重度中毒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室速、室颤)较其它组高(P〈0.01),结论心肌酶及心电图变化可用于判断病情发展趋势和预后,在治疗上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中毒 杀虫刑 有机磷 心肌酶
  • 简介:目的:研究腹腔镜胆囊切除(LC)手术前后凝血、纤溶变化。方法:用凝血、纤溶动态图(CFDG)分析4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气腹前、气腹中、气腹后凝血纤溶变化。结果:气腹中、气腹后凝血、纤溶各指标较气腹前增强,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后凝血和纤溶活性虽有所增强,但凝血和纤溶系统是平衡和稳定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凝血 纤维蛋白溶解 LC
  • 简介: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浓度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30例高血压患者与100例血压正常人血尿酸浓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血尿酸浓度水平:高血压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中重度高血压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明显高于轻度高血压(P<0.01);中重度高血压高于单纯收缩期高血压(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浓度增高,而血压程度越高血尿酸浓度越高,可视为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指标。

  • 标签: 高血压 血尿酸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raetinephosphokinase,CK)同工酶(CK-MM)变化对电烧伤患者肌肉感染、坏死诊断价值。方法:高压电击伤与电弧烧伤各17例分为A、B两组。A组为手术证实有明显肌肉坏死者,B组为手术证实无肌肉坏死者。分别监测患者伤后、术前及术后血清CK-MM浓度,同期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及创面细菌计数检查,并以20例正常人血清CK-MM值为对照。结果:(1)A组伤后及扩创术后1d血清CK-MM浓度显著升高,达正常对照组6倍;术后3d15例降至正常,2例因创面感染CK-MM仍维持较高水平,经再次扩创抗感染处理后降至正常。其变化与手术所见、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变化及创面细菌计数相一致。(2)B组植皮术前及术后CK-MM值轻度升高。结论:CK-MM可作为电击伤肌肉感染、坏死监测指标,具有较高特异性和敏感性。

  • 标签: 肌酸磷酸激酶 同工酶 电击伤 电弧烧伤 CK CK-MM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病人术后血小板(PLT)升高意义.方法:用自动血球计数仪CELL-DYNl600检查196例乳腺癌和60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全血图各1次,比较两次结果.结果:196例病人术前PLT为(145.12±78.09)×109/L,术后l周时PLT为(212.14±78.47)×109/L,术后较术前升高(P<0.001);而良性患者无明显变化.腋窝淋巴结阳性与阴性病人,临床分期Ⅰ~Ⅱ期与Ⅲ~Ⅳ期PLT无明显差异.结论:乳腺癌病人术后PLT较术前升高,PLT有可能作为一个新预后因子,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乳腺肿瘤 血小板 手术前后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高原应激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O)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变化,探讨高原应激对脑损害及自由基作用。方法通过急性进入高原建立急性应激模型,分别取脑边缘系统大鼠大脑额叶、海马、下丘脑及中脑,制成脑组织匀浆测定NO含量和SOD活力,测定血浆皮质醇含量。结果急性高原应激组大鼠大脑额叶、海马、下丘脑组织SOD活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O含量在海马、下丘脑升高明显(P〈0.05),血液皮质醇含量增高。结论高原应激反应对脑损害,自由基细胞毒性作用可能是重要因素。

  • 标签: 高原应激 脑组织 一氧化氮 超氧化物歧化酶
  • 简介:目的观察骨髓细胞凋亡在白血病患者化疗过程中动态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介导生物素化dUTP-x缺刻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检测骨髓细胞涂片上凋亡细胞形态和数量变化.结果白血病患者骨髓凋亡细胞明显低于良性增生性贫血病人,P〈0.001,化疗后能缓解、部分及完全缓解病例凋亡细胞数较初诊有显著增加,P〈0.001。结论骨髓凋亡细胞数量随着白血病病情缓解、复发、急变等病情变化,而出现增高、减少、急剧减少动态变化,掌握和检测这一动态变化将有助于评价和选择治疗药物,判定疗效及预后。

  • 标签: 白血病 TUNEL法 骨髓细胞涂片 细胞凋亡 临床意义 骨髓细胞凋亡
  • 简介:不同时期和不同人群疾病构成,可客观反映所在人群疾病发生频度和危害程度。笔者分析了1999—2003年5年间空降兵历年疾病构成和常见疾病病谱变化趋势,旨在探讨空降兵疾病发生和发展规律,为空降兵疾病预防和诊治提供客观依据。

  • 标签: 军队卫生 流行病学 空降兵 消化系病 肌肉骨骼系病 呼吸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