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胆汁反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约占胃炎总数的16.4%[1]。胆汁反流是慢性胃炎的病因之一,可损害胃黏膜屏障,导致胃黏膜炎症、充血、水肿、糜烂、出血、萎缩、肠化生和局灶性增生。同时在食管炎、食管腺癌及胃癌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因此探索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有效治疗方案,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联合埃索拉唑片、莫沙比利分散片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66例,临床较好,报道如下。

  • 标签: 胆汁反流性胃炎 熊去氧胆酸胶囊 埃索美拉唑 治疗方案 疗效分析 临床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右托咪啶预防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和拔管过程中心血管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例拟在全身麻醉下行择期腹部手术的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C组)和右托咪啶组(D组),每组15例。D组全麻诱导前静脉泵注右托咪啶1ug/kg,15min泵注完;C组则静脉泵注等量的生理盐水。两组诱导用药均为丙泊酚1.5mg/kg,芬太尼3μLg/kg及顺式阿曲库铵0.2mg/kg。记录并比较下列各时间点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的变化:①注药前(基础值),DEX或生理盐水输注后5、10、15min;②插管前1min,插管即刻,插管后1、3、5rain;③拔管前5min,拔管即刻,拔管后3、5、10rain。记录两组插管和拔管期间RPP〉12000的发生情况。结果D组注药后10、15、插管前1min的HR较基础值下降(P〈0.05)。D组插管即刻、插管后1min、拔管时的MAP和HR均明显低于C组(P〈0.05)。注药后15min至拔管后各时间点D组患者的RPP均低于C组(P〈0.05)。D组在插管和拔管期间RPP〉12000的发生率明显小于C组(P〈0.05)。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托咪啶能显著减轻气管插管和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同时对麻醉恢复期没有影响。

  • 标签: 右美托咪啶 气管插管 气管拔管 心血管反应
  • 简介:目的评价曲他嗪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患者B型利尿钠肽(BN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拟行冠脉介入术的稳定性或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72例,随机分为曲他嗪组38例和对照组34例,曲他嗪组PCI术前7d开始口服曲他嗪20mg,每天3次,术后继续服用3个月;所有入选患者给予阿司匹林及常规药物治疗。每例在PCI术前及术后1、3个月分别测定血清B型利尿钠肽(BNP)、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NYHA分级。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清B型利尿钠肽(BNP)、超声心动图左室射血分数(LVEF)、NYHA分级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CI术后1、3个月曲他嗪组BNP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1),术后1、3个月曲他嗪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NYHA分级水平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他嗪可改善PCI术后的左心功能。

  • 标签: 曲美他嗪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利钠肽 心脏功能试验
  • 简介:高血压病是目前心血管病中患病率最高的慢性病之一,病程长,可使心脏结构发生重塑性代偿性肥大,心功能降低,心力衰竭、脑卒中等。而在该人群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合并心率失常,最多见的是心房颤动。它可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心脏储备功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降,而且能引起栓塞并发症,因此,在积极控制血压的同时,应注意预防心房颤动发作。

  • 标签: 阵发性心房颤动 高血压病 瑞舒伐他汀 疗效观察 曲美他嗪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