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保留单位手术和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早期局限性肾癌术后肾功能的变化,同时探讨不同的肾功能指标在临床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南京鼓楼医院2013年6月至2014年10月期间63例早期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随访资料.35例患者接受保留单位术(保组),28例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根治组),所有的患者均随访满两年,随访期间患者的血肌酐、尿酸、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被搜集并记录下来.结果63例患者术后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术后早期肾功能的损伤表现更为明显.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大部分患者肾功能可逐渐恢复.保组术后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34%,根治组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为7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总体随访结果显示估测肾小球滤过率、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肌酐、尿酸及尿微量白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虽然两组的尿酸及微量白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保组的平均水平低于根治组.在术后肾功能异常的早期检测方面,各指标的独立检测阳性率均较低,尤其是血肌酐、尿酸及估测肾小球滤过率等传统肾功能指标.当各指标互相联合后,肾功能异常的检测阳性率明显提高,保组及根治组的联合检测阳性率分别达37.1%和71.4%.结论在早期局限性肿瘤的治疗中,保留单位手术较根治性手术对患者肾功能的损伤更小.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尿β2微球蛋白对于发现术后肾功能的早期异常更敏感,可与肌酐、尿酸、估测肾小球滤过率起协同作用.

  • 标签: 肾细胞肿瘤 肾切除术 肾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功能衰竭合并性贫血病人的护理要点,对护理方式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70例肾功能衰竭合并性贫血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护理内容和效果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对甲组和乙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甲组总有效率为71.4%,乙组护理总有效率为91.4%,乙组的护理优势更为明显。对甲组和乙组的不良反应率对比,实践证明,乙组的不良反应率低于甲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功能衰竭合并性贫血患者给予综合性的护理措施,能提升预后治疗效果,患者满意率比较高,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肾功能衰竭 肾性贫血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动态显像测定慢性肾功能不全病肾小球滤过率的应用。方法以2015年4月到2017年4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的对象,采用动态显像99mTc-DTPA检测肾小球滤过率,检测患者的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结果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值低于Ccr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与BUN无明显的相关性,与SCR呈负相关性。结论动态显像测定肾小球滤过率方法简单方便,能够用于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肾功能判断,计算准确。

  • 标签: 肾动态显像慢性肾功能不全病肾小球滤过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温补肺方治疗慢阻肺缓解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阻肺缓解期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参考组两组,每组各50人,研究组采取中药温补肺方汤药配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参考组只采取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全部治疗三个月。结果经过三个月的中药治疗,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参考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温补肺方治疗慢阻肺缓解期患者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慢阻肺 温肾补肺方 缓解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康注射液对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134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常规组未接受康注射液治疗。观察组血液透析后给予患者康注射液。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OD、MDA、T-AOC指标不存在较大差距(P>0.05);治疗后,CRP、IL-6、TNF-a差异性非常大(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RP、IL-6、TNF-a指标不存在较大差距(P>0.05);CRP、IL-6、TNF-a差异性非常大。结论康注射液对血液透析患者应用,可有效改善其微炎症状与肾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肾康注射液 血液透析 微炎症状态和肾功能的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肝素干预对脓毒症小鼠肾脏肝素酶表达的影响及其保护性作用。方法:选取6~8周龄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80只,采用CLP法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依照随机原则,分为假手术组、假手术肝素组、脓毒症组、脓毒症肝素组。在造模后4h、24h两个时间点分别采集标本,每个时间点每组各10只。分别在各个时间点采血、摘取肾脏采集标本。利用ELISA的方法检验IL-1β、IL-6、IL-10和TNF-α炎性因子表达水平,以及BUN和Cr浓度。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肝素酶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脓毒症组4hCr,24hBUN、Cr出现增高,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给予肝素干预后,脓毒症组小鼠4hCr,24hBUN、Cr均显著下降。脓毒症组小鼠4h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肝素酶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肝素干预后脓毒症组小鼠4h肝素酶表达显著低于脓毒症组(P〈0.05)。肝素干预组的肾脏病理损害明显较脓毒症组轻。结论:肝素能够抑制肾脏内的肝素酶的表达,这可能是肝素保护脓毒症所致急性损伤的作用机制之一。

  • 标签: 肝素酶 肝素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 简介:大庆市第四医院肾内科 163711 【摘要】目的:总结前列地尔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合并功不全的效果,作为临床治疗工作开展的参考。方法:选择我院 2014-2016年期间收治治疗的 98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合并功不全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 49例患者接受前列地尔联合左卡尼汀治疗)和对照组( 49例患者接受左卡尼汀治疗)两组。对比两组实验对象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清 B型脑钠肽、肌酐、尿胆素指标结果。结果:组间各项实验指标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相对于单一药物治疗,联合前列地尔、左卡尼汀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合并功不全效果更为显著,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地尔 左卡尼汀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肾功不全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镜术后症状性包膜下积液或血肿的治疗方法及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1月对286例行经皮镜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有13例患者术后出现症状性包膜下积液或包膜下血肿,均采取局麻下B超引导包膜下积液或血肿镜穿刺套装穿刺引流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3例患者均成功治愈。结论经皮包膜下积液穿刺引流对症状性包膜下积液或血肿可取得治愈效果。

  • 标签: 经皮肾镜 症状性肾包膜下血肿 经皮肾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钬激光碎石联合盏憩室颈切开在经皮镜治疗盏憩室结石中的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8月1日-2016年7月31日期间在本院泌尿外科接受治疗的40例盏憩室结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20例/组。一组实施经皮镜微造瘘术(对照组)。一组采取经皮镜钬激光碎石联合盏憩室颈切开手术(观察组)。对比两组术后肾功能指标、盏憩室大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二十四小时尿量(1625.26±256.21mL)、血肌酐(67.26±12.28μmol/L)、血尿素氮(5.23±2.05mmol/L)、血钾(4.21±0.25mmol/L)、盏憩室大小(2.02±0.28cm)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无患者发生并发症(p<0.05)。结论经皮镜钬激光碎石联合盏憩室颈切开治疗盏憩室结石安全有效。

  • 标签: 钬激光碎石 肾盏憩室颈切开 经皮肾镜 肾盏憩室结石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提高微创经皮镜碎石取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结石或肾盂结石继发中重度肾积水、多盏结石的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输尿管结石或肾盂结石继发中重度肾积水、多盏结石患者共19例,男14例,女5例,年龄28~76岁,中位年龄41岁;所有患者均接受MPCNL治疗,术前完善X线尿路平片(KUB)或静脉肾盂造影(IVU)及腹部双源CT平扫和冠状面成像检查,第4腰椎以下输尿管结石先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URL),碎石后放置输尿管导管,然后行MPCNL治疗;第4腰椎以上输尿管结石和肾盂结石直接行MPCNL手术,或膀胱镜下放置输尿管导管后进行MPCNL治疗;所有患者MPCNL均选择单一后组中盏作为穿刺碎石通道,对术中寻找盏结石方法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MPCNL治疗,一期结石清除率84.2%(16/19),二期结石清除率89.5%(17/19),1例盏残留一小结石未进一步处理,1例巨盏症,广泛性盏结石,盏重度积水,肾功能严重受损,建议行切除,患者家属要求MPCNL治疗,残留结石明显,放弃进一步治疗而自动出院。结论输尿管结石或肾盂结石继发中重度肾积水合并多盏结石,行MPCNL治疗,掌握好操作技巧,盏结石单一后组中盏径路微创皮穿刺取石术(MPCNL)安全,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 标签: 肾积水 经皮肾镜 结石
  • 简介:摘要: 母细胞瘤 (即 Wilms瘤 )是小儿最常见的原发于肾脏的恶性肿瘤。近几年对于母细胞瘤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步 ,以手术为结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使母细胞瘤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患有母细胞瘤的患儿 ,不仅仅承受生理上的打击 ,而且对其心理健康也有着可忽视影响 ,所做好对母细胞瘤患儿的护理显得格外重要。

  • 标签: 肾母细胞瘤 治疗 患儿护理
  • 简介:摘要小儿输尿管结石患者近年来逐年增加,由于发病群体受区域影响较大,大多数患者就诊时情况已经较为严重,往往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现如今,儿童患有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时,已不采用传统的通常用微创外科方法治疗,尽管用该方法治疗成年病人已有丰富的经验以及报道,但人们关于该方法对儿童的适用性和安全性仍知之甚少。本文就小儿输尿管结石患者的成因、治疗方法,结合案例来探讨小儿输尿管结石的治疗进展。

  • 标签: 小儿肾输尿管结石 治疗进展 外科手术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吾师马晓燕教授擅长于慢性肾衰并发症性骨病的治疗,本人有幸在吾师处学习,现将吾师对此病的治疗经验总结如下。据吾师之临床经验总结认为性骨病之病因不外乎外感六淫之邪、皮肤疮毒或服用毒性药物,损伤肾脏。肾病既久,失治误治,迁延不愈而导致肾脏功能衰退。其病机关键在于脾肾亏虚,肝脾虚弱,浊瘀互阻,本虚标实。临床治疗上以滋补肝肾,健脾泄浊,化瘀排毒为主,扶正祛邪,标本兼顾。配合适当的饮食及生活调护,常常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肾性骨病 中医药疗法 肝脾肾论治 名医经验 马晓燕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专利设计的可侧套入筋膜扩张器在无。肾积水行经皮镜碎石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54例无积水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78例应用专利设计的可侧套入筋膜扩张器建立通道,76例应用传统筋膜扩张器结合斑马导丝建立通道,比较两组患者在扩张成功率、建立通道时间、平均手术时间、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变化、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专利可侧套人扩张器组的一次性扩张成功率、建立通道时间、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幅度、住院费用与传统筋膜扩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清石率和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专利设计的可侧套人筋膜扩张器在无积水建立经皮通道中优于传统筋膜扩张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筋膜扩张器 无积水肾 肾结石 经皮肾镜
  • 简介:目的评价孙氏末段可弯硬性输尿管镜(简称孙氏镜)联合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安全性及操作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2例孙氏镜钬激光治疗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2例(63.4%),女30例(36.6%)。输尿管上段结石26例(31.7%),肾结石56例(68.3%)。患者年龄(37±11)岁,结石大小(1.4±0.6)cm。术前均经彩超、CT或静脉肾盂造影诊断为或输尿管上段结石,分析该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并发症及结石清除率等。结果孙氏镜单次进镜成功率95.1%(78/82),4例患者因输尿管膀胱开口处狭窄或输尿管扭曲无法进镜改为腹腔镜取石或经皮镜碎石(PCNL)。钬激光碎石成功率97.4%(76/78),术后4周结石清除率96.1%(73/76),3例残余结石经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后治愈,所有患者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孙氏镜联合钬激光治疗和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可靠、结石清除率高、并发症低。

  • 标签: 孙氏镜 输尿管软镜 钬激光 结石
  • 简介:目的探讨错构瘤的临床特征及其并发自发破裂出血与瘤体大小的关系。方法对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7—12月收治的错构瘤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并发自发破裂出血24例,无破裂出血25例,比较两者错构瘤及动脉瘤的大小。结果49例错构瘤患者,女42例,占85.7%;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42例,动脉栓塞治疗4例,保守治疗3例。错构瘤并发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的肿瘤、动脉瘤直径明显高于未自发性破裂出血患者(P〈0.05);错构瘤≥4cm患者并发自发性破裂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4cm患者(57.5%比11.1%,P〈0.05),动脉瘤≥5mm并发自发性破裂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5mm患者(84.6%比36.1%,P〈0.01)。结论肿瘤、动脉瘤大小与错构瘤并发自发性破裂出血有关,且动脉瘤的大小与自发性破裂出血关系尤为密切。肾动脉栓塞联合肾部分切除为较佳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肾错构瘤 动脉瘤 自发性破裂出血 动脉栓塞 肾部分切除术
  • 简介:目的比较经皮镜取石术与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8例需行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A组52例采用经皮镜取石术治疗,B组46例采用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造瘘留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及临床疗效。结果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造瘘留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76.92%比26.09%、98.08%比89.13%,均P〈0.05)。结论经皮镜取石术较实质切开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手术效果更好,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可作为治疗肾结石的优选术式。

  • 标签: 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肾实质切开取石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康(通络)超微粉胶囊中大黄(大黄素、大黄酚汁)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检测器,以大黄素和大黄酚为对照品对自制的康胶囊中大黄(大黄素、大黄酚汁)进行含量测定,其中色谱柱PhenomsilBDS-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甲醇(体积比为451540),柱温30℃,进样量10μl,流速1.0mL/min。结果大黄素和大黄酚分别在3μg/ml~30μg/ml、10μg/ml~50μg/ml范围内保持着较好的线性关系,其各自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1%、98.58%,RSD分别为1.84%、1.52%;精密度试验显示二者的RSD分别为0.9%、0.6%。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作为测定康(通络)超微粉胶囊中大黄(大黄素、大黄酚汁)含量的方法,其具有灵敏度、准确度高、操作简单及无干扰、重现性好等优点,可在临床检验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 HPLC 肾康超微粉胶囊 大黄 大黄素 大黄酚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