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萃取(SPME)是一种样品分析预处理技术,和传统的溶剂萃取相比,更加高效、快捷、准确,且无需溶剂,操作更加方便,也更容易实现自动化操作。基于这些优势,目前一些法医部门已经引入了萃取技术用于法医毒物检测的工作中。本文就以此为重点,展开探讨,希望能够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

  • 标签: 固相微萃取 法医 毒物检测 样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萃取结合液色谱-质谱法用于人全血中地塞米松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2020年8月至2022年2月,医院临床收治的60例住院患者为例,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人全血检查,检查方式使用萃取结合液色谱-质谱法,检验中以点喷雾电离源(ESI)以及多反应监测方式(MRM)进行监测,观察人全血中地塞米松的检出限,线性范围,回收率以及精密度。结果:地塞米松最低检测限检测结果为0.04ng/ml;1ng/ml-50ng/ml线性关系较好;地塞米松回收率范围78.58%~89.58%之间,且日内精密度范围2.22%~3.84%,日间精密度范围2.23%~3.28%。结论:人全血中地塞米松检验过程中使用萃取结合液色谱-质谱法具有操作简单,检出限低,回收率高等特点,值得在临床检验科推广使用。

  • 标签: 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质谱 全血 地塞米松 检验价值
  • 简介:目的建立在线萃取-液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全血中他克莫司(tacrolimus,FK506)的浓度。方法全血标本采用硫酸锌破裂血细胞,乙腈沉淀蛋白后,取上清液,经在线萃取系统预处理,以液质联用法测定FK506含量。色谱柱为KinetexC18柱(50mm×4.6mm,2.6μm),流动为乙腈-水(含10mmol/L乙酸铵和0.1%甲酸),流速1.0ml/min。采用多反应监测定量,电喷雾正离子化方式检测,FK506与内标子囊霉素用于定量分析的检测离子对分别为m/z821.5→576.3和m/z809.4→756.4。结果全血中FK506在0.2-100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最低检测浓度为0.2ng/ml,相对回收率在85%-115%,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全血中FK506的测定方法快速、准确、灵敏、特异性好,可用于临床FK506血药浓度监测和人体药代动力学研究。

  • 标签: 在线固相萃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他克莫司 血药浓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验室采用空气色谱在测定药品中环氧氯丙烷溶剂残留的实际效果。方法取一定量的所测定药品,加入到特定的空瓶之中,以环氧氯丙烷溶剂为内标,同一浓度条件下,在加热3min、5min、8min、12分钟进行样品测定,每个浓度3个样品加热时间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曲线,在60℃的条件下对其进行加热5min后,取空气1ml进气色谱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分析,二氯甲烷和环氧氯丙烷能够得到较好的分离,并且在空条件下,即上述条件下时效果最佳,符合临床实际检测指标的具体要求。结论使用空气色谱在测定药品中环氧氯丙烷溶剂残留的实际效果显著,该方法简便易行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在今后的药品测定工作中进一步推广。

  • 标签: 顶空气相色谱 环氧氯丙烷 溶剂残留 测定
  • 简介:【摘要】 栀子是我国传统的常用中药材,也是我国卫生部发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药材。栀子在保肝利胆、降血糖、促进胰腺分泌、胃功能保护、降压、调脂、神经保护、抗炎、抗氧化、抗疲劳、抗血栓等方面具有一定的活性。本文针对以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整理归纳,为栀子的合理开发提供思路和依据。 【 关键词】 栀子;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抗体阳性与性别、血型、输血次数和输注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凝集法对2,123例血小板输注患者进行血小板抗体筛查并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2123例患者中共检出血小板抗体阳性457例(21.5%),其中女性患者血小板抗体阳性率为23.2%(259/1114),明显高于男性患者;输血次数与血小板抗体阳性率呈正比(P<0.01),并且血小板抗体阳性与输注效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输血等免疫因素刺激导致产生血小板同种抗体,输血次数越多,血小板同种抗体产生概率越大。为降低血小板输注无效,建议对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进行配合性输注。

  • 标签: 固相凝集法 血小板抗体 血小板输注无效
  • 简介:目的模拟人体内核心蛋白多糖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接触方式,观察核心蛋白多糖拮抗TGF-β1刺激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效果。方法制备成纤维细胞胶原网格(FPCL)体外三维培养模型,将其分为4组。对照组:向FPCL中加入培养液;核心蛋白多糖组:向FPCL中混入终浓度2mg/L的重组人核心蛋白多糖,再加入培养液;TGF-β1组:向FPCL中加入含5μg/LTGF-β1的培养液;TGF-β1+核心蛋白多糖组:向FPCL中混入终浓度2mg/L的重组人核心蛋白多糖,然后加入含5μg/LTGF-β1的培养液。在培养12、24、48、72、96h时观察各组FPCL的收缩情况,并用蛋白质印迹法与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别检测FPCL中瘢痕成纤维细胞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各培养时点下,TGF-β1组FPCL收缩比对照组明显增强,核心蛋白多糖组FPCL收缩则比对照组明显减弱。TGF-β1组的PAI—1、α-SMA的蛋白及相应mRNA表达水平(3482±211、4320±272;0.89±0.15、0.56±0.11)显著高于对照组(1764±147、1699±146;0.29±0.06、0.21±0.06,P〈0.01);其余两组相应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核心蛋白多糖混入胶原凝胶,可显著抑制TGF-β1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刺激作用,表明在体外核心蛋白多糖具有拮抗TGF-β1的作用。提示皮肤组织损伤后,由于创面机械性缺少核心蛋白多糖,TGF-β1活性上调,可能是瘢痕增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 标签: 瘢痕 多糖类 转化生长因子Β 成纤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复方鸡骨草片中栀子苷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采用HypersilBDSC18色谱柱(200mm×4.6mm,5μm);以甲醇-0.5%磷酸为流动(21∶79),流量1.0mL?min-1,检测波长238nm,柱温室温。结果栀子苷在20.04~120.24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5),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0.48%(n=9)。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鸡骨草片的质量控制。

  • 标签: 复方鸡骨草片 栀子苷 HPLC
  • 简介:目的研究栀子苷对小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C57小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栀子苷低、中、高(5、10、20mg·kg^-1)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用无创血管夹夹闭左侧肾蒂1h,构建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24h后,检测血清中肌酐(Cr)、尿素氮(BUN)、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评估肾脏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病理形态;并检测血清和肾脏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与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组相比,栀子苷组血清中Cr、BUN和NF-Κb表达明显降低,肾脏CAT、GPx和SOD活性明显增高,而MDA含量明显减少,病理形态改变明显减轻;此外,肾脏和血清中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明显减少。结论栀子苷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减轻炎症反应和抑制氧化应激相关。

  • 标签: 栀子苷 肾脏 缺血再灌注损伤 炎症 氧化应激 小鼠
  • 简介:目的研究从土茯苓水浸取液萃取黄酮。方法考察了萃取剂种类、平衡酸度、混合时间对土茯苓水浸取液萃取黄酮性能的影响,并研究了黄酮酸碱稳定性、热稳定性及反萃条件。结果多碳醇在酸性条件下对黄酮有良好的萃取作用,在中性和弱碱性条件下无萃取能力;黄酮在酸性条件下相对稳定,而在碱性条件下不稳定;在温度低于80℃条件下稳定,高于此温度氧化分解;用抗坏血酸在弱碱性条件下能很好地反萃负载有机相中的黄酮。结论从土茯苓水浸取液中能有效萃取黄酮,达到与多糖类物质的有效分离。

  • 标签: 萃取 土茯苓 黄酮 稳定性
  • 简介:巢家庭”悄然增多“巢家庭”是指无子女共处、只有老年人独自生活的家庭。据了解,在发达国家巢家庭出现得较早,现在已十分普遍.老年人与子女同住的只占10%-30%。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52%的老年人与子女同住,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与子女同住的只占百分之十几。瑞典的独居老人多达40%,即每10位老人中就有4人独居。

  • 标签: 空巢家庭 第二次世界大战 独居老人 无子女 老年人 发达国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呼吸运动对中央气道径线值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2016年3—7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招募60名健康成人志愿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5~54(34.0±9.1)岁.志愿者均行胸部多层螺旋CT(MSCT)检查,于深吸气末、深呼气末分别扫描全肺,薄层图像结合多平面重建技术(MPR),使用特殊纵隔窗(窗宽500HU,窗位-100HU)在吸气末、呼气末时测量中央气道横截面积,计算塌陷指数,测量左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夹角(隆突角,∠C)、右上叶-中间支气管夹角(∠RI)、右中叶-右下叶支气管夹角(∠RMI)及左上叶-左下叶支气管夹角(∠LUI),并观察吸气末、呼气末时中央气道的形态改变.结果深呼气末,中央气道横截面积均少于吸气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气管塌陷指数为19.7%±8.6%;右主支气管、中间支气管、右上叶支气管、右中叶支气管和右下叶支气管塌陷指数分别为21.4%±9.6%、14.7%±6.2%、15.5%±5.7%、10.1%±3.6%、24.5%±9.1%;左主支气管、左上叶支气管、左下叶支气管塌陷指数分别为24.0%±9.4%、15.1%±5.0%、27.6%±10.7%.左侧中央气道中,各级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696,P〈0.05);其中左主支气管、左下叶支气管的塌陷指数较大,与左上叶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右侧中央气道中,各级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154,P〈0.05);其中右主支气管、右下叶支气管的塌陷指数较大,分别与右上叶支气管、中间支气管、右中叶支气管塌陷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呼气末与吸气末时比较,∠C增大,∠RI、∠RMI、∠LUI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其中∠LUI吸气-呼气差值最大.深吸气末时,中央气道的轴位横断面多为类圆形或卵圆形.深�

  • 标签: 气管 支气管 中央气道 呼吸运动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七叶消矾洗剂中栀子苷的含量,为医院制剂提升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Thermo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为乙腈-0.1%磷酸溶液(109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238nm,柱温30℃。结果栀子苷进样量在0.086-8.167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1%,RSD=1.1%(n=6)。结论该方法简单,便捷,可靠,可用于医院制剂标准提升的依据。

  • 标签: 七叶消矾洗剂 栀子苷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