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蒙药炮制工艺是蒙药学重要特征,生用蒙药较常见,但仍有1/4左右蒙药需炮制。蒙药发展至今,炮制工艺对保障蒙药效果、提升用药安全而言极为重要。现今蒙药炮制方案仍以古籍文献记载为主,具有炮制机理不明确、技术落后等问题。本文基于教授关于蒙药炮制研究,分析规范化炮制工艺,以推进蒙药产业进展,为蒙医药发展提供参考。

  • 标签: 蒙药炮制 规范化研究 经验总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阿比多尔和洛匹韦/利托韦在新冠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试验选取对象为我院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新冠肺炎患者,共计80例,按照不同抗病毒治疗方案划分到试验1组和试验2组,各组均40例,分别给予阿比多尔抗病毒治疗、洛匹韦/利托韦抗病毒治疗。对比疗效。结果:两组7d、14d转阴率无组间对比差异,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组间对比差异,P>0.05。结论:在新冠肺炎抗病毒治疗药物选取中,阿比多尔和洛匹韦/利托韦均有较高应用价值,效果上并无明显差异,可依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取。

  • 标签: 阿比多尔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 新冠肺炎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低温治疗在临床上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它是利用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的镇静药物,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再配合物理降温,使病人体温处于一种可控性的低温状态,从而达到使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对外界及各种病理性刺激的反应减弱,对机体具有保护作用;降低机体新陈代谢及组织器官氧耗;改善血管通透性,减轻脑水肿及肺水肿;提高血中氧含量,促进有氧代谢;改善心肺功能及微循环等目的。低温治疗常用于心肺复苏后病人、颅脑损伤及重型颅脑手术后病人[2]、低温麻醉病人、高热惊厥或超高热病人、感染中毒性休克早期病人及颅内感染等病人。通过对18例低温治疗病人的护理进行分析,总结得出低温治疗病人的护理要点为呼吸监护及护理、循环监护及护理、体温监护、体位护理、降温及复温护理等提高了病人生存质量[1],报告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 要】杏止咳颗粒是我国中医药为面对药品市场发展的产物,其相对于传统的杏汤而言,在药效和药味上更具优势,同时在携带和制法上去掉了繁琐的步骤,对当前医药食用安全和方便定义做出了有效的改善,但针对其中有效的制备工艺还需要有所改善,以确定相应对药品用量和加工流程的简化,为药品工厂化和推广提供有效的基本前提。

  • 标签: 桑杏止咳颗粒 制备工艺 质量标准
  • 简介:摘要目的评论菊饮加味治疗外感风热咳嗽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外感风热咳嗽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法,把88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应用阿莫西林治疗,观察组应用菊饮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治疗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菊饮加味治疗外感风热咳嗽疗效理想,且副作用少,使用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桑菊饮 加味 外感风热咳嗽 疗效
  • 简介:摘要医院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风险是不可避免的事件,临床上主要根据风险事件对患者是否造成直接危害将其分为两大类,一是直接风险事件,一是间接风险事件。在临床风险事件中护理人员作为与患者接触最为密切的工作人员,因此,多数医院多数风险事件都发生于护理工作中。因此对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分析以及对策探讨就成为关键性问题,以此来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尽量减少和消除风险的发生。

  • 标签: 临床护理 风险事件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拾的44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选择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疗效、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比对照组患儿短,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方式后,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护理疗效,缩短住院时间,改善临床症状发生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肺炎 应用效果
  • 简介:由于移植技术提高和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临床症状越来越不典型,出现了大量临床排斥反应。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出现临床或临床排斥反应是移植肾早期慢性病变和晚期排斥反应的强力诱因。如何早期发现临床排斥反应并采取恰当的干预措施也是提高移植肾存活率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肾移植 亚临床排斥反应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临床主要干预手段为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然而轻度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激素替代治疗仍存在争议。中医药通过辩证论治,在整体调节脏腑功能方面具有优势,因此在轻度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治疗方面具有应用前景。目前已有大量关于中医药治疗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文献,本文通过对这类文献的分析研究,总结中医药对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辩证治疗思路,为中医药干预轻度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提供参考。

  • 标签: 轻度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中医药治疗 治疗进展
  • 简介:目的建立分光光度法测定元止渴胶囊中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分光光度法,以无水葡萄糖为对照,元止渴胶囊样品和对照品在苯酚、硫酸作用下显色,室温放置30min,波长485nm处测定吸光度。结果多糖浓度在13.65~95.55mg·L-1范围内,吸光度与其浓度呈线性关系,回归方程A=0.0112C+0.0231,r=0.9994。结论分光光度法可以用于元止渴胶囊多糖的测定。

  • 标签: 桑元止渴胶囊 多糖 分光光度法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菊饮加减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方法: 我院 2016 年 2 月~ 2018 年 2 月儿科收治的患儿中,选取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患儿 120 例自愿参与本次实验分析, 将 120 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患儿采取中医辨证论治原则进行菊饮加减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小儿百部止咳糖浆治疗,分析菊饮加减对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 P 〈 0.05 表示统计学有意义。实验组患者的咳嗽咳痰缓解时间、喘息缓解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P 〈 0.05 表示统计学有意义。 结论: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患儿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下采用菊饮加减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咳嗽喘息情况,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改善患儿预后效果,促进患儿康复,对提高患儿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桑菊饮加减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 症状缓解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苯普利对老年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心率、肾功能、血糖、血脂和电解质的影响。方法:116例患者随机分为苯普利治疗组(治疗组)和氨氯地平治疗组(对照组),分别给予苯普利和氨氯地平治疗4周,测定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肾功能、血糖、血脂和电解质,并进行比较。结果:经自身前后对照,两药均有显著降压效果(P<0.01),对心率、血糖、血脂和电解质无明显影响(P>0.05),但治疗组肾功能显著改善(P<0.01)。结论:苯普利降压效果显著,对肾功能有保护作用,尤其适用于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 标签: 苯那普利 氨氯地平 高血压病
  • 简介:摘要以人为本的内涵是指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对人存在的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和发展,珍视和关注的思想。在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病人的价值,即对病人的生命与健康、病人的权利和需求、病人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和关注,它既可体现为整体护理内外环境所需的人性氛围,也可显现为护士个体的素养和品格;它是一种对护理真善美追求过程的认识和情感,也是一种实践人性化护理服务的行为和规范。以人为本是整体护理的理论和导向,整体护理则是以人为本具体的实践和应用。在深入开展的整体护理中,如何引导护士进行以人为本的护理实践是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将就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相关实践进行讨论和探索。

  • 标签: 以人为本 护理 探索实践
  • 简介:“为什么在家休假时,感到身心放松,而一回到单位,就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负重感、压抑感?”前段时间,我们在值班时,一位刚休完假回到部队的士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们观察了很久.其实,这种感觉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每当我们遇到高强度的外界刺激,比如突然听到一阵强烈的鞭炮声、音响声,往往会被“吓一跳”。

  • 标签: 紧张状态 官兵 身心放松 压抑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贝普利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便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糖尿病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普利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9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贝普利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指标,有效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贝那普利 糖尿病肾病 临床疗效 评估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