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esenchymalstemells,BMScs)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低免疫原性,同种异体移植后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因此逐渐成为再生医学和免疫研究的热点。同种异体BMSCs(Allogeneic,allo—BMSCs)在再生医学、组织工程和免疫调节等方向的应川研究显示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进入临床应用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就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免疫特性及其同种异体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同种异体 再生医学 组织工程 免疫调节
  • 简介:本研究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在体外培养的衰老过程中细胞生物特征及衰老相关基因的变化特点。体外分离培养UC-MSC,取第3代(对照组)和第15代(衰老组)细胞进行形态观察、增殖检测、流式表型测定和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分析,并选取重要基因进行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验证。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衰老组细胞形态变大,增殖速度减慢,但CD44和CD105等细胞表型阳性率无变化;衰老细胞组的核糖体小亚基组成相关基因显著上调,上调的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类固醇合成、半乳糖代谢、自身免疫病和退行性疾病;下调明显的是细胞骨架,DNA、mRNA结构的结合以及蛋白质功能等相关基因,与细胞黏附功能和细胞增殖周期等相关。结论:第15代的UC-MSC出现细胞代谢与增殖功能下降,从而导致细胞衰老。

  • 标签: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衰老 基因表达 信号通路
  • 简介: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是来源于胚胎发育早期中胚层的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存在于机体的骨髓、脾脏、脐带、羊水等不同组织中。近年来,人们对MSCs体外免疫特性方面的相关研究表明,MSCs具有较小的免疫原性,在免疫反应中可逃避免疫识别,主要通过细胞因子的分泌、直接接触和抑制T细胞对抗原的免疫反应等途径发挥作用。本文就MSCs的体外免疫特性和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 标签: 间质干细胞 脐带 免疫 分子作用机制
  • 简介:外科史上有3次伟大的飞跃,第1次是1906年Carrel完成了微小血管吻合,为现代血管外科和移植外科奠定了基础,1912年他因此获得诺贝尔奖;第2次是1954年Murrey完成了同卵双生兄弟间肾移植,从此揭开了器官移植的篇章;第3次是1987年法国妇产科医师Mouret完成了第1例LC,从而拉开了微创外科的帷幕。

  • 标签: 外科手术 微创性 快速康复外科 循证医学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对移植物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32只新西兰兔一期行双侧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一侧保留残端纤维,对侧切除残端纤维。重建术后6、12、18及24周时,采用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观测,分析移植物腱骨愈合变化情况。结果重建术后各观察时间点上,保留残迹组移植物腱骨界面组织构建更接近正常,术后24周时保留残迹组腱骨界面软骨细胞含量明显高于切除残迹组[(56.5±2.4)vs(45.7±2.7),P〈0.05]。结论保留残迹重建前交叉韧带有助于移植物腱骨愈合。

  • 标签: 前交叉韧带 重建术
  • 简介:髌股关节不稳是指髌骨脱位、或半脱位、或髌骨滑动轨迹异常。髌股关节不稳中,绝大多数为髌骨外侧不稳(占95%),可进一步分为急性髌骨脱位、慢性复发性髌骨不稳、和习惯性不稳;内侧、上方及下方髌骨不稳少见。一、髌骨稳定性的相关解剖

  • 标签: 不稳影像学 影像学评价 股关节不稳
  • 简介:《中国实验血液杂志》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和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国家中央级学术性刊物,双月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国际上权威的MEDuNE/IndexMedicus,PUbMed,美国化学文摘《CA》和美国EBSCO大型文献库收录,在国内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等10余种重要的知名检索系统或刊物收录。据2011年版《中国期刊引证报告》刊载,本刊2010年影响因子为0.908(扩张版)和0.642(核心版),在基础医学期刊中排名第5位;另据2011年版《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刊载,本刊2010年影响因子为0.821(复合影响因子),0.608(期刊综合影响因子)和0.600(基础研究影响因子),在基础医学期刊中排名第8位。本刊已被评为“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 标签: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国病理生理学会 期刊影响因子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统计源期刊
  • 简介:目的评价伊伐布雷定在中国人群中药代动力学特性。方法将30名健康受试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分别给予2.5、5、7.5mg伊伐布雷定片,给药后8、15、30、45min和1、1.5、2、3、4、6、9、12、24、36、48h分别采集静脉血,并用HPLC-MS/MS法进行血药浓度检测。结果单次口服盐酸伊伐布雷定片后,血浆中伊伐布雷定的t1/2为(4.4±1.0)、(5.2±1.2)、(4.6±1.2)h;Cmax为(15.1±4.1)、(35.9±8.9)、(48.2±9.6)ng·ml-1;AUC(0~48)为(64.4±14.2)、(169.6±33.1)、(215.6±55.6)ng·h·ml-1;去甲伊伐布雷定的t1/2为(7.9±1.4)、(9.9±1.2、(9.8±1.3)h;Cmax为(1.8±0.7)、(3.1±1.6)、(6.3±1.0)ng·ml-1;AUC(0~48)为(13.4±2.8)、(23.9±9.4)、(44.1±9.2)ng·h·ml-1。结论2.5~7.5mg伊伐布雷定片在中国人群体内代谢呈线性动力学。

  • 标签: 伊伐布雷定 去甲伊伐布雷定 HPLC-MS/MS 血浆药物浓度
  • 简介:目的建立新的转移性人肝细胞癌细胞系并研究其生物特性。方法从人肝细胞癌的腹腔转移灶取材,将标本分离成单细胞悬液,使用培养液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取名为HN-HC1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绘制细胞生长曲线。于裸小鼠腹腔接种第18代HN-HC1细胞2×106个,观察癌细胞的生物特性,检测AFP的表达。结果HN-HC1细胞体外连续传代至第18代,形态上具有典型的恶性上皮细胞的特征,裸小鼠腹腔HN-HC1细胞成瘤率100%,移植瘤细胞中AFP呈强阳性表达。结论HN-HC1细胞可能成为较稳定的来源于转移灶的人肝细胞癌细胞系,HN-HC1裸小鼠移植瘤是一种较理想的肝细胞癌动物模型,为肝细胞癌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动物实验平台。

  • 标签: 肝细胞 细胞转移 细胞系 小鼠
  • 简介:尿失禁是妇女常见疾患。据估计,全世界已逾数千万妇女患尿失禁,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且具有发展快、数量大的特征,影响妇女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国际妇科泌尿学会于1976年召开了首届尿失禁研讨大会。20余年来,

  • 标签: 女性尿失禁 流行病学 防治 身心健康 生活质量 妇女
  • 简介:《中华肝脏外科手术电子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于2012年6月正式创刊,刊号为ISSN2095—3232,CN11-9322/R,主要以多媒体光盘(CD—ROM)配纸质导读本为载体,以电子资料的形式编录传统纸版的全部内容,同时录有专家手术演示,专家讲座、专家述评、专家论坛、图像资料等各种多媒体声像内容,重点突出电子杂志的图文声像并茂、实时互动的特点。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 外科手术学 电子杂志 肝脏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新闻出版总署
  • 简介:《中华肝脏外科手术电子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承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性期刊。该杂志于2012年8月正式创刊,刊号为ISSN2095-3232,CN11-9322/R,主要以多媒体光盘(DVD-ROM)配纸质导读本为载体,以电子资料的形式编录传统纸版的全部内容,同时录有专家手术演示,专家讲座、专家述评、专家论坛、图像资料等各种多媒体声像内容,重点突出电子杂志的图文声像并茂、实时互动的特点。本刊以普通外科医师尤其从事肝脏胆胰脾外科专业相关医师及研究生为读者对象,重点报道肝脏外科手术进展和临床研究成果,全面系统地反映我国肝脏外科专业学术成就和国内外肝脏外科学术最新动态,设有专家述评、专家论坛、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包括论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视频手术、视频讲座、专题讲座与综述等栏目。热烈欢迎相关专业人士积极投稿!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 肝脏外科手术 外科手术学 电子杂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新闻出版总署
  • 简介:在神经病与精神病领域,2005-2009年间发表的论文在2010年获得引用频次前十位的文章中,吕发金同志发表于2007年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上的题为"数字减影CT血管成像在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中的价值"的论文,总被引频次17次,排名第十位。

  • 标签: 精神病学 神经病学 前十位 论文 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频次
  • 简介: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s)经低温冻存复苏后的生物特性,验证其是否仍具有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特征。方法用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脐带,分离诱导获得HUC-MSCs,传代培养,取第3代细胞加入冷冻保护剂(10%DMSO+40%FBS+50%DMEM/F12)后将其冻存于一80oc冰箱过夜,再转入液氮气相中保存1个月后复苏。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复苏后贴壁生长细胞的形态;台盼蓝拒染法比较冻存前后细胞活力;MTT法测定HUC—MSCs的增殖活性,比较冻存前后HUC—MSCs增殖活性的差异;流式细胞仪检测HUC—MSCs经冻存复苏后表面抗原的表达情况;复苏后HUC—MSCs进行成骨诱导分化培养,检验其是否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结果HUC—MSCs经低温保存复苏后,细胞仍保持贴壁生长等外形特征,复苏后HUC—MSCs存活率为91.17oA;增殖活性与未冻存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细胞表面高表达CDl05、CD73、CD71、CD90、CD29、CD44、CDl3抗原,低表达或不表达CD34、CDl33、CD45、CDl4,HLA—DR、CD86、CD83、CD80、CDla~复苏后HUC—MSCs具有向成骨细胞诱导分化能力,细胞经茜素红、ALP和Von—Kossa’s染色呈阳性反应。结论经冻存复苏后的HUC—MSCs保持了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形态,其表型满足间充质干细胞的基本要求,仍具有向成骨细胞分化的潜能。

  • 标签: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低温保存 成骨分化
  • 简介:目的将WebQuest教学模式引入临床微生物检验教学中,提高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教学质量.方法由教师与学生共建WebQuest模块,建立临床微生物检验网站、多媒体素材库,学生利用WebQuest学习临床微生物检验理论知识.结果学生通过WebQuest教学法不仅能扎实地掌握临床微生物检验的理论知识,而且还能紧密追踪本专业的前沿进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结论在临床微生物检验课程中开展WebQuest教学法,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传统教学的单一性,为临床微生物检验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 标签: WebQuest教学法 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教学改革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肿块型胰腺炎18F-FDGPET/CT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慢性肿块型胰腺炎的18F-FDGPET/CT影像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6例共检出6个病灶,3个位于胰头,3个位于胰尾;平均大小3.0cm×2.7cm。CT平扫6个病灶呈均匀等密度,未见钙化灶,平均CT值约为36HU;增强扫描全部病灶呈延迟期强化。全部病灶18F-FDG摄取呈局灶性增高,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1.6~5.3,平均SUVmax3.92±1.49,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的2.05±0.39(t=-3.648,P=0.015)。3例病灶累及胰头,胆总管及胰管不同程度扩张,呈双管征,胰体尾部轻度萎缩;3例病灶累及胰尾,胆总管及胰管未见扩张,胰体尾部未见萎缩。病灶邻近的主要血管均未受侵。全部病例胰周及腹膜后淋巴结未见18F-FDG局灶性摄取增高,未见远处脏器或(和)组织转移。结论18F-FDGPET/CT对诊断慢性肿块型胰腺炎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胰腺炎 慢性 正电子发射型体层摄影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 18F氟脱氧葡萄糖
  • 简介: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的完成,标志着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的重点从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基因,逐渐转向生理活动的执行者—蛋白质。人们认识到,只有对蛋白质的数量、结构、性质、相互关系以及其生物功能的全面了解,才能阐明生命活动的规律,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

  • 标签: 蛋白质组学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人类基因组 后基因组时代 生命科学 遗传信息
  • 简介:<正>肿瘤免疫是免疫深入到肿瘤研究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的关系,以及应用免疫原理和手段对肿瘤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科学。肿瘤免疫的概念起源于本世纪初[1]。1909年Ehrlich首先提出,免疫系统不仅负责防御微生物侵犯,而且能从机体内清除改变了的宿主成分。此后人们认识到癌细胞是改变了的宿主成分。20世纪中期,Foley证实,

  • 标签: 程序性死亡 肿瘤免疫学 黑色素瘤 免疫系统 肿瘤学 肿瘤免疫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