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布卡因复合盐酸吗啡酮应用于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上选择合理的麻醉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6 月我院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产妇 11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 55 例。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头位,均为初产妇。对照组产妇采用布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产妇给予布卡因复合盐酸吗啡酮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初始平面、手术开始切皮时麻醉平面、需要调整手术床面率、需要硬膜外给药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麻醉初始平面、手术开始切皮时麻醉平面、需要调整手术床面率、需要硬膜外给药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产妇寒颤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产妇在瘙痒、呼吸困难、低血压及恶心呕吐等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布卡因复合使用吗啡酮在剖宫产术中可以起到阻滞起效时间快、镇痛时间长、寒颤发生率低的效果,值得临床上进行大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布比卡因 氢吗啡酮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卡因复合盐酸吗啡酮鞘内注射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收治的单胎足月经剖宫产结束妊娠初产妇1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的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布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联合组给予布卡因复合盐酸吗啡酮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初始平面、手术开始切皮时麻醉平面、需要调整手术床面率、需要硬膜外给药率以及寒战、瘙痒、呼吸困难、低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联合组麻醉初始平面、手术开始切皮时麻醉平面、需要调整手术床面率、需要硬膜外给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瘙痒、呼吸困难、低血压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卡因复合使用吗啡酮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具有阻滞起效时间快、镇痛时间长、寒战发生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晋城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布比卡因 氢吗啡酮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卡因复合盐酸吗啡酮鞘内注射用于剖宫产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8月 -2018年 7月收治的单胎足月经剖宫产结束妊娠初产妇 1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的麻醉方法不同将其分为两组: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 58例。对照组采用布卡因腰硬联合麻醉,联合组给予布卡因复合盐酸吗啡酮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初始平面、手术开始切皮时麻醉平面、需要调整手术床面率、需要硬膜外给药率以及寒战、瘙痒、呼吸困难、低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联合组麻醉初始平面、手术开始切皮时麻醉平面、需要调整手术床面率、需要硬膜外给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联合组患者寒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瘙痒、呼吸困难、低血压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布卡因复合使用吗啡酮应用于剖宫产术中具有阻滞起效时间快、镇痛时间长、寒战发生率低的优点,值得临床晋城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布比卡因 氢吗啡酮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食物饮食和禁食时间在基础呼气浓度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8年4月-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因腹痛查因入院的患者100例,测定所有患者晨起状态下的基础呼气浓度,结合患者被纳入本研究前2d的食物摄取种类以及前1d的晚餐时间,分析饮食和禁食时间对患者基础呼气浓度的影响。结果100例患者中①禁食时间高于12h的患者有63例,这其中有10例患者为48h非产饮食,10例患者为24h非产饮食,12例患者为早餐产饮食,17例患者为中餐产饮食,14例患者为晚餐产饮食,对比所有患者的基础呼气浓度,晚餐产饮食患者的基础呼气浓度明显高于48h非产饮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禁食时间低于12h的患者有37例,对比禁食时间高于12h的患者,空腹浓度明显增高,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48h禁产食物患者在基础呼气浓度方面的数据与24h禁产食物患者无明显差异,禁食时间高于12h的患者在基础呼气浓度方面的数据低于禁食时间低于12h的患者,因此,患者接受呼气试验前,禁食时间需要高于12h,禁产食物时间需要高于24h。

  • 标签: 饮食 禁食时间 基础呼气氢浓度 影响分析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氯平及其代谢物去甲氯平血药浓度,对102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采用Lichrospher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0.03mol·ml-1醋酸铵(pH5.0)-甲醇(45∶55);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54nm;柱温:30℃;进样量:20μl。以乙醚为提取剂。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结果氯平及去甲氯平血药浓度在10.02000.0ng·ml-1范围内峰面积与其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日内、日间精密度均小于15%;在102例患者血药浓度监测结果中,相同剂量下个体间血药浓度存在显著差异;去甲氯平与氯平比值为0.230.88,氯平、去甲氯平比值与氯平浓度存在一定相关性;性别与氯平血药浓度密切相关,但与去甲氯平浓度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适用于氯平及其代谢物去甲氯平的血药浓度监测,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指导。

  • 标签: 氯氮平 去甲氯氮平 治疗药物监测 个体化给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平是非经典抗精神病药物,为二苯并氧氨杂卓的三坏化合物,能选择性阻滞中脑边缘系统DA受体,对黑质纹状体的DA受体影响较少。D2受体的阻滞作用较弱,对D1受体阻滞作用强,对D4受体也有拮抗作用,是较强的5-HT受体阻滞剂。能直接抑制中脑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有强效镇静催眠作用,此外,尚有抗胆碱作用,NE能阻滞作用,交感神经阻滞作用和抗组胺作用,有较强的抗精神病作用,而EPS少见。也不引起僵直反应,因锥体外系副作用小疗效肯定而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在治疗过程中,有关其副反应曾有过报道,现将在临床使用氯平治疗过程中致猝死4例报告如下。

  • 标签: 氯氮平 猝死 锥体外系副作用 抗精神病药物
  • 简介:【摘要】吗啡酮(Hdromorphone,HM)是一种强效阿片类镇痛药物,作为吗啡半合成衍生物,起效快,可通过激动中枢神经系统μ-阿片类受体,发挥镇痛作用,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自2013年在国内上市后,被广泛用于围术期镇痛、分娩镇痛、急慢性疼痛及癌痛治疗等方面。硬膜外镇痛(Epidural analgesia,EDA)是经超声引导将麻醉药物注入因外腔,扩散浸润至相应神经节段以阻滞神经传导通路,可以发挥足够有效的镇痛效果,能够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安全性较高,已经成为常用的镇痛方法。为全面了解HM在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本文对HM在硬膜外镇痛的最新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同仁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氢吗啡酮 硬膜外镇痛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有报道显示[1],氯平对其它药物治疗无效的精神分裂症,30~60%有显著的临床改善.长期维持治疗是预防精神症状复发的有效手段,但药物的副作用不容忽视.我们对一组氯平维持治疗>5a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电图变化进行了动态观察,报告如下.

  • 标签: 服用 氯氮平 心电图 改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平、奥平与其他抗精神分裂症药物联用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2月间某院精神门诊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资料收集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9例,对照组采用氯平治疗,观察组采用氯平、奥平加用氨磺必利药物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显效率为51.72%,对照组显效率为10.3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观察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临床中将氯平药物归类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有效治疗药物,但其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均较低与氯平、奥平及氨磺必利药物的连用效果。

  • 标签: 奥氮平 氯氮平 精神分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米平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2015年2月~2017年1月,医院使用米平119例,回顾性分析。同时2017年1月~5月,采用开发性观察方法,以强迫症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不良反应症状评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72%,出现时间在用药第1-8周,在第2-6周达到高峰。剂量、浓度、Y-BOCS减分率、体重增加值在不同时间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ESS分值在不同时间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2周,服用剂量、浓度与体重增加值存在相关性(r=0.456、0.510),第2周浓度与体重增加值存在相关性(r=0.435、0.530),第2周、第4周、第6周、第8周血药浓度与-BOCS减分率、TESS评分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米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血药浓度、用药剂量与体重增加有关,但在安全范围内与症状评分、疗效无显著相关性。

  • 标签: 米氮平 不良反应 临床应用
  • 简介:平为一种价廉高效的非典型抗精神药物,较少出现锥体外系不良反应,以及迟发性精神运动障碍,故临床应用愈来愈广泛。但氯平的其它副作用不容忽视,现将氯平所致遗尿的观察与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氯氮平 不良反应 遗尿 护理
  • 简介:病例1,患者,男,14岁,因意识不清16小时于2003年4月28日入院.患者入院前16小时家长发现其睡眠中呼之不应,床头有氯平空瓶(祖父精神病口服此药),剂量不详,考虑其服药中毒,急来我院,予洗胃及补液治疗,病情逐渐加重,而行透析治疗.透析前T39℃,P120次/分,BP130/80mmHg,R16次/分,呈深昏迷状态,口唇发绀,大小便失禁.急检全项BUN5.4mmoL/L,Cr121μmoL/L,CO2CP23.3mmoL/L,钾离子4.09mmoL/L,钠离子132.6mmoL/L,钙离子2.29mmoL/L,氯离子102.9mmoL/L,RBC4.87×109/L,HB155g/L,PLT177×109/L,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

  • 标签: 血液透析 治疗 氯氮平中毒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吗啡酮在剖宫产患者术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 2018年 7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96例剖宫产产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产妇各有 48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吗啡术后镇痛,治疗组产妇采用吗啡酮术后镇痛。比较两组产妇术后 6h、 12h以及 24h的视觉模拟评分( VAS),比较两组产妇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药物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术后相同时间点比较,治疗组产妇术后 6h、 12h以及 24h的 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与对照组产妇比较,治疗组产妇镇痛泵按压次数、镇痛药物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 吗啡酮硬膜外镇痛可以显著缓解剖宫产产妇术后的疼痛程度,减少镇痛药物用量,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大力的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氢吗啡酮 吗啡 剖宫产 镇痛效果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