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临床资料:1995~2002年笔者单位共收治46例小煤窑瓦斯爆炸烧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9~52岁,平均38岁.烧伤面积﹤31%15例、31%~50%15例、﹥50%TBSA16例.浅Ⅱ度创面平均占20%、深Ⅱ度平均占60%、Ⅲ度平均占20%TBSA,创面污染严重.均伴有吸入性损伤,其中轻度25例、中度10例、重度11例,无暴震伤.入院时间:伤后4h内6例,5~8h10例,9~14h30例.入院时患者均无尿、口渴,部分患者已处于休克状态.

  • 标签: 瓦斯爆炸 烧伤 吸入性损伤 创面污染 休克 气管切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析应用化学预防对工尘肺潜在结核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工尘肺患者作为研究样本,经不同预防治疗方案后,比较两组患者结核感染率以及预防治疗效果情况。结果:两组尘肺患者在经过预防治疗后,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但实施化学预防组在症状改善及感染结核病的比率明显低于常规预防组,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化学预防尘肺潜在结核感染在实际临床中的运用价值非常高,值得广泛推荐。

  • 标签: 煤工尘肺 潜在结核感染 化学预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进行职业性工尘肺壹期诊断时,选择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探讨其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选入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间,本院疑似尘肺病患者共计200例,其中符合《GBZ70-2015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标准,明确诊断为职业性工尘肺壹期123例,其余均为无尘肺或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在对患者进行筛查时,分别采用血气分析肺功能检查方案对患者进行筛查,确认患者的诊断结果,并对确认为工尘肺和非工尘肺的患者进行两组间症状对比肺功能、血气分析指标对比。结果:经三张间隔半年以上胸部后前位高千伏片诊断证实,200例疑似尘肺患者,共计123例确诊为职业性工尘肺壹期。对照组患者职业性工尘肺壹期患者症状表现,具有较高的相似度,均为咳嗽、咳痰、胸闷、气短等症状,而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FEV1及PEF进行评估后,发现尘肺患者的肺功能相较于其他患者来说受损更为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血气分析结果比较提示尘肺患者的PO2及SPO2正常率显著低于非尘肺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功能与血气分析检查对职业性工尘肺壹期的辅助诊断价值较为明显,有助于帮助医务人员明确患者的临床症状,使患者后续治疗工作能够更为顺利的开展,具有良好的可医用价值,值得进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职业性煤工尘肺壹期 肺功能 血气分析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排痰护理对工尘肺结核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7例工尘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采取综合排痰护理进行分组;对照组32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3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综合排痰护理,包括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湿化护理、翻身叩背、体位引流、呼吸及咳嗽训练、生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3d、6d的排痰量及痰液粘稠度,综合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后3d、6d的排痰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经t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痰液粘稠度好于对照组,经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29%,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排痰护理对于促进工尘肺结核患者的排痰,改善痰液粘稠度均具有积极作用,且护理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煤工尘肺结核 综合排痰护理 排痰量 痰液粘稠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工尘肺合并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工尘肺患者217例,同时选取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220例,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础疾病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工尘肺对慢性疾病的影响。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尘肺组具备更高的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糖尿病发病率(P0.05);随着工龄延长,尘肺组患者的高血压发病率逐渐提高(P

  • 标签: 煤工 尘肺 慢性非感染性疾病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工尘肺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实行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工尘肺并AECOPD患者9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5例,常规药物治疗纳入对照组,NPPV治疗纳入研究组,比对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基础PaCO2水平比较,差异较小,PaO2基础、2-4h、24-48h接近,组间差异较小(P>0.05);研究组比对照组2-4h、24-48h PaCO2水平更低,组间差异明显(P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煤工尘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工尘肺老年患者代谢综合征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于本院检验科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集的工尘肺老年患者血液标本35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本院检验科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集的健康检查人群血液标本35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工尘肺老年患者代谢综合征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结果工尘肺老年患者中,合并代谢综合征者以高血压患者居多。BMI、UA、RBC、Hb、年龄、接尘工龄均属于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接尘工人工作中应增强防护意识,降低尘肺发病率,合理饮食,适当运动,避免高血压等疾病发生,降低代谢综合征发病率,提高自身健康水平。

  • 标签: 煤工尘肺 老年患者 代谢综合征 临床特点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工尘肺患者进行负氧离子疗法,对患者干预前、干预1个月及干预3个月的FEF25-75%进行检测,探讨负氧离子疗法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为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供新的辅助治疗手段。方法:选取职业病防治院尘肺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94名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负氧离子疗法,采用肺功能仪检测患者FEF25-75%指标。结果:实验组壹期工尘肺患者干预3个月FEF25-75%干预1个月比较显著升高(P

  • 标签: 尘肺 负氧离子 肺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注射用多索茶碱应用于工尘肺患者治疗中的效果评价及临床可应用价值。方法:开展本次研究期间,对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期间到我院之中接受治疗的工尘肺患者进行筛选,筛选后被纳入本次研究的样本一共为114例,选择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对症治疗;57例)和观察组(多索茶碱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在为患者选择不同临床治疗方式的情况下,不同患者药物使用疗程和治疗效果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工尘肺患者接受治疗期间,多索茶碱治疗的开展在缩短患者治疗周期以及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多索茶碱 尘肺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RCT对职业性工尘肺病早期影像筛查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粉尘作业健康监护对象69例HKV及HRCT,对照GBZ70-2009国家尘肺病标准片分别对HKV片和HRCT划分出无尘肺、观察对象、尘肺病壹期、尘肺病贰期。结果HRCT在早期影像诊断能精确显示肺微小结节,准确判定密集度,以及尘肺病合并症改变,可减少漏诊和误诊。结论在粉尘作业健康监护中,HRCT检查不仅能提高尘肺病的诊断正确率,而且能发现尘肺病继发改变,利于该病早期影像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康复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稳定期工尘肺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60例稳定期工尘肺(II或III期)家庭病床患者分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肺康复及肺康复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两种方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通气功能、动脉血气、生存质量(QOL)、6min步行距离、呼吸困难(Borg呼吸困难评分)及肺康复依从性.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Borg评分、QOL评分、血气分析、6min步行距离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无创组患者的肺康复依从性康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康复联合无创通气能明显改善患者肺康复依从性,这是肺康复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比单纯肺康复更能改善患者动脉血气、生存质量、呼吸困难、6min步行距离的重要原因,该方案值得在稳定期工尘肺患者中推广应用.关键词工尘肺肺康复无创正压通气中图分类号R13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70-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常规护理和联用心理护理在临床治疗工尘肺合并肺心病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5月来院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对象,利用电脑随机数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呼吸内科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健康行为评分(HPLP-Ⅱ)。结果:研究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研究组营养状况、心理健康、躯体活动、健康行为评分均优于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显著。结论: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工尘肺合并肺心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改善其肺功能指标,减轻患者焦虑,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心理护理 煤工尘肺 肺心病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防治工尘肺病工作中采用职业健康体检方式的具体效果及其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到2022年1月期间到本院开展入职健康检查的1000例工作为观察对象,所有工在入职后1年再次到本院开展健康检查,比较所有工尘肺病检出率的组间差异。结果:入职前工的尘肺病的检出例数为100例,检出率为10%,入职1年后,再次检查检出例数为48例,检出率为5.33%,入职后工的尘肺病检出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工高发尘肺病的原因主要是长期暴露在煤矿环境中产生的煤尘中,煤尘中的有害物质会进入工的呼吸道并沉积在肺部,引发肺部炎症和纤维化。防治尘肺病的重要性在于保护工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和控制煤尘对工的危害,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性,减少尘肺病的发生率,促进煤矿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研究结果可见,在防治工尘肺病工作中采用职业健康体检方式的效果确切。

  • 标签: 防治 煤工尘肺病 职业健康体检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浓度克矽平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工尘肺后六年的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工尘肺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采用低浓度克矽平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观察治疗6年后的效果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30例患者经治疗后6年,好转、稳定、加重分别占比13.33%、70.00%、16.67%;治疗6年后患者的肺活量、努力肺活量及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等肺功能指标治疗前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虽然对工尘肺患者采用低浓度克矽平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洗出粉尘,但并不能明显改善肺功能。

  • 标签: 全肺灌洗 煤工尘肺 远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