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失禁性皮炎患者外敷自制艾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重庆市某医院2021年5月~2023年12月符合纳入条件的失禁性皮炎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原发疾病的前提下,采用常规清洁和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对照组涂抹湿润烫伤膏外敷,治疗组使用艾外敷,并对两组患者局部皮肤治疗效果、创面愈合时间及失禁性皮炎复发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治疗效果显著,总有效率达93.3%,患处皮肤愈合情况较好,皮炎治愈时间短,平均治愈时间为3.46天,复发率为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艾治疗失禁性皮炎,愈合情况较好、速度较快,复发率低,同时满足物美价廉、安全有效的需求,取材、操作简单,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减轻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失禁性皮炎 艾灰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HE染色中细胞核染现象及改善方法 ,提高 HE染色质量。方法:收集 30例 HE 染色发的胃镜、肠镜和子宫内膜等不同类型的组织 ,重新切片 ,通过调整苏木素染色条件以及染色前对组织进行修复处理 ,设对照组 ,比较各种处理方法的染色效果。结果:通过延长苏木素染色时间、 1%冰醋酸及 0.5%盐酸处理、水浴加热和 PBS抗原修复液、 EDTA抗原修复液分别采用水浴和高压修复处理,均能够不同程度地促进核染色 ,较好地改善 HE 染色细胞核染现象 ,但以 PBS高压处理法效果最佳。结论: PBS高压处理法是 HE染色细胞核染现象的一种有效处理方法。

  • 标签: [ ] HE染色 细胞核灰染 改善方法 高压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分析不同HE染色细胞核染的处理方法得到的效果,为获得更好的HE染色质量重要的依据。方法选择HE染色发的胃粘膜、肠息肉、子宫内膜等不同类型的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重新实施切片,对于苏木素染色条件进行合理的调整,同时在染色前修复处理组织,通过设立参照组的方式,对于不同处理方法获得的染色成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通过对于苏木素染色条件进行调整,包括水浴加热、增加时间以及微波加热等,能够推动核染色,但是对于染的情况没有得到完全的解决掉。以高压和微波修复处理举措应用到PBS、EDTA以及柠檬酸中,能够对于HE染色细胞核染现象进行良好的改善,而且效果最理想的就是PBS微波处理法。结论有效处理HE染色细胞核染现象的举措就是PBS微波处理法,应用价值巨大。

  • 标签: HE染色细胞核灰染 处理方法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泻心汤合十散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医院收治的9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n=47)应用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n=47)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泻心汤合十散方剂,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大便潜血转阴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指标上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泻心汤合十散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中有积极作用,可有效解除患者胃痛、纳呆、口干等临床症状,且起效快,能够缩短其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并促使其早期康复出院,值得推广。

  • 标签: 泻心汤合十灰散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作有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泻心汤合十散联合西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7月-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则采取泻心汤合十散联合西药治疗。治疗后,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情况、记录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0.00%(P<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P>0.05)。结论针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采取泻心汤合十散联合西药治疗,疗效确切、治疗有效率高、且副作用少,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泻心汤 十灰散 西药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 要:铜银和氯离子进行协同联合氯化抗菌消毒(40μg・L-1铜银游离子,400μg・L-1铜银游离子和0.3mg・L-1游离子和氯)前后用逆转录PCR的实验方法同时检测铜银协同氯化消毒前后脊杆菌病毒的内部核酸,并用内部免疫破坏印记检测法(DIBA)同时检测脊杆菌病毒的抗原性(包括蛋白质);用内部核酸免疫修复法的实验方法测定噬菌体f2的内部核酸免疫修复存活率,并用联合血清生化学法的方法同时检测噬菌体f2的抗原性.以此基础来深入探讨利用铜银和氯离子进行协同联合氯化抗菌消毒对脊病毒内部核酸的免疫破坏抑制作用.得出的RT-PCR的检测结果显示存在铜银脱氢离子通过协同联合氯化细菌消毒前后对脊髓灰质炎一型病毒组的ⅰ型(PVI)的特异免疫条带为明显阳性,协同氯化消毒后的ⅱ型为明显阴性;DIBA检测结果显示铜银协同氯化消毒前后的检测结果差异均为明显阳性.铜银脱氢离子通过协同联合氯化细菌消毒产生灭活免疫作用后,大肠杆菌噬菌体f2的中性核酸细胞修复存活率不会随免疫作用持续时间不断延长而显著降低;该型噬菌体的抗原性与正常细菌无明显显著差别.

  • 标签: 消毒 大肠杆菌噬菌体 脊髓灰质炎病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乳癌术后化疗致白细胞降低的严密观察静心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化疗期间出现的白细胞减少现象,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化疗期,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白细胞减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腹部创伤的CT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急诊腹部创伤患者80例,均实施CT诊断,根据CT诊断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实施手术治疗患者术后行病理学检查,将病理诊断结果同CT诊断结果进行比较,观察CT诊断准确率。结果诊断后60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20例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实施手术患者中CT诊断准确率为96.67%,同病理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腹部创伤患者诊断利用CT检查诊断,诊断准确率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 标签: 腹部创伤 CT检查 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分析神经内科患者在实际的治疗跌倒情况下的相关影响因素,从护理角度分析患者实际造成跌倒的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良好的数据分析参考。临床显示影响神经内科患者出现跌倒的原因可能与患者的病情、年龄、运动障碍水平、视觉听力水平、认知水平等有直接关系。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患者跌倒情况,准确的分析患者神经内科的相关治疗因素,准确的分析患者可以有效采取的设计认知管理标准,进而提升护理工作者和医生的准确治疗护理效果,降低患者可能手神经因素影响,发生的各种不必要的跌倒问题,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 标签: 神经内科 患者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2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痊愈52例、显效16、有效4例,无并发脑梗死病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对患者密切的观察和精心的护理,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护理
  • 简介:摘要:草本药用植物黄连(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具有抗炎、镇痛、保肝护肝、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通过文献调研,总结概述黄连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为持续深入的开发应用黄连提供参考。

  • 标签: 岩黄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 ] 目的 了解颞骨部颈内动脉及面神经相关结构的显微解剖 ,为颞骨部入路临床外科手术操作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选取 10例 20侧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采取颞耳后入路解剖法,暴露颞骨段颈内动脉和面神经各段 ,观测并测量面神经各分段的长度,颈内动脉水平段和垂直段的长度,颈动脉管内口和外口距耳蜗最近点距离。结果 面神经内耳道段长度 10.33±1.77 mm,迷路段长度 4.05±1.19 mm,鼓室段长度为 10.74±1.92 mm,乳突段长度 11.05±1.14 mm;颈内动脉水平段长度 17.17±3.72 mm,垂直段长度 10.65±1.01 mm;颈动脉管内口距耳蜗长度 19.64±1.48 mm,颈动脉管外口距耳蜗长度 2.24±0.43 mm,左右两侧相关距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面神经颞骨部内乳突段最长,迷路段最短,耳蜗位于大神经和面神经迷路段之间的夹角内。临床外科手术操作中,以颈动脉管内口为参照点,向后方磨除颞骨部骨质保护耳蜗的安全距离范围为 19.64±1.48 mm,手术操作接近该距离末端时应停止操作或改变磨除方向,避免损伤耳蜗等重要结构。

  • 标签: [ ] 颞骨岩部 面神经 颈内动脉 耳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部胆脂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的相关体会。方法以我科给1例部胆脂瘤患者所提供的护理工作为例,术前为患者和家属分别提供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缓解术前紧张焦虑情绪,并积极准备术前相关工作;术后对已有的面瘫和脑脊液漏症状进行持续观察和护理,同时进行术后常规护理并观察预防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术腔感染、耳痛、颅内压增高等。结果精心的围手术期护理为患者的治愈提供了基础和保障。结论根据部胆脂瘤患者的既往病情和具体情况,医护人员给患者和家属提供针对性、全面性的护理服务对患者术后的身体恢复有很大意义。

  • 标签: 岩部胆脂瘤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资料与方法1995年7月至今采用经皮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药物联合应用舒治疗中晚期肝癌35例,治疗组35例,男22例,女13例,年龄34~72岁。对照组28例,男16例,女12例,年龄40~71岁。方法:对照组Seldinger法经皮股动脉穿刺,采用F6.S导管,在X线电视引导下,插至肝固有动脉或肝总动脉,灌注化疗药物(F-Fu800~1000mg丝裂霉素10~20mg表阿霉素30~40mg)。术毕,拔出导管,加压包扎,抗生素3~5d,间隔3~4周再灌注1次,连续3次为1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配合应用舒12~20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点,10次为1疗程,连续使用2

  • 标签: 肝动脉灌注 中晚期肝癌 临床观察 化疗药物 联合应用 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