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论述建立医院经营的品牌服务意识。方法研讨医院品牌建设的必要性和如何创建医院品牌。结果和结论建立医院经营的品牌就是完善医院管理、医疗技术、医疗服务。

  • 标签: 医院品牌 医院经营
  • 简介:充分透析是保证腹膜透析患者健康生存的关键因素。透析充分性是指评价透析疗法是否有效清除体内代谢产物与水分使患者内环境达到稳定状态的指标。正确评估透析充分性是确定透析剂量与频率以及透析疗效的基础。本文就目前腹膜透析充分性的评估进行综述。

  • 标签: 腹膜透析 透析充分性
  • 简介:目的探讨可以早期预测脓毒症预后的临床指标.方法前瞻性观察脓毒症患者28d,分析与预后相关的临床指标.结果共观察42例,其中19例(45%)死亡.一些临床指标水平在死亡者或生存者间差别较大,其中包括血总胆红素、血pH值、红细胞压积、氧合指数、动静脉血氧差(AVDO2)、四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指标积分和血流动力学指标等.结论脓毒症时感染所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紊乱、酸中毒和缺氧状态影响患者的生存.脓毒症发生初期的一些临床指标水平有助于早期进行预后评估.

  • 标签: 脓毒症 临床指标 预后 血总胆红素 红细胞压积 氧合指数
  • 简介:经母婴传播的疾病已为人们所共知.为做好经母婴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避免院内感染,明确病因,减少医疗纠纷,并使一些无临床症状的母婴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笔者对2002年1月~2003年5月2248例孕妇的产前进行HBsAg、抗-HCV、抗-HIV、梅毒4项血液指标检测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血液学检测 ELISA 孕妇
  • 简介:在贫血疾病中,缺铁性贫血(IDA)居首位,慢性病贫血(ACD)继第二位。前者是体内贮存铁的缺乏,后者是铁的释放和利用障碍。虽然有着不同的发病机制,均有血清铁(SI)降低;可呈小细胞和(或)低色素性贫血,尤其两者合并存在时,临床上极易混淆,应加以区别。现将我院1999年6月~2003年6月,4年间临床诊断IDA、ACD102例分析如下:

  • 标签: 慢性病 缺铁性贫血 铁生化指标 IDA 临床资料
  • 简介:FK506又称他克莫司(tacrolimus),商品名普乐可复(prograft),于1984年由日本Fujisawa制药公司的研究人员从放线菌属streptomycestsukubaensis的酵解产物中提取.

  • 标签: FK506 衍生物 神经营养作用 作用机制
  • 简介:输血在临床治疗和抢救患者中是一项不可替代的治疗方法,但因输血感染造成的医疗纠纷逐渐引起医患双方和政府的重视.中规定受血者输血前常规检测血清学九项指标.笔者从2002年6月~2003年12月对住院患者输血前血清学九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受血者 血清学检测
  • 简介: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是指以皮神经周围及皮神经内血管网丛为血供的轴型皮瓣。1996年以来,我们应用四肢的6种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膝、踝、腕和手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13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皮神经营养血管 岛状皮瓣 临床应用 血管网 轴型皮瓣 血供
  • 简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7例,男性11例,女性6例,年龄9~66岁.病因:热铁水烫伤4例5处,撕脱伤3例3处,恶性黑色素瘤3例3处,慢性溃疡3例3处,低热烧伤2例2处,电击伤1例1处,冻伤1例1处.部位:足跟部7例8处,踝部6例6处,足跟底部3例3处,胫前中段1例1处.创面最大面积9.5cm×7.0cm,最小面积4.5cm×4.0cm.

  • 标签: 小腿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临床应用 皮瓣设计
  • 简介:目的报道手部不同类型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根据皮肤缺损部位,应用拇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及指掌侧动脉指蹼穿支为蒂的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修复26例手及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结果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与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该皮瓣切取方便,转位灵活,血供可靠,是修复手及手指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

  • 标签: 临床应用 岛状皮瓣 皮神经 修复
  • 简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l,TGF-β1)是原发性肝癌的肿瘤标志物之一,本文通过原发性肝癌手术前后TGF-β1水平的变化来探讨评价肝癌的手术疗效的指标.

  • 标签: 肝肿瘤 转化生长因子Β 肝切除术
  • 简介:目的 观察家兔急性肠缺血时的血清酶及生化变化。方法 采用肠系膜动、静脉血管结扎法复制家兔急性缺血性肠病的模型,根据肠组织缺血的四个不同程度的缺血期,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测定CPK、CKMB、LDH、LA、CRP和CO2CP的活性及其相应的变化规律。结果 CPK、CKMB、LDH、LA、CRP活性随肠缺血时间的延长、缺血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而CO2CP则不断下降,与对照组相比,P<0-01。结论 上述指标可作为急性肠缺血疾病早期诊断的新方法,对判断腹腔内肠缺血状态是有效的和敏感的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肠病 早期诊断 血清酶
  • 简介:临床资料:本组患者14例,其中男12例、女2例.年龄8~48岁,平均31岁.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6例,修复部位为跟部、踝周及足背近侧,皮瓣最大面积8.0cm×10.0cm,其中2例为内踝及跟部肿瘤扩创后有肌腱外露、1例为足背Ⅲ度热压伤、3例为电接触伤致足背肌腱及骨外露.顺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1例,皮瓣面积13.0cm×作者单位:750004银川,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15.0cm,皮瓣带腓肠肌以填充膝部电接触伤去骨后的腔隙.顺行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皮瓣最大面积10.0cm×12.0cm,其中修复同侧烧伤后胫骨外露1例、以交腿皮瓣方式修复对侧足贴骨瘢痕1例,电接触伤致髌骨外露1例.逆行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4例,皮瓣最大面积12.0cm×8.0cm,均为电接触伤致手腕屈侧肌腱外露.

  • 标签: 皮瓣修复 皮神经营养血管 逆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四肢创面 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足背肌腱
  • 简介:目的为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应用24侧上肢标本,用几种不同的方法,研究前臂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起始、走行、分支、分布、伴行关系及彼此吻合等。结果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于前臂前面桡侧半,与头静脉伴行,两者周围有明显的动脉伴行,平均有外径大于0.5m的营养动脉4.2支,且彼此吻合。其中第一支浅出点位于肘横纹下37.60±12.53m,血管外径0.70±0.33m,有明显的分支分布于皮神经干和浅静脉及其周围的皮肤和皮下组织。结论可经设计以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为蒂的皮瓣,供临床使用。

  • 标签: 前臂外侧皮神经 解剖学基础 营养血管皮瓣 吻合 头静脉 营养动脉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肝治疗对改善重症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100例重症肝炎患者人工肝术前、术后的肝纤维化4项指标.结果经人工肝治疗后有98例重症肝炎患者肝纤维化4项指标均有所改善,尤以Ⅲ型前胶原、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酶的改善有显著性,Ⅳ型胶原无显著性改善,但有所好转.结论人工肝治疗对重症肝炎患者在肝纤维化方面能减缓肝内纤维结缔组织弥漫性增生,阻抑肝硬化.

  • 标签: 人工 重症肝炎 肝纤维化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肝纤维化指标 重症肝炎患者
  • 简介:为了探讨寒冷条件下机体对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将在低温下冷适应14天的Wistar大鼠照射4.5Gy.再移至常温饲养.作为寒冷照射组.引流大鼠内眦动脉血作8项外周血分析指标和微核率测定。以常温组、常温照射组、寒冷组作对照。结果表明.照射后第28天寒冷照射组与常温照射组相比白细胞总数升高1倍左右.微核率也较低,提示寒冷适应机体增强了对电离辐射的抗性.临床病人放疗时采用降温手段可能有助于保护健康组织。

  • 标签: 电离辐射 冷适应 大鼠 外周血分析 微核率 生物学效应
  • 简介:目的探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在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9例(其中不吻合小隐静脉者3例,吻合小隐静脉6例),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3例(均吻合浅静脉),足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顺行或逆行皮瓣3例(其中足背内侧皮神经2例,足背外侧皮神经1例).皮瓣面积最大16cm×10cm,最小5cm×4cm.血管蒂长4~10cm,蒂宽3~4cm.结果临床应用15例,12例全部成活.2例未吻合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因静脉回流障碍远端部分坏死,二期植皮而愈;1例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移位修复胫骨下端骨髓炎,感染灶导致皮瓣局部坏死,感染控制后局部皮瓣转移而愈;1例足跟部溃疡.结论腓肠神经、隐神经及足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组织缺损的理想皮瓣,可顺行或逆行移位,常规吻合浅静脉、缝合皮神经,有助于皮瓣成活及感觉功能恢复.

  • 标签: 小腿 足踝部 皮神经 浅静脉 外科皮瓣 修复
  • 简介:目的探讨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3例足踝包括前足底部的软组织缺损的患者,采用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移位修复。皮瓣面积最大32×12cm,最小16X8cm。结果13例中得到远期随访10例,术后皮瓣外观色泽均正常,足外侧缘皮肤感觉早期减退,术后3-6个月全部或部分恢复。而移位的皮瓣厚薄适宜,质地及功能良好,6个月后均恢复了保护性感觉。结论超大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切取简便,血供可靠,不牺牲主要动脉,由于旋转点的演变,轴点下移,使踝关节包括前足的大面积皮肤缺损均能获得有效的覆盖,是修复足踝部皮肤缺损的理想方法。

  • 标签: 腓肠神经 岛状皮瓣 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