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创新发展以及“走出去,引进来”等相关政策的实施,同时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科技研究理念以及各种科技产品的大量地涌入,我国对其进行了择优选择,这有力地促使我国科学技术与医疗研发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随着知识时代的到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生物医学逐渐出现在生活中并为人们所应用,生物医学影响着人们的生、老、病、死,可以改变人类的文明进程,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对生物医学应用的前景探析成为了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

  • 标签: 生物医学 应用前景 创新适用措施
  • 简介:摘要: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由理学、工学、医学三门学科结合而成的边缘类学科,同时也是多种学科向生物医学渗透的产物。生物医学其内涵是揭示生命的运动规律,并以多种方式维持、促进人的身体健康。生物医学的兴起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医学科技的进步,二是医疗器械发展的需要。有志之士认为,在新世纪里,随着自然科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生物医学工程的发展前景将不可估量。

  • 标签: 生物医学 特点 现状 前景
  • 简介:摘要随着当今各个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不断加深,现代生物制药行业已经逐渐改变了传统制药的格局,通过在病理分析、药理分析、药物设计与合成等方面做出的革新,应用多学科研究方法,将制药行业的研究发展流程彻底改变,也将新药的发现与生产变成了可视化、可操控、可监管的进程。本文将从病理分析、药理分析、药物设计与合成三方面对现代生物制药新技术发展做综述。

  • 标签: 现代生物制药 新技术 多学科
  • 简介:摘要药品微生物检查是药品质量控制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安全性指标,非无菌制剂的药品在临床使用前必须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无菌制剂的药品则必须进行无菌检查。按有无抑菌性原则,药品可分为无抑菌性药品和抑菌性药品两类。当部分抑菌药品受到微生物污染后,虽然微生物会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但却能够在一定条件下存活一段时间,人体服用了此类药品后,一旦体内环境满足了微生物适宜的生长条件,微生物会立即恢复活性并进行快速繁殖。此外,微生物还会对抑菌药品产生适应性和耐药性,不但影响药效还会对病人的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有效的药品微生物检验质控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被污染微生物的抑菌性药品不流入市场。

  • 标签: 药品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分子生物学在艾滋病病毒(HIV)检测传染源中能起到早发现和早诊断的作用,而且可对HIV感染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能对HIV感染者进行耐药性监测,降低艾滋病对人体和社会的危害。本文对分子生物学在HIV中的检测进展和HIV-1的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综述。

  • 标签: 艾滋病 分子生物学 检测进展 HIV-1
  • 简介:摘要 :真菌多糖具备提升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等的功能,促进抗体产生,进而起到提升机体免疫力、加强机体抗肿瘤能力的作用。本文特对药用真菌多糖如灵芝、虫草、姬松茸以及香菇等对抗肿瘤免疫生物活性进行 研究。

  • 标签: 真菌多糖 抗肿瘤 免疫 生物活性
  • 简介:[摘要]合成生物学技术中的生物传感器应用逐渐趋于成熟,其为医药行业带来的推动力不容小视,本文拟从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方向为其在医药领域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合成生物学 生物传感器 医药应用 文献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生物反馈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护理体会。方法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直肠肛门测压记录直肠肛管静息压,肛管自主收缩时间,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域。结果(1)功能性便秘患者直肠肛管静息压,肛管自主收缩时间,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域值与正常值比较均明显增高。(2)而治疗后直肠肛管静息压,肛管自主收缩时间,直肠肛门抑制反射域值降低。(3)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结论生物反馈治疗可改善直肠肛门压力到达治疗便秘的目的。

  • 标签: 功能性便秘 生物反馈 体会
  • 简介:摘要 : 实验动物是个复杂的有机体,个体间存在差异,不像物理化学实验能够精细定量,实验过程中有很多关键要素需要控制。对于胰岛素生物活性检测和效价检测除了饲养环境因素的控制、动物质量的选择、样品的精确稀释、人员操作的准确规范外,实验的一些关键时间点也必须控制好。

  • 标签: 胰岛素 生物检定 时间点控制   
  • 简介:摘要随着对银屑病遗传学研究的深入,尤其是易感基因、相关治疗基因的发现,使得我们对银屑病的认识更加深入,也使得临床银屑病治疗方法发生了更多变化。在银屑病免疫机制及遗传机制研究取得大的进展下,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也随之快速发展。该病以皮肤炎症、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殖为主要特征,如银白色鳞屑的红色斑块、斑丘疹等,表面以银白色鳞屑覆盖,剥开后可见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轻度患者可在肘膝部位有硬币大小斑块,重度患者累及全身皮肤,甚至合并存在关节病变及心血管、眼部、代谢性疾病等。银屑病是基因易感个体中病理性天然免疫、适应性免疫活化的结果,临床发病率高、病程长、反复发作。临床上选择应用靶向生物制剂治疗免疫发病环节和炎症介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且用药安全。

  • 标签: 银屑病 生物制剂 治疗新进展
  • 简介:摘要原花青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多酚化合物。原花青素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活性、防治心血管疾病、抗癌、抗高血压、降血脂、降血糖等,已广泛应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领域。本文将对其生理活性进行综述。

  • 标签: 原花青素 生物活性
  • 简介:摘要:生物学科是个非常大的学科概念,其下有很多的分支学科。而这些分支学科的发展对于运动康复的进步具有指导作用,文章从生理学、运动解剖学、神经科学等方面进行阐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 生物反馈辅助治疗焦虑症 的 疗效 进行 观察,以供 后期对焦虑症治疗是作为 参考。 方法: 选择于 201 5 年 10 月 1 日至 2016 年 1 2 月 3 1 日 期间 ,在我院 接受 治疗的 80 例焦虑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帕罗西汀进行治疗,治疗组则在服用帕罗西汀治疗的同时,接受生物反馈进行辅助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以及进行 4 周的治疗后,使用汉密顿焦虑量表进行测定,并对比结果 。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有明显下降,且治疗组患者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较度照组降低明显 。 P < 0.05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在对焦虑症患者进行治疗时,使用生物反馈进行辅助治疗,对于患者的恢复有着极强的治疗效果,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 。

  • 标签: 生物反馈 焦虑症 帕罗西汀 汉密顿焦虑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87例尿路感染患者,采集患者中段尿液培养分离出187株大肠埃希氏菌,随机分为对照组93例与观察组94例,对照组菌株进行常规处理分析,采用微生物检验对观察组菌株进行分析,对比两组结果及感染控制情况。结果观察组94例患者经治疗后感染发生率18.09%显然低于对照组35.48%,(P<0.05)。观察组94例患者感染程度,中度感染、重度感染情况显然低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9.828、9.480,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可显著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效果,同时对预测病原菌传播途径及检测具有良好效果,对患者治愈率具有提高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感染控制 微生物检验 监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生物制药技术开始在多个领域进行应用,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将生物制药技术应用于制药工艺领域中,为我国制药行业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文中从生物制药工艺概述入手,分析了生物制药技术在制药中的应用,并进一步对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具体阐述。

  • 标签: 生物制药技术 制药工艺 冠心病 基因 神经性药物 前景
  • 简介:摘要感冒属于临床上一种极为常见的病症,是诸多病毒病菌交叉感染最强的病症,具有发病率高、可自愈、药物疗效不显著等特点。感冒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应及时进行有效治疗。自然生物降解素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抗菌作用,能改善人体免疫系统,可用于辅助治疗各种疾病。本研究就自然生物降解素对感冒的医治作用进行探讨与分析,见如下综述。

  • 标签: 自然生物降解素 感冒 医治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咸阳市渭城区蚊、蝇、鼠、蟑等病媒生物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季节变化,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依据2009年国标病媒生物密度监测方法,成蚊密度调查采用灯诱法,蝇类密度调查采用笼诱法,鼠密度调查采用夹夜法,蜚蠊密度调查采用粘捕法。结果蚊类有3种,淡色库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84.23%;蝇类有7种,家蝇和棕尾別麻蝇为优势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42.52%和47.78%;鼠类有小家鼠、褐家鼠2种,分别占捕获总数的52.00%,47.80%;蜚蠊有1种,德国小蠊为优势种,占捕获总数的100%。蚊类总密度为9.09只/灯·小时,以牲畜棚和公园较多;蝇类总密度为13.17只/笼,以绿化带最高;鼠类总密度为0.21%,以城乡结合部最高;蜚蠊总密度为0.85只/张,以餐饮行业和居民区较高。鼠类活动2高峰,分别在在4月和11月;蚊类也呈现2个活动高峰,分别在7月和10月;蝇类8月份最高;蜚蠊的活动高峰期不明显。结论相关部门在病媒生物活动高峰期做好病媒生物防治工作同时,做好相关传染病的监测预警与控制。蚊虫控制的重点在公园和牲畜棚,苍蝇在绿化带,鼠类在城乡结合部,蟑螂在餐饮业和居民区。

  • 标签: 病媒生物 监测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微生物学检验》课程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实验课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检验理论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实验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对策的探讨,以期提高微生物检验实验课程的教学质量。

  • 标签: 微生物学检验 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