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胎儿生长受限(Fetalgrowthrestriction,FGR)是产科重要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为2.75~15.53%,我国的发病率平均为6.39%。其围生儿死亡率为正常胎儿的4~6倍。患儿近期和远期并发症高,如胎粪吸入综合征、低氧血症、多动症、言语和阅读困难等,甚至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嘲。因而早发现、早治疗和早干预,对于预防严重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随着超声学的不断发展,超声在预测FGR及为临床提供生长受限胎儿宫内情况,决定终止妊娠的时间及方法提供依据。现将近年来超声预测FGR的研究方法综述如下。

  • 标签: 胎儿生长受限 超声预测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胎粪吸入综合征 远期并发症 围生儿死亡率
  • 简介:目的探讨颈椎椎管内外生长的哑铃型肿瘤的显微外科手术及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和颈椎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两者联合治疗的方法和特点。方法分析13例颈段哑铃型椎管内肿瘤病人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显微手术及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和颈椎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两者联合治疗的方法与治疗结果。结果13例患者术前MRI检查明确诊断,CT颈椎重建明确肿瘤相邻颈椎椎体及其附件的破坏程度。所有患者均行显微手术切除肿瘤,同时行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加颈椎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的方法。肿瘤全切11例,部分切除2例,所有患者术后颈椎稳定性良好。结论颈椎椎管内外生长的哑铃型肿瘤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椎体及其附件的破坏,单纯切除肿瘤会造成颈椎稳定性受损,患者需要行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入锁定钢板内固定和颈椎后路侧块螺钉钢板固定两者联合治疗的方法,以防术后颈椎不稳而造成脊髓压迫。

  • 标签: 脊髓肿瘤 手术 哑铃型肿瘤 颈椎
  • 简介:目的探讨TGF-β1局部注射联合经皮自体骨髓移植对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预制新西兰大耳白兔骨延迟愈合模型,将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A、B、C和D组,每组10只。每组分别在骨缺损模型建立后5天和10天于骨延迟愈合区注入自体血液2ml加生理盐水1ml;自体红骨髓2ml加生理盐水1ml;自体血液2ml加TGF-β11ml(100μg);自体红骨髓2ml加TGF-β11ml治疗。术后4周行组织学观察和骨痂内骨系细胞立体定量分析;术后8周行骨几何参数和骨密度(骨痂处)测定,骨生物力学测试和单位质量骨痂中钙含量测定。结果D组成骨细胞的平均体积密度、骨痂厚度改变、钙含量、骨折愈合处的最大抗弯强度、极限应力、极限刚度和极限负荷时的能量吸收,均非常显著性高于A组(P〈0.01),显著性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TGF-β1局部注射联合经皮自体骨髓移植,是治疗骨折延迟愈合的一种有效方法。

  • 标签: 转化生长因子Β1 骨髓移植 骨折愈合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肝细胞癌(HCC)患者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在GSPs化疗栓塞治疗前后的变化,探讨该方法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应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30例原发性HCC患者(HCC组)GSPs化疗栓塞术前1天、术后4、7及28天和3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外周血中VEGF水平。结果HCC患者术前外周血中VEGF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CC患者术后4天[(232.56±119.40)pg/ml]、7天[(290.33±97.17)pg/ml]外周血中VEGF水平较术前1天[(106.79±55.85)pg/ml]明显增高(P均〈0.05);术后28天[(233.54±106.60)pg/ml]低于术后7天[(290.33±97.17)pg/ml],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GSPs化疗栓塞治疗HCC术后VEGF规律性的变化可反映肿瘤血管生成状态,为术后抗血管内皮生长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化学栓塞 治疗性 肝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轴突再生困难与损伤灶周围高表达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A、MAG、OMgp有关。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脑出血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及血肿周围轴突生长抑制因子MAG、OMgp表达的影响。方法: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用立体定向纹状体注入胶原酶法制作大鼠脑出血模型。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脑出血模型组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组于造模后24h经尾静脉注射1×107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悬液,各组于造模后1,3,7,14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在各时间点处死大鼠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AG、OMgp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结论:假手术组术后各个时间点均未见明显神经功能缺损;脑出血模型组神经功能缺损术后1d时即达高峰,14d时有进一步的恢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组神经功能评分在3,7,14d各个时间点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各个时间点模型组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组血肿周围神经元及胶质细胞MAG、OMgp的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升高,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干预组较模型组表达均有降低(P〈0.05)。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明显促进大鼠脑出血后神经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血肿周围MAG、OMgp的表达有关。

  • 标签: 轴突生长抑制因子 脑出血 动物模型 MAG OMgp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单纯T2DM患者50例(T2DM组)、T2DM合并CHD患者48例(T2DM+CHD组)、单纯CHD患者47例(CHD组)、门诊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FGF-21水平,并测定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清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体重指数及腰臀比,并作相关比较和分析。结果T2DM+CHD组血清FGF-21水平均明显高于砣DM组、CHD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3.55、3.74、3.96,P均〈O.05);T2DM+CHD组FGF-21水平与腰臀比、三酰甘油和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r分别=0.195、0.255、0.189。P均〈0.05);FGF-21和糖化血红蛋白是T2DM危险因素,FGF-21和三酰甘油是T2DM合并CHD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清FGF-21与T2DM合并CHD的发病有一定联系。

  • 标签: 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 2型糖尿病 冠状动脉心脏病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元样PC12细胞对C3H小鼠成肌干细胞C2C12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利用Transwell建立PC12细胞和C2C12细胞共培养体系,实验分为3组:空白对照组:C2C12细胞单独培养;实验组:C2C12细胞与已分化的PC12细胞共培养;阴性对照组:C2C12细胞与未分化的PC12细胞共培养。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神经生长因子(NGF)对PC12细胞的促分化效应;流式细胞仪检测共培养条件下C2C12细胞的增殖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qPCR)检测与PC12细胞共培养3、7d后C2C12细胞生肌素、结蛋白基因的表达。结果体外条件下,NGF诱导PC12细胞呈现神经元样特征:具有细长的细胞突起,并阳性表达微管相关蛋白-2。流式细胞检测证实:已经分化的PC12细胞抑制C2C12细胞的增殖。实验组DNA合成前期的C2C12细胞所占百分比(77.2%±0.4%)较空白对照组(71.0%±0.6%)和阴性对照组(70。8%±0.8%)高,反应增殖活力的增殖指数(22.8%±0.4%)较空白对照组(29.0%±0.6%)和阴性对照组(29.2%±0.8%)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C2C12细胞生肌素、结蛋白基因的表达高于同一培养时间其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化的PC12细胞抑制C2C12细胞的增殖,但促进其分化。

  • 标签: 成肌细胞 小鼠 近交C3H PC1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 简介:本研究探讨胰岛素对Reh细胞胰岛素受体(IR)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GF-ⅠR)表达的影响及对Reh细胞的促增殖作用。用CCK-8法检测Reh细胞的增殖;采用实时PCR法检测Reh细胞IR和IGF-ⅠR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胰岛素对Reh细胞具有浓度和时间依赖性的促增殖作用,当胰岛素浓度为10-9mol/L时其促增殖作用最强,进一步提高浓度,胰岛素的促增殖作用不再增强。与对照组相比,胰岛素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P〈0.05)。胰岛素10-9mol/L作用24、48及72h,IR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的比值分别为2.2520±0.7431、1.9956±0.9692和3.9766±1.3189,IGF-ⅠR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的比值分别为1.0803±0.2238、1.6026±0.6158和3.1013±0.1008。胰岛素刺激后IR和IGF-ⅠR的mRNA相对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加,差别有统计学显著意义(P=0.022和P=0.00)。结论:胰岛素能促进Reh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IR和IGF-ⅠR上调有关。IR和IGF-ⅠR的高表达与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有着密切关系。

  • 标签: 胰岛素 胰岛素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Reh细胞株
  • 简介: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背景抑制弥散加权成像(DWIBS)表现特征,探讨肿瘤组织ADC值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及肿瘤微血管面积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资料,分析其DWIBS图像特征,分别测量肿瘤中心实性部分、肿瘤边缘部分和瘤周正常肌层的信号强度、ADC值。以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VEGF表达及微血管面积,并分析二者与ADC值的关系。结果DWIBS原始图像、3DMIP重建及相应黑白翻转图像可立体、直观显示肿瘤病灶部位、大小及范围,肿瘤组织于原始图像上呈明显高信号,黑白翻转图像呈低信号;肿瘤组织中心实性部分、肿瘤边缘部分信号强度、ADC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与瘤周正常肌层信号强度、ADC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肿瘤组织ADC值与VEGF表达和肿瘤微血管面积均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DWIBS可直观显示子宫内膜癌病灶;ADC值定量测量可明确肿瘤边界,并提示肿瘤的组织病理学信息。

  • 标签: 子宫内膜肿瘤 背景抑制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