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螺旋电极在心室起搏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要安装永久起搏器患者30例,将螺旋电极应用进心室起搏手术中,研究其效果。结果30例患者的起搏阈值,得到的结果为(0.61±0.14)V,P波振幅平均结果为(5.3±1.3)mV,R波振幅(12.4±1.8)mV,电极阻抗(532±160)ohm,都保持在正常水平,并根据6个月随访发现动态心电图均显示有效起搏,使用心脏二维超声以及胸片显示电极位置固定良好,未发生电极脱位现象。结论使用螺旋电极应用于心室起搏能够保证良好的电极定位成功率,可随意选择起搏定位点,起搏参数均保证在正常水平,操作安全、可靠性强。

  • 标签: 螺旋电极 心室起搏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龙晓斌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15-07-17
  • 出处:《世界复合医学》 2015年第7期
  • 机构:龙晓斌甘孜藏族自治州藏医医院四川甘孜州626000【摘要】目的探讨短期高原反应的护理保健方法及效果。方法将48例进藏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24例行护理保健措施,将其与对照组24例未行护理保健措施的进藏人员出现的高原反应、心理健康程度进行对比评估。结果两组进藏人员均出现头晕、头痛、胸闷、失眠以及血压升降等反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出现的反应明显较少,两组数据存在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进藏人员情绪波动、过度紧张、恐惧等心理指标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进藏人员出现的短期高原反应采取护理保健措施价值显著,可改善高原反应,增强心理健康程度;值得采纳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由于各种损伤引发的全身性反应,感染、创伤、休克均可作为致炎因素,刺激机体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释放炎性介质,进一步激活巨噬细胞、粒细胞、淋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释放更多的炎性介质,形成炎性介质瀑布样连锁反应,逐级放大,导致SIRS,最终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文献,介绍了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诊断,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 标签: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诊断 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双硫仑反应的诊断、急诊救治与辨别。方法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急诊救治的30例双硫仑反应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患者治疗过程,观察患者就诊后的各项反应,并予以有效的对症治疗措施。结果在所有患者经过急诊救治后,予以对症处理,患者各项症状均出现好准,并无一例患者出现死亡。结论在患者服用药物或者是饮酒后引起的双硫仑反应,应当需要仔细的鉴别,给予准确地判断,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给予对症治疗。针对24h内接触过乙醇制品的患者应当避免使用双硫仑样反应药物,并明确告知患者服药期间以及停药后的一段时间不可接触乙醇制品。

  • 标签: 双硫仑反应应 救治 体会
  • 简介:摘要本文概述了近年来中药不良反应的现状,就中药不良反应的概念,引发因素,提出临床药师在预防中药不良反应中所应该做的工作。

  • 标签: 中药不良反应 原因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我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安全性评价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12月我院上报的320例ADR资料,按照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发生ADR的药物种类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老年人和婴幼儿易引起ADR,静脉滴注给药方式最易发生ADR(81%);引起ADR的药物主要为抗菌药物(45.3%),ADR发生率最高的抗生素类分别为喹诺酮类(29%),头孢菌素类(21%)、林可霉素类(18%);ADR以皮肤和附件、胃肠道损害最常见.结论医务人员应当加强ADR监测,规范合理用药,减少静脉滴注给药和抗菌药物过度使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抗菌药物;静脉给药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178-02

  • 标签:
  • 简介:摘要舒血宁是纯中药制剂,主要成分为银杏叶提取物。随着医学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其药理作用、主治范围和禁忌症状正在被人们不断地拓展和认知。本文结合实例,浅谈舒血宁的系列过敏反应

  • 标签: 舒血宁 过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镇静治疗ICU危重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0例ICU危重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50例患者,对比组酚组给予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给药,研究组给予咪唑地西泮联合芬太尼给药,通过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h、12h的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血糖(Glu)、胃液pH值的变化来评定镇静治疗的有效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4h、12h的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血糖(Glu)、明显低于镇静治疗前,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4h、12h,胃液pH值明显高于镇静治疗前,两者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的意义(P<0.05)。结论对ICU危重患者实施镇静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改善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的安全感,舒缓患者烦躁焦虑的心情,使患者安全地度过危险期,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镇静治疗 ICU危重 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