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经尿道前列腺切术(TURP)与汽化切术(TUVP)的术中、术后近远期并发症,以利今后减少前列腺手术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3月至2012年9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其中TURP79例,TVP71例。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近期和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TURP组和TVP组切综合征(TURS)3.8%和1.4%(P〈0.05),包膜穿孔尿外渗11.4%*118.5%,术后出血3.8%和1.4%,尿路感染3.8%和8.5%,尿道狭窄2.5%和5.6%,膀胱颈挛缩1_3%和0,勃起功能障碍8.9%和4.2%(P〈0.05),尿失禁3.8%和2.8%。结论TURP与TVP均为BPH患者安全而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应根据临床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前列腺电切术 汽化电切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最核心的基础课程,实用性极强。但是目前教学中存在着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差异、实习器材缺乏,学生见习机会少等问题。为此,笔者就课堂教学、实训基地、临床见习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推动《基础护理学》改革。

  • 标签: 护理基础,实训,临床见习,临床实践
  • 简介:在长期血液透析患者中,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fistulas,AVFs)者生存期最长,感染率最低且最不易形成血栓,因此被推荐作为有条件患者的首选血管通路。于2000年制订及2006年补充更新的肾病预后及生存质量指南(K/DOQI)推荐在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renaldiSease,ESRD)需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中,至少50%的患者应主要依赖自体AVFs作为血管通路,而最终这个比例应达到65%。

  • 标签: 长期血液透析患者 伦理学问题 静脉导管 自体动静脉内瘘 终末期肾脏病 血管通路
  • 简介:经颅刺激(transcranialelectricalstimulation,TES)技术是近年来用于脑功能研究与治疗的新方法,它通过头部表面电极引入电流(脉冲或直流),对颅内中枢神经系统施加刺激以达到影响和改善脑功能的目的。具有无痛、无创,易于操作,效果显著等特点,

  • 标签: 经颅电刺激 脑功能
  • 简介:目的观察低气压暴露对飞行员胃图(electrogastrogram,EGG)的影响。方法25名参加改装体检的直升机飞行员坐于低压舱内,记录EGG4min,然后以20m/s速度上升,分别在1000、2000、3000、4000m处各停留10min,并记录EGG4min,再以5m/s速度下降返回地面,观察不同高度EGG的平均幅值、平均频率、平均节律紊乱百分比和正常慢波百分比等指标变化。结果低气压暴露对飞行员EGG的影响包括:①平均幅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1000m和3000m高度EGG平均幅值为304.2μV和297.6μV,与地面EGG平均幅值357.7μV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2.42,P〈0.05),但2例有轻度腹胀者表现为相反的平均幅值上升;②平均频率总体无明显变化,但2例有轻度腹胀者平均频率稍快;③平均节律紊乱百分比仅3000m高度(24.3%)明显降低,与地面(28.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1),但2例有轻度腹胀者反而增加;④正常慢波百分比总体呈现为无明显改变。结论4000m不同高度低气压暴露对飞行员EGG的影响差异较大,但对明显腹胀和腹痛者,EGG的平均幅值和平均节律紊乱百分比可能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如果在影响因素的控制方面做更深入细致的工作,有望将EGG作为高空胃肠胀气的客观评价指标。

  • 标签: 飞行员 航天医学 低气压暴露 胃电图
  • 简介:扁桃体切除术是常见手术,有剥离术和挤切术两种,但易产生术后大出血、感染、扁桃体残体等并发症。随着全麻技术的成熟,扁桃体切除术出现了低温等离子、激光、冰冻、射频等手术方式,产生严重并发症的机率已很少,但设备价格昂贵,不易普及。本次研究旨在观察单极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的疗效。报道如下。

  • 标签: 扁桃体切除术 疗效分析 单极电刀 扁桃体剥离术 严重并发症 手术方式
  • 简介:摘要尝试将循证护理教育应用于护理教学领域,以期提高学生对护理知识学习积极性,强化护理专业学生对文献检索和统计学课程的学习,同时加强学生专业英语及计算机能力培养,不断推进护理基础教学改革,提高教师护理教学质量和学生护理科研能力。

  • 标签: 护理学基础 循证护理 探讨进展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剥脱凝两用导管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我们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主干剥脱基础上,在静脉造影指引下采用导管凝法对69例(76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的溃疡区域进行治疗,同时配合溃疡局部清创、加压包扎治疗。结果76条患肢溃疡面全部愈合。1例发生凝部位血肿,切开引流后治愈;2例合并凝部位皮肤烧伤,换药后治愈;3例曲张静脉残留,局麻下凝治愈;1例发生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保守治疗后好转。未发生动脉损伤、动静脉瘘、肺栓塞等合并症。结论应用剥脱凝方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具有方法简单、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曲张性溃疡 电凝法
  • 简介:目的探讨LEEP锥切后+创面深度灼治疗重度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效果。方法本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的CINII-Ⅲ级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两组,采用LEEP锥切后+创面深度灼和单纯LEEP锥切治疗各80例,比较其手术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本研究155例CINII—Ⅲ级患者(失访5例),LEEP后灼组治疗有效率97.43%,复发率0;单纯LEEP组治疗有效率89.61%,复发率5.19%。结论LEEP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LEEP锥切后再进行创面深度灼可明显减少患者的复发。

  • 标签: LEEP 深度电灼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目的探讨浅表性膀胱肿瘤经尿道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5例浅表性膀胱肿瘤患者,实施经尿道切术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7~34min,平均(16.4±4.5)min。未发生闭孔神经反射、切综合征和继发性大出血等并发症。创面基底和创缘病理检查,无肿瘤残留。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3~8d,平均(5.3±1.1)d。随访12~29个月,平均(18.6±3.5)个月,肿瘤复发4例(11.43%)。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对组织损伤小、可重复治疗和安全性高等优势,是治疗浅表性膀胱肿瘤的可靠方法之一。

  • 标签: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浅表性膀胱肿瘤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让患者消除悲观情绪和顾虑,以轻松自然的心态接受肠造口术。方法从调查肠造口患者健康需求入手,确定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术

  • 标签: 肠造口术健康教育需求临床护理
  • 简介:原发性胃淋巴瘤(primarygastricmalignantlym.phoma.PGML)是常见的胃间叶组织来源的恶性肿瘤之一.占胃癌以外胃恶性肿瘤的70%~80%[1]。近年来有发病率逐渐升高趋势[2]。PGML缺乏特异性,活检组织学确诊率低,易漏诊或误诊为腺癌。本次研究总结了53例PGML患者的内镜及病理学特点,旨在提高内镜医师对胃淋巴瘤的认识。报道如下。

  • 标签: 原发性胃淋巴瘤 内镜表现 病理学 特点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改良进水方式经切镜鞘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膀胱结石的疗效。方法在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我院收治膀胱结石患者共31例。所有患者均使用改良进水方式,经切镜连续冲洗鞘系统置入输尿管镜,气压弹道将膀胱结石击碎、清除。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一次取尽结石,术中和术后均未见膀胱穿孔、水中毒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1.5个月,未见结石复发,无排尿不畅等尿道狭窄症状。结论改良进水方式经切镜鞘气压弹道碎石是处理膀胱结石的有效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高效、并发症少、效果确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气压弹道碎石 膀胱结石 电切镜鞘 改良进水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经尿道膀胱肿瘤行切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行综合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6月在我院泌尿外科行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术的患者9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围手术期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行综合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生发生率(15.9%)明显少于对照组(51.1%),数据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经尿道膀胱肿瘤行切术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实行综合护理临床效果好,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有利于术后恢复,值得推广。

  • 标签: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围手术期 综合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颈胸背临近皮瓣修复电烧伤致颈部缺损的手术可行性及效果.[方法]对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5例烧伤患者,颈部皮肤软组织严重毁损,比照清创后缺损创面大小,在颈胸背设计供瓣区域、大小及转移长度、扭转角度,切取临近皮瓣修复创面.[结果]临床应用于14例手术成功,预期皮瓣大小(20.7±6.2)cm×(10.8±5.2)cm,1例术后皮瓣淤血后感染坏死,供瓣区伤口愈合良好,成活皮瓣较瘢痕与邻近部位皮肤色泽、质地与缺损区组织更近似.[结论]复杂颈胸背临近皮瓣适合于烧伤致颈部缺损的修复,术后效果理想.

  • 标签: 颈胸背临近皮瓣 缺损 电烧伤 颈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切术治疗64例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行经尿道等离子切术的前列腺增生患者64例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的行经尿道前列腺切术治疗的4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除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外,膀胱冲洗时间、导管滞留时间、住院时间等手术情况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IPSS、QOL和Qmax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切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疗效明确,安全可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治疗中宫颈环形切术(LEEP)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CIN患者68例,对患者临床资料、LEEP手术时间、术后感染、病灶残留、出血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至少随访6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6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8-35min,平均用时14.6min。手术中出血量为1-75mL,平均为7.6mL。11例患者(16.18%)有病灶残留,再次手术后彻底治愈。68例患者均无继发性感染,无复发,未出现宫颈管粘连情况。结论LEEP易于操作且用时较短,出血较少,患者术后恢复速度快,在CIN治疗中具有确切临床效果。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环形电切术 病灶残留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术在膀胱肿瘤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4月于本院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术进行治疗的23例膀胱肿瘤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进行治疗的23例患者为对照组,然后将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小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术在膀胱肿瘤患者中的疗效较好,且安全性也较快,综合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肿瘤 疗效 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