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护理的方法。方法将112例患者分成两组(常规组和护理组),每组56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综合疼痛护理。观察术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结果护理组实施综合性疼痛护理之后,56例患者中无痛17例,轻度疼痛19例,中度疼痛15例,重度疼痛5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后,无痛11例,轻度疼痛10例,中度疼痛19例,重度疼痛16例。结论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实施术后疼痛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感,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帮助。

  • 标签: 疼痛护理 疼痛评估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南充市在校大学生对乳腺癌易患因素的认知情况,为女性乳房健康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随机分层选取1200例年龄在18-25岁之间的在校大学生,采取一对一问卷调查的方法对男性是否会患乳腺癌及丰胸产品、高龄产妇、精神抑郁、多次人流史、乳腺癌家族史、饮食习惯、已育未哺乳、肥胖、特殊月经等因素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三学生对于男性会患乳腺癌及长期精神抑郁患者易患乳腺癌的认知情况比大一和大二学生好(p<0.05);男女大学生对男生会患乳腺癌和多次人流易患乳腺癌的认知情况较好,男生对男性会患乳腺癌的认知高于女生,女生对多次人流易患乳腺癌的认知高于男生(p<0.05);医学生对乳腺癌易患因素的认知程度比非医学学生高(p<0.05);目前大学生获取乳腺癌易患因素的知识主要来源于书刊报纸(42.33%),听别人说(41.83%),电视(38.67%)。结论加强大学生对乳腺癌易患因素知识的了解,通过学生这一独特的社会群体,采用不同的方式,在广大人群中普及乳腺癌及其易患因素相关知识,有利于乳腺癌的预防与女性乳腺健康。

  • 标签: 大学生 乳腺癌 易患因素 认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癌症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8例癌症疼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两组在护理干预前后,患者的疼痛评分较前降低,治疗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疼痛给晚期癌症患者带来的困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癌症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主要就骨折患者手术后疼痛的临床护理情况展开分析讨论,以此来为骨折患者在术后的疼痛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7月—2012年7月所收治的138例行骨折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的患者在术后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在术后的疼痛情况程度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72h的疼痛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在对骨折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通过对患者给予个体化护理干预,可以对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有效地缓解,提高患者在术后的生存以及生活质量,改善其预后情况,因此,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过程中,可以对护理干预模式进行大力推广并普及使用。

  • 标签: 骨折 术后疼痛 临床护理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创伤患者术后疼痛护理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150例手术病人术后采取不同镇痛措施。结果通过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大多数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疼痛加重者仅15例,占本组8%。结论骨折病人术后夜间疼痛是临床中最普通、最重要的现象,是不舒适中最严重的形式,是难以控制的。由于夜间麻醉作用消失,而损伤的组织仍持续释放某些致痛物质,并作用于游离神经末梢,降低疼痛受体的高阈值,使患者产生疼痛,睡眠发生异常,影响机体康复,故术后夜间疼痛护理尤为重要。也是我们每个护理人员应重视的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知状况,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方法以46名在岗手术室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知程度较高,但在某些问题上仍存在误区,且认知程度与工作年限、教育程度等属性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士的自身防护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采取有效地防护措施,更好的保护自身及他人的健康,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 认知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作用。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的骨科手术患者14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症状和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理想镇痛率达到84.29%。两组患者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骨科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患者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骨科手术 术后疼痛 护理干预 缓解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不同分期患者认知功能水平的变化。方法入选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在北京博爱医院肾内科就诊的CKD患者,根据基于肌酐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公式估测的GFR(eGFR)水平将患者分为CKD1—2期组、CKD3—4期组、CKD5期组,其中CKD5期组又根据透析与否分为CKD5期非透析组、CKD5期透析组。应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进行认知功能水平的评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CKD不同分期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共入选103例CKD患者,包括CKD1—2期31例,平均年龄(54.77±12.70)岁;CKD3—4期25例,平均年龄(62.24±14.36)岁;CKD5期非透析组10例,平均年龄(60.03±12.10)岁;CKD5期透析组37例,平均年龄(65.00±14.41)岁。CKDl—2期组、CKD3—4期组、CKD5期非透析组、CKD5期透析组患者总智商评分分别为102.00±18.09、90.80±18.87、93.2±15.66、94.14±22.48(F值=1.69,P=0.17);言语智商评分分别为103.10±15.31、92.68±20.68、90.61±19.54、98.73±17.86(F值=2.13,P=0.10);操作量表评分分别为98.74±2.04、87.88±20.68、94.90±15.72、95.00±17.53(F值=1.25,P=0.30)。随着eGFR的下降,CKD不同分期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呈现部分下降的趋势,4组之间在总智商、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方面尚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KD不同分期的患者,随着eGFR的下降,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

  • 标签: 慢性肾脏病 认知功能 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内科病房的疼痛治疗与优质护理应用。方法80肿瘤内科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采用中西医结合优质护理治疗。小结患者通过我院的治疗与护理病情缓解。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有效提高了肿瘤内科护理质量,促进了护理观念的转变,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肿瘤内科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输液静脉穿刺进针角度不同对患者疼痛的影响,为静脉输液寻找舒适的进针角度。方法240例患者按照数字奇偶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以20°进针静脉穿刺,观察组以45~60°进针静脉穿刺,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反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无痛(无痛率)分别为45(37.50%)、93(77.50%);微痛(微痛率)分别为45(37.50%)、22(18.33%);剧痛(剧痛率)分别为23(19.17%)、5(4.17%)。组间数据对比P<0.01。结论静脉输液中对患者穿刺以45~60°进针具有疼痛反应小、进针后回血快等优点,值得在输液中加以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进针角度 疼痛反应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项目记忆和来源记忆损害特征。方法采用40幅可命名图片和与之对应的汉字物体名称为实验材料,以20名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和20名一般情况匹配的正常对照者为被试,进行观察和想象两来源的现实性监测实验。结果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的项目记忆正确率和来源记忆正确率(包括总来源正确率、观察和想象来源正确率)均低于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遗忘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项目记忆和来源记忆均损害,其内部来源记忆和外部来源记忆均损伤。

  • 标签: 认知障碍 项目记忆 来源记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因卡膦酸二钠在肺癌骨转移疼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1月接诊收治的4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采用因卡膦酸二钠静脉滴注,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患者在疼痛缓解上,显效19例,有效21例,无效8例,患者疼痛缓解有效率达到83.33%;在活动能力上,治疗后,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70.83%。患者止痛起效平均时间为2.32±1.2小时,止痛维持平均时间为25.32±2.32天。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因卡膦酸二钠作用迅速,安全性高,副作用轻微,对于肺癌晚期骨转移疼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因卡膦酸二钠 肺癌骨转移 疼痛 分析
  • 简介:腹股沟疝为临床上的常见病。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无张力疝修补术,这种方法很好的解决了传统术式复发率高的问题,使复发率降到1%以下。但术后的慢性疼痛依然困扰着外科医师,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发生术后慢性疼痛,一般处理非常棘手。所以预防慢性疼痛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为寻找更适合临床应用,并且可显著减少疝修补术后慢性疼痛的术式,我们对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张家口市宣化区医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00例,在局部麻醉下使用医用胶固定补片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取得满意疗效,明显降低术后慢性疼痛的发生,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腹股沟疝 医用胶 无张力修补 术后疼痛 无张力疝修补术 慢性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药治疗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症的疗效。方法收集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症患者11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予以口服左氧氟沙星以及替硝唑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予以自拟当归五物散加味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8%,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疗法 慢性盆腔炎 疗效
  • 简介:

  • 标签: